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某高校的一个老师因为课堂上讲了与主流声音不一样的内容,被学生举报告密,而丢了工作。4月1日头条新闻又爆出河南郑州一中学生拒绝告密被老师逼的跳楼的新闻。

一边是大学生,积极主动告 密,一边是中学生,以死相抵抗告 密。
高下立判。
谁能想到,9012年了,告密一词竟又成了一个讨论的热点词汇。
网络上很多人忿忿不平,认为这是一种极为不道德的行为,有违良知。讲,我大中华孔孟之道,谦谦君子之国度,为何频出小人告密的行为呢?
过去处于主流、正统地位的儒家文明,对告密行为可谓是深恶痛绝。孔夫子曾问他的弟子子贡:你最讨厌哪些行为?子贡说:
“我厌恶把剽窃当作聪明的人,厌恶把不谦逊当作勇敢的人,厌恶把告密当作直率的人。”
原文是这样的:“子曰:‘赐也亦有恶乎?‘
’恶徼以为智者,恶不逊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这里的“讦”,即告密。将告密当成正直的表现,是子贡最深恶痛绝的行为之一。
《论语》中也有一个著名的案例:“叶公谓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这段对话讲的是,叶公告诉孔子,他们村里有个正直的人告发自己的父亲,其把别人家的羊赶进了自家的羊圈而没有及时归还。孔子却对叶公说,在自己的乡亲中间,正直的人与此相反,他的做法应该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即如果父亲偷了别人的羊,那么儿子应该做的不是告发而是隐瞒不张扬。这就是有名的“亲亲相隐”。
你看,初代的儒家思想确实是这样不但不鼓励告密反而憎恶告密。
时间到了秦孝公的战国后期,出了一个叫做商鞅的人,大家都知道他是个现世报的经典案例。
商鞅堪称是鼓励告密的祖师爷。《史记·商君列传》:“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如果你觉得司马公公写的历史不可信,你可以看看商鞅自己写的:
“《商 君 书》驭 民五术:壹 民、弱 民、疲 民,辱 民,贫 民。"
壹民:即愚民,统一思想;
弱民:国强民弱,治国之道,务在弱民;
疲民:为民寻事,疲于奔命,使民无暇顾及他事;
辱民:一是无自尊自信;二是唆之相互检举揭发,终天生活于恐惧氛围;
贫民:除却生存必须,剥夺余粮余财,人穷志短;五者若不灵,杀之。”
不得不承认,商君书把人性那点小九九看的透透滴,就像拿着显微镜看人一样。
再往后发展,儒家出了个叫做荀子的人,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以君制臣,以上制下”,这个人作为春秋战国最后一位大师,吸取了各家学派的长处,尤其是将儒家和法家完美的构建在了一起。
儒家已经不是儒家了,法家永远是法家。
所以谭嗣同说:“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惟大盗利用乡愿,惟乡愿工媚大盗。二者交相资,而罔不托之于孔。”
梁启超也说:“自秦汉以后,政治学术,皆出于荀子。”
有点扯远了,我们接着说重点。
荀子的弟子一个李斯,一个韩非子,更是亲手缔造了秦帝国与秦始皇本人的成就。
秦国(朝)的法律里面明确写着奖励互相检举揭发的律令。并且连坐的制度也使大家惶惶不可终日,生怕有人连累了自己,所以尽最大可能检举揭发。
秦朝之后的西汉,开始了独尊儒术,可是仔细看看呢,儒术的华丽外衣之内还是明晃晃的法家里子。
以此往后的两千年皇帝家奴制度,都是这样的一个套路。当然了,这个法家跟现代法治并不是一回事。
为什么法家的里子这么受皇帝们的欢迎呢?这是因为,法只是治理百姓,法,不限制皇帝。所以不得不感谢商鞅的驭民五术以及后世各种各样的变种,但,万变不离其宗。所以说,车裂商鞅,呵呵,他死一万遍都不亏。但是,话说回来,没有商鞅,也会有王鞅李鞅。土壤有了,种子也有了,结出此类果子是迟早的事。
所以说,很多人认为告密已经写入了中国人的基因里面,几千年来不曾改变,是有一定道理的,韩非子很认真的提出了“适者生存”的理念,不适应的早就被淘汰掉了。
到了大清政府倒闭之后,新文化运动开始闹革 命,全面否定儒家思想,却没有考虑法家这个画皮偷偷的溜走了。后来就披上了三民主义的外衣了,再后来又换上了卡尔XXX的外衣,这些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清华的历史教授秦晖先生说,新文化运动最大的败笔就是没有打倒法家。走了两千多年,依然没有走出秦始皇的阴影,这是中国最大的悲哀!
这里是美中时差,感谢您的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