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标题     bcdef
上世纪80年代日本的进口浪潮抵达美国,美国的失业率并未出现飙升。而当本世纪初中国制造登陆美国市场时,那些易受冲击的人群丢了饭碗,制造业就业人数下降,失业率趋于上升。为什么两代进口潮的结果如此不同?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经济学人·商论》三月刊
《大受冲击》

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制造的影响力如日中天。当时,日本商品潮水般涌向美国,让美国城市成为了最易受新竞争冲击的地方之一。1974年,爱荷华州得梅因(Des Moines)有4500人从事农业机械设备制造。还有同样数量的人从事轮胎和内胎制造。到1990年,这些岗位就只剩下一半多一点。然而在这16年间,人寿保险、建材和餐饮业又创造出了数以千计的工作岗位。1990年当地的失业率不到4%,低于全国5.6%的平均水平。
得梅因的经历非常具有代表性。芝加哥大学的科尔文·科菲·查尔斯(Kerwin Kofi Charles)、埃里克·赫斯特(Erik Hurst)和玛丽埃尔·施瓦茨(Mariel Schwartz)发现,上世纪80年代当地制造业就业人数下降并没有引发当地失业率上升。但在本世纪初,制造业就业人数下降时,失业率趋于上升。在一篇发表于2016年的著名论文中,大卫·奥托尔(David Autor)、大卫·多恩(David Dorn)和戈登·汉森(Gordon Hanson)发现,一波中国进口产品的到来让那些易受冲击的人群丢了饭碗,导致一些人只能靠残障福利金过活。甚至他们的婚姻前景也受到了影响。
在另一项新研究中,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凯瑟琳·埃里克森(Katherine Eriksson)、凯瑟琳·拉斯(Katheryn Russ)和徐旻菲以及乔治·华盛顿大学的杰伊·尚博(Jay Shambaugh)细查证据,得出结论:对贸易冲击的承受力取决于冲击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较早的冲击发生时(先是来自日本,随后是东亚的“四小龙”),受影响的地方在当时对变化的适应力较强。相较之下,受中国冲击影响的地方当时的适应能力较弱。 
【商论付费文章】如何武装那些远离创新前沿的劳动者,在产业结构面临转型的当下,也是中国决策制定者应思考的问题。订阅《经济学人·商论》即可阅读三月刊文章《大受冲击》(Shocked)。
现在订阅全年《经济学人·商论》
即享新年限量福利!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下载《经济学人·商论》App: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