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16年,拼多多的投诉量为行业第一,高达13.12%;而2018年年底,拼多多在全国零售电商TOP30消费评级榜排名第六,并成为16家积极解决用户投诉的主流零售电商平台之一。拼多多管理层对于山寨和假劣产品的治理工作有一定成效,而这背后是其营销战略的转变
建立之初:供应商为王
在建立之初,拼多多主打“电商+社交+低价”模式,做法简单粗暴:只要够便宜,客户自然就来了。一分析师表示:为了吸引淘宝等平台的中小商家入驻,拼多多除了依靠微信获取流量之外,在早期刻意放松对商品商家的管控,降低商家进驻的门槛。对于拼多多的强势崛起,曾有商家坦言,在淘宝已经活不下去了。随着淘宝的主要目标消费群体的升级,越来越多的低端商家入驻拼多多。
供应商的规模越来越庞大,拼多多商品的质量问题已无法掩盖。2018年6月,记者调查发现,拼多多电商平台上有不少涉黄、涉暴力且涉违法的商品。2018年7月28日,拼多多平台现涉嫌假冒品牌,创维要求拼多多从2018年7月28日起停止所有假冒创维电视产品的展示及销售活动,并保留追究“拼多多”及相关侵权方的全部法律责任。自此,拼多多便开始了整改之路。
战略转向:顾客才是上帝
随着供应商积累到一定数量,拼多多的蛋糕越做越大,低价商品源已不再是问题,拼多多便将重心转移到了服务、品控上。一旦某个商家的商品出现较多质量问题或者不符合入驻要求,其资金账户便会被冻结,有商家介绍,拼多多要求他们支付高达货款十倍的罚款方可解封账户,可是罚款数额之高令他们难以承受。2018年,6月14日上午,在上海拼多多总部现场,大批商家前往上海拼多多总部进行维权“讨要货款“。
拼多多一路高歌猛进,但其与供应商的关系却一度到达冰点。低门槛入驻为这一切埋下隐患,在刚入驻拼多多时,审核标准很低,而经营过程中经常无缘无故冻结供应商的账户,进行大额罚款,欲以此来挽回在消费者心中的信誉和声望,此种做法显得过于强硬。
拼多多将何去何从
2009年1月,拼多多的市值一度超过京东,中国第二大电商的地位短暂易主。不过,3月13日,拼多多发布了上市后第一份年报。当天,拼多多的股价便大跌17.45%,相当于市值蒸发了400多亿元人民币,截至目前,拼多多的市值已经被京东再次“碾压”,相差约百亿美元。
其股价暴跌的原因在于其营收提高的同时,三大费用项目大幅增长。其中一般管理费用接近65亿,而2017年该项费用仅为1.3亿;研发费用为11亿,同比增加764%;而销售和营销费用则达到134.4亿,同比增加900%。这主要是拼多多投放了大量的广告和进行产品促销,以提高品牌知名度所导致的。
京东因为刘强东事件的持续发酵而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这而给了拼多多迎头赶上的机会,然而刚刚成立三年多的拼多多想要全面超越京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仅仅是GMV这些可量化的指标,还有稳定、高效的物流、品牌美誉度等,都需要拼多多长时间投入,但是眼下最急迫的,是如何扭亏为盈。总之,实现全面盈利是拼多多2019年全力冲刺的大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