本文来自:微悉尼(wesydney)微信公众号

一个旷世澳洲黑客,
一生嫉恶如仇。
藏身7年足不出户,
助斯诺登避难冰岛,
助特朗普住进白宫。
他,
究竟是乱世英雄,
还是权力黑手。
2019年4月11日,
英国伦敦厄瓜多尔大使馆门口,比英国议会讨论脱欧时还要热闹。
一个白发沧桑的男人被5、6个壮汉强行拖出了大使馆,
他们皆用双手控制着这个男人,
仿佛他乱动一下,
就能将壮汉们杀掉一般。
壮汉们将这个男人一路拖入了在门口守候的警车,
为了保险起见,还往里塞了一塞,
随后,车门紧闭,
警车呼啸而去。
这个白头发白胡子的“老人”,就是澳洲人
Julian Paul Assange
他有个响亮的中文音译名,
阿桑奇。
可能事情过去了太久,
你已将近忘却这位让美国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天才,
我们逆着时光的河流向前追溯,
带你看一看这位乱世英雄,
而或者,是美国最大的权力黑手。
藏身7年,终在劫难逃
4月11日,阿桑奇(Assange)在英国伦敦厄瓜多尔大使馆内被正式拘捕,
这仿佛是他自“那件事”以来第一次出现在人们视野中,
可惜是一次见光死。
这一天,全球媒体的目光锁定在了他的身上,
大篇幅报道很快刷屏。
Daily Telegraph:阿桑奇最后的命运
9 News:阿桑奇在英国被判有罪,等待美国引渡听证会。
Dailymail:阿桑奇在英国监狱中将面临12月的审判,他被拖出了厄瓜多尔大使馆,美国指控他盗窃750, 000份机密文件。
BBC:英国警察进入厄瓜多尔使馆逮捕维基解密创始人
新华社:“维基揭秘”创始人阿桑奇在伦敦被捕。
据报道,
阿桑奇自4月10日起就受到了监视,
次日,厄瓜多尔大使邀请英国警方进入大使馆,
并将阿桑奇从大使馆中拖出。
在阿桑奇被捕后,厄瓜多尔总统莫雷诺(Lenin Moreno)表示,
阿桑奇多次违反国际公约,
厄瓜多尔撤回了对他的庇护。
但维基解密在推特上称,厄瓜多尔终止对阿桑奇政治庇护的行为是非法的,
“违反了国际法”。
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表示,
将在引渡听证会上给予阿桑奇访问援助,
尽可能帮助这位自己手里的公民。
远在俄罗斯的斯诺登在Twitter上表示,
此次阿桑奇被捕,
这是“新闻自由的黑暗时刻”。
阿桑奇到底是什么人?
他到底犯了什么罪,导致美国政府满世界找他,
不惜一切力量要将其“正法”?
原来,在2010年,
阿桑奇管理的“维基揭秘”网站,盗取了美国政府750, 000份机密文件,
并公诸于世。
其中,大部分文件涉及到美国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内幕,
因此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也让美国在国际社会上名誉扫地,抬不起头!
在事情发生后,为了躲避美国的追捕,
阿桑奇于2012年6月进入位于伦敦的厄瓜多尔驻英国使馆寻求庇护至今,
让人震惊的是,他7年来一直未踏出使馆一步,
可以说是宅男中的宅男了…
但是尽管小心再小心,
阿桑奇依旧没能逃脱被逮捕的命运。
盗窃750, 000份机密文件,这是何等的天才才能做到的事情!
这个面貌英俊的澳洲“小伙”为什么要盗窃美国政府机密呢?
我们把目光随时光倒流,回到1971年那个充满阳光的澳大利亚昆士兰,
在那儿,有一位少年,
从小嫉恶如仇,从小满身正义,
他成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乱世中走出的英雄,
也被人议论为美国政府操纵的傀儡。
嫉恶如仇,一夜白头
1971年3月3日,
在澳大利亚风景宜人的昆士兰州,
迎着昆士兰州北海岸的海风,
一个婴儿诞生了。
他,都是阿桑奇。
童年的阿桑奇一直居住在磁岛上,
他的童年并不快乐,
在他一岁时,他的母亲莉斯汀与剧导演布莱特·阿桑奇结婚,
小阿桑奇的姓也是从继父得来。
14岁前的阿桑奇一直跟随母亲四处流浪,
母亲与继父运营一家巡回剧团,
总是四处奔波。
他的母亲并不是一盏省油的灯,
几度离异,几度再婚,
导致阿桑奇多次面临抚养权纠纷,
不得不随着母亲和弟弟开始长达5年的逃窜生活,
短短几年的时间内,他就搬家37次。
他的母亲还曾和继父当着阿桑奇的面上演暴力场面,
这让他几近封闭游离在自己的世界中。
从小从黑暗中走出,
这个孩子必定嫉恶如仇。
阿桑奇的继父在描述阿桑奇时,
称他是一个非常有洞察力的孩子,对是非黑白有个人的见解,而且
“总是为弱者撑腰,很反感联合起来(欺负他人)的人”。
阿桑奇从小便对身边的小伙伴不感冒,
他觉得他们都太笨了,
唯独能够勾起他兴趣的,就是家里那台几乎没有人碰的计算机。
是的,
阿桑奇,就是一个计算机天才。
他8岁时,就对计算机程序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不断自学计算机知识。
在他16岁时,他就以昵称Mendax混迹网络,
成为了一名在网络上小有名气的黑客。
黑客黑客,不去黑一黑系统,怎么能叫黑客呢?
16岁那年,他与另外两名黑客一起组建了一个叫做
“万国颠覆”(International Subversives)的团体,
以侵入其他机构的计算机为乐趣。
但阿桑奇几乎不会去获取私人信息,
他对这些没有兴趣。
他唯独关心的是,这些人有没有做坏事,有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他对事情表面下的黑幕情有独钟。
年纪轻轻,有所作为,长得又帅,
阿桑奇自然少不了妙龄少女的青睐。
不久之后,18岁那年,
他便和一名女子同居,并产下一子,
此时的阿桑奇认为自己人生大事已毕,
决心开始过普通人的生活,
这是阿桑奇一直梦寐以求,却又触不可及的东西——
一个温暖的家。
可谁知,命运一定要捉弄他。
那些曾经被阿桑奇抄底的人们也对他怀恨在心,
终于,在他20岁那年,
澳洲警方搜查了阿桑奇在墨尔本的住所,
阿桑奇对24项与侵入计算机系统有关的指控认罪。
因为表现良好,在被罚款2100澳元后,
阿桑奇被保释释放。
但是在女孩的心中,男神是不能有污点的,
这名女孩在阿桑奇住所被警方搜查后
带着儿子离开了他。
这对阿桑奇的打击很大,
他心中的恨意骤然而生,
那些被他翻出老底的人,本身就从事着损人利己的事务,
反倒倒打一耙,
将自己的生活弄得一团糟。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获得时有多么喜悦,失去时就有多么悲伤,
正是因为这件事,加上繁琐的抚养权官司,
阿桑奇,一夜白了头。
从此以后,人们便很少看到阿桑奇和邻居及朋友交流,
他从一个不可一世的少年变成了一个性格古怪孤僻的人,
阿桑奇开始马不停蹄地穿梭在世界各地,
没有人陪伴,没有人交流,
在他身边的,只有他那台破旧的笔记本电脑。
这时,没人可以理解阿桑奇对世界黑暗的痛恨,
在经历了大起大落后,
他对世上的“恶”恨到了极致,
他对世上的“善”怜悯到骨里。
既然惩恶扬善是一件大多数人都只能做到忍气吞声的事,
那么,这个任务就交给我阿桑奇吧!
自由,叛逆,不屈,
带着这些世上最有动力的情绪,
阿桑奇的第二个“孩子”诞生了——
维基揭秘。
维基揭秘,暗影里的手电筒
在2006年,35岁的阿桑奇仿佛在这个黑暗的世界里发射了一颗信号弹,
维基揭秘网站,就此诞生!
阿桑奇与维基揭秘如同一个连体人,
维基揭秘就是阿桑奇,
阿桑奇就是维基揭秘。
维基揭秘是阿桑奇个人思想的凝集,
在同年阿桑奇所写的两篇文章中,
他对于维基解密的创办动机是这样解释的:
“为了彻底改变行事方法,我们必须认真、大胆地思考应采取的策略。我们要超越前人的思维,从新科技中获取启发,查找出对我们有用的、前人没有机会用到的技术。
于是乎,阿桑奇对这个世界的复仇,开始了。
维基揭秘,意如其名,
目的自然不是“维基”,阿桑奇不搞基,
发布机密文件,
成了维基揭秘的核心任务。
阿桑奇称维基解密所发布的机密文件数量,
超过世界上其他新闻媒体的加起来的总和。
他说道:
“我不是想说维基解密有多成功,而是想表示世界媒体危机重重的现状。一个五个人的团队公布了比其他媒体加起来都多的机密文件,这是(媒体业的)耻辱。
“维基揭秘的目标是实现公正的社会文明,这是我们干事情背后的推动力。“透明公开”是公正社会文明的要点,但要点与目标是不可混淆的。
他提倡新闻业应是“透明”与“细致严谨”的,
因为用物理论文来打比方,
“物理论文只有写清楚实验内容和结果,才可以发表出去,新闻业也应该采取类似的标准”。
全世界各地都对阿桑奇的做法竖起了大拇指,
他通过维基揭秘,让世界的黑暗角落害怕光明,
他就是暗屋里的一个手电筒,
如今,装上了一节名叫维基揭秘的电池。
当然,也有背道而驰的人,视阿桑奇为眼中钉,它就是——
美国。
2006年,美国CounterPunch杂志称他是
“澳洲最声名狼藉的前计算机黑客”。
反观世界各地其它影响力报刊,
澳洲《世纪报》称他是“世界上最迷人的人物之一”和“互联网的自由斗士”。
另有媒体称青年时代的阿桑奇是“澳洲最有名的守德计算机黑客”。
阿桑奇则称自己“极其地愤世嫉俗”。
在《时代》周刊的2010年度人物网络评选中,阿桑奇居于首位,满意率为92%。
然而,12月15日,
《时代》周刊宣布获选人物却是脸谱的创办人、获得票数仅为阿桑奇1/20的马克·扎克伯格,
阿桑奇则为“最受读者欢迎的年度人物”。
可见美国有多么不待见阿桑奇。
我们仿佛看见了阿桑奇经历了人生低谷后的第二春,
他维护自由、平等、透明公开的想法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追捧,
但是,一切来的太快,走的也太快,“就像龙卷风”。
阿桑奇的命运,
再次被上帝踩在了脚下…
乱世之英雄
2001年,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
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
整个石油之乡都陷入了“梦回吹角连营”的状态,
大漠,如今到处都“孤烟直”了。
在美国政府口中,伊拉克战争并不是那么的惨烈,
美国军人安分守己,“不拿百姓一针一线”。
于是乎,在美国“自由”发布新闻的媒体口中,
仿佛伊拉克战争,是一场解放伊拉克人民的战役,
甚至深受伊拉克人民喜爱,
美军,也深得民心。
这时候,阿桑奇的眉头紧锁,
他心里非常清楚,这潭浑水深不见底,
他心里也明白,趟一趟这浑水,
便再也无法抽身。
但阿桑奇一生最恨暗箱黑手,又为无辜的人们夜不能寐,
终于,他还是站了出来,
再次与美国为敌。
2010年4月,
维基揭秘在Collateral Murder 网站上公开2007年美军在伊拉克空袭时
杀死无辜平民和两名路透社记者的视频及图片。
5月,《纽约每日新闻报》已经将维基揭秘列为
“彻底改变新闻界的网站”第一名。
阿桑奇也因此获称号“黑客罗宾汉”,
这是对当时的奥巴马政府最大的挑衅!
在这之后,美国政府发出对阿桑奇的追捕令与警告,
但3月之后,
维基揭秘又发布了7700份美军阿富汗战争绝密资料,
涉及平民伤亡情况以及巴基斯坦和塔利班分子之间存在联系。
谎言被揭穿,暗箱被戳破,
美国政府恼羞成怒,
就此对此事进行大范围调查!
但阿桑奇并未就此收手。
同年10月,“维基解密”和主要商业媒体公司合作,
公开了超过40万份,由美军士兵2004年-2009年间提交的报告,
揭示了美军伊拉克战争记录,
当时,BBC传媒将之称为
“历史上最伟大的’维基解密’文件”。
当时,距离2001年阿富汗战争已有9年时间了,
千余具尸体残留在战场,
美国民众清醒了过来,
高呼美国撤军!
石油还没弄到手呢,钱还没抢到呢,
美国怒了,白宫怒了,五角大楼怒了!
他们誓要将阿桑奇抓捕归案好生伺候,
但这个一身正气的人,并没有收手,
在2010年TED演讲台上,阿桑奇表示:
“网站还将继续公布文件,我们不会被压倒”。
棱镜丑闻,营救斯诺登
2007年,美国爆发了世界叫骂的棱镜事件,
棱镜计划,又称“全球监听计划”,
但当时的美国扬言,
他们只会监听恐怖分子,
绝不会涉及私人隐私。
这时,一个叫斯诺登的人站了出来,
将美国的棱镜计划真相全盘托出,
原来,棱镜计划会通过所有可用网络,
将所有人的生活,尽收眼底…
从那时开始,美国又一次被扒了底裤,
誓要将斯诺登抓捕归案!
这时,阿桑奇,又站了出来。
这时候的阿桑奇自己也在逃亡中,
厄瓜多尔当时已经无条件为阿桑奇提供了庇护所,
但是看到志同道合的人身陷险境,
阿桑奇还是没坐住。
他在幕后联合维基揭秘组织,
动用各方面关系,
将棱镜门的斯诺登送往了冰岛避难,
当时,据英国《独立报》报道,
阿桑奇与厄瓜多尔一名外交官合作帮斯诺登获取了安全通行证,
并表示:
“我们一直在和斯诺登接触,也一直在帮助他。我个人非常同情斯诺登先生。”
同时,维基揭秘也暗示了已经“接手”斯诺登的揭秘文件,
是要将美国的阴谋公示天下!
但此时的阿桑奇已经用完了自己最后的力气,
在自由、透明、平等的这条道路上,他得喘口气了,
为了躲避美国的追捕,
他不得不在2012年住进了英国伦敦厄瓜多尔大使馆,
从此,7年足不出户。
时光匆匆,
7年之后,2019年的4月11日,这个从不曾向世界黑暗低头的阿桑奇,
被几个壮汉从住所中拖了出来,
就连他们穿的衣服,都是黑色的。
7年了,他可能再也无力躲藏,
或是真的放弃了与世界的对抗。
吊打美国监听会、“扶持”特朗普上台,
这些也都是阿桑奇在美国引起的风波,
尽管人们如今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
但无疑,在饱受欺压的人群中,
阿桑奇,依旧是那个嫉恶如仇、渴望光明的风华少年。
从童年黑暗到悲痛成仇,
从天才少年到美国通缉犯,
倘若让阿桑奇回到1971年的澳大利亚昆士兰,
不知他是否会愿意修改自己的命运。
揭秘世界黑暗,痛恨幕后黑手的阿桑奇,
如今已被抓捕归案。
他即将面临的第一关,便是引渡听证会,
倘若成功,他将会被引渡入美国境内审判。
人们走在街头,纷纷举起“Free Assange(释放阿桑奇)”的标语向美国政府示威,
渴望公平公正的人们舍不得这位自由的战士。
当然,阿桑奇的做法对当时在军营里的美国线人,
同样产生了极大的生命威胁。
这个风云人物如今不再能呼风唤雨,
他究竟是一个英雄,还是一个黑手,
人们的心中,自有看法。
本文来自:微悉尼(wesydney)微信公众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