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由两位美国小学老师打造的原创教育平台
分享有趣有爱有料的美国小学教育
大家好
我是小绿
一个在美国小学教书的中国老师
最近我的朋友Lulu有了一些育儿上的烦恼。她的儿子Jason刚满六岁,是个古灵精怪的小男孩。Lulu想锻炼儿子的自理能力,叫他每天整理自己的床铺。这也不是什么特别难的活儿——把被子摊平,枕头放齐就好了。没想到一向聪明能干的Jason却十脸拒绝,说什么都不要。
和我说起这事的时候,Lulu显得特别郁闷:“为什么他就是不肯自己铺床呀,我都跟他说了,妈妈是为了你好,不是妈妈自己想偷懒不帮你铺床。”
仅凭这短短一句话,我就能立刻脑补出她苦口婆心和孩子说道理的场景。
图片来源:Thompson Morrison

不知道屏幕前各位家长,对“苦口婆心”式的说教作何感想。我还没有升级当家长,所以听起来可能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但无论是孩童时期,还是成年以后,我都对苦口婆心的劝说有着本能的抗拒。其中“都是为了你好”这句话,更是点燃我叛逆情绪的黄金句式。
这句话最诛心的地方在于:既然是对我好的事情,为什么我不想做,是我傻吗?
对孩子使用这句话,你尚可辩解:孩子还小不懂事,不知道这样做其实是对他好。作为家长我有义务要告诉他。
那么像我这样的成年人,面对别人苦口婆心的劝说,还是不愿意去做某些对自己好的事情,又是为什么呢?也是因为我们不懂事吗?
图片来源:Henn Kim

父母们总是在期盼着有一天孩子能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接纳家长的建议。但是残念,没有哪个孩子会理解父母的苦口婆心,因为孩子们都太骄傲了。对于孩子来说(以及部分长不大的成年人,比如我),维护自己这一掊自尊心,远比作出正确的选择更重要。
当你开始苦口婆心的说教,就是把自己和孩子放在了,“我懂你不懂”的两个对立面,那就没可能双赢了。
 如果你在育儿过程中产生了吃力不讨好的感受,赶紧跳出当下情境检视一下,你是否在进行着苦口婆心的操作。如果是,那么下面三条曲线救国方案推荐给你。
出发点永远是孩子
很多家长会觉得道理没讲通是因为讲的不够多,讲的条理不够清楚。所以孩子越是讲不听时,家长们越是想把这个道理的前世今生都分析出来。比如Lulu为了让儿子能够理解“为什么我要自己铺床”,还特意解释了“并不是妈妈要偷懒”这一层逻辑。那么道理讲到这一层,出发点就已经偏离了,变成在为父母的要求作辩解。讲道理的出发点一旦从孩子身上偏离,就容易越描越黑。
当时我建议Lulu跟孩子换一种说法:“你现在六岁了,比小时候更能干了,妈妈觉得你已经准备好可以自己铺床了,我们来试试吧。”在这一套说法里,每一句话都是从孩子出发的——以前不用自己铺床是因为我还小,能力不足;现在我可以自己铺床是因为我长大了,具备了自己铺床的能力。
Lulu回家试了下,果真管用。这次Jason没有表现出抗拒的情绪,愉快地接受了自己铺床的安排。这招能见效,是因为很少有孩子会拒绝去表现自己的实力。
讲道理的方式不重复
再灵的道理,讲太多次也会变成唠叨。过多的叮嘱就是对孩子的不信任。尤其是孩子已经许诺过要做到的事情,切勿反复核实。给他们一点时间,让孩子用自己的步调去完成这件事情。等到事情结束时再去给予认可和鼓励。
对于更大一点的孩子,道理则不需要讲满,点到为止即可。非要讲得那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干嘛,人家不要面子的啊!
如果真的有必要同一个道理反复讲,那就要注意切换讲道理的画风。平时在班上和学生讲道理,我给自己定了个事不过三的规则,也就是同一件事我不要提醒同一个学生三次。当我发现一天之内他已经因为这件事被我提醒了一两次了,我就会想办法改变提醒的画风。
比如,学生小A今天好几回在厕所里嬉闹(因为厕所地滑,所以学校规定不能在厕所嬉闹以防摔倒),如果我已经提醒过他,但情况并没有显著改善,我就会在下一次他上厕所之前问:“这次你会很安全地使用厕所吗?” 出于求生欲他当然会答应。我就会煞有介事地和他握手还用拇指互相盖章:“好,我相信你,这是我们之间的承诺。”
为什么这个中二办法管用?别忘了上面说过的,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有没有抢答的朋友?)——自尊心。食言打脸是很丢人的,这么伤自尊的事情,大多数孩子是不愿意去做的。
强调孩子的能力而不是性格
每个人的性格是很难改变的,而能力可以通过练习来加强。换言之,性格是“死的因素”,而能力是“活的因素”。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把重点放在活因上才有用,因为只有活因是我们可以改变的。
当孩子采纳了你的建议,完成了自己应允的事情,我们要表扬他的能力而不是性格。比如当Jason自己整理完床铺后,妈妈可以表扬他的房间整理得干净整洁,而不是一句“你真乖”、“你真懂事”含糊带过。
同样的,在指出孩子需要改进的方面时,也要采用强调能力的说法。比如小绿老师拖更,不是因为她懒(强调性格),而是因为她缺乏时间管理的能力(强调能力)。
图片来源:google image

一周连更两篇,惊不惊喜?意不意外?虽然发一篇,攒一篇是更可持续发展的做法,但偏偏我是个没有办法延迟满足的大儿童,今天发文今天爽。嗯?你说什么?天天发文天天爽?啊对不起风太大我听不见……

上次在《你喜欢被督促还是被激励?》里提到的自鸡娃的文章我在写了啦。最近看了很多商业管理方面的书,有些商管技巧我觉得意外地适用于教育。准备先拿我们班的娃娃们做实验,试试看这些办法管不管用。如果管用的话,我们就江湖再会,如果不管用,你们就当我从来没有立过这个flag吧……
关于作者
私家绿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士
美国双语教育硕士
现任职于美国加州公立小学
微信ID:lycheegreen
微博:隐蔽青年私家绿
教书匠在美国
两位任职于美国公立小学的双语教师主笔
分享美式教育点滴
有爱
有趣
有料
长按二维码关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