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永不妥协》剧照

最近发生了一件事,让拆姐特别在意。
在南京,九家开发商联名给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的院长发去了一篇报告,题目叫《关于依法维护精装房交易稳定避免恶意诉讼造成群体事件的紧急报告》。
两页纸,盖满了这九家开发商的公章,蔚为壮观,也可以看出开发商上书意愿的急迫。
这个报告只透露出一件事:此前,富力十号项目开发商打输了精装修的官司,业界震动,这个判例已经引发了市场的连锁反应,这让开发商们集体坐不住了。如果不出来发声,他们将在更多的精装修官司中处理被动不利的境地,从而付出高额的赔偿代价。
他们已经无法从法律的正当庭辩程序中,去维护自身的利益,只能渴求于法院领导,在审理的时候能够站在开发商的角度,予以法律天平的倾斜。
这些开发商给出的理由,我试着做一下归纳:
1、富力项目有自身的特殊性,不能完全参考及照搬。
2、此前审理时,对精装修部分的价格计算方法不合理,没有考虑其他成本与合理利润。
3、商品房预售合同才是买卖双方的意思自治,意即买卖双方你情我愿,既成事实。法院根据精装修部分的纠纷推翻这个合同,让开发商赔偿,违背契约精神。
4、有专业的房闹机构推波助澜,影响社会与市场稳定。
5、出问题的项目太多了,怕法院受理不过来。
说实话,第一次看到这个报告的时候,我的牙都快惊掉了。是什么原因,让开发商们敢于放下身段,不要面子,写下这样一篇毫无说服力的报告,还送到法院院长的桌前?
房子可以精装修,最怕的是,商人的自私与无耻,也有了一层精装修的外衣,从而招摇过市、登堂入室,一点也不懂得掩饰了。问题的关键点还在于,他们认为这种联合起来向法院陈情施压的方法,可能会有效,真是细思恐极。
不要小瞧了这个报告。九家开发商的背后,攸关的是南京当地超过十万套房子,仅装修部分,就高达数百亿元的利益纠缠。
精装房的交易,到底暗藏了多少黑洞?
回到整件事的起因,令人瞩目的富力十号精装修赔偿案。
这个项目是广东开发商富力地产在南京的标志性项目之一,2014年精装交付。按理说,精装修的房子,跟开发商的样板间相比,会有那么一点点品质的落差,一般情况下,业主还是会接受的。但是这个项目交付时,业主们却傻了眼:岂止是落差,这装修品质也忒差了。
具体有多差,网上多有报道,拆姐不表,反正已经突破了部分业主的心理底线。他们联合起来起诉了富力。依据是富力在申请预售证时,报批的精装修标准是4500元/平米,而业主收房看到的品质,明显达不到这个标准。
最开始法院还不愿意受理这个案件,道理嘛,就是装修标准难以鉴定,买卖双方你情我愿,购房者完全可以选择不买,但买了就要遵守合同。但业主们不信邪,提请再审。最终,法院受理了,并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涉诉房屋的装修进行了鉴定。
一鉴定就出问题了,这些号称4500元/平米装修品质的房子,在包括装修公司税费和利润的清下,普遍的装修质量也就两千出头,有的甚至只能达到业主自己1500元/平米的装修水准。法院最终裁定开发商违约,对业主进行赔偿。
拆姐粗略统计了一下,网上已经公布的执行文书大概一百余个,平均每户获得的赔偿大概20万元,粗略算下来,富力至少要赔偿超过3000万元。当然,这还没有包括诉讼的费用和时间成本。
这个赔偿案涉及业主众多,耗时良久,到最近才尘埃落定,在市场中引起很大波澜。
中国并非判例法国家。但有时候,一个典型的判例,作用却非常大。这个案子就是这样。当年二审判决出来后,有人就惊呼,这个案例足以动摇整个房地产市场。
在一个正常的市场秩序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退货或者寻求赔偿,是题中应有之义。依据工商局的相关规定,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消费者可以主张“三倍赔偿”。在其他消费领域,假一赔三已成为常态,但在房地产领域,却又因为其特殊性难以执行。
精装修实际所得只有报价标准的一半,这即便不算“假冒”,也至少是“伪劣”,开发商甚至有欺诈之嫌。但即便是对装修差价进行赔偿,开发商也是极力抗拒的,可见,在这个行业里,开发商已经被惯得太久了。
请记住这九家开发商的名字:中粮、中建、招商保利、深业、银城、雅居乐、新城、博洲房产、宁波中元。
他们中,既有大型的央企、国企,也有极具实力的地方民企。他们既然愿意在那个报告上盖下公章,想来也并不惧怕舆论的悠悠之口。
这封写给法院院长的报告,有些表述甚至让我想笑。比如,他们说富力案对装修部分的核价,没有考虑到企业的招采成本、管理成本、资金成本,更没有考虑开发商的合理利润……然而,众所周知的是,开发商都是集中招采,拥有更大的议价空间,统一进行装修,流水线管理,也节约了时间和人力。
计算了这些招采成本、管理成本,精装修的价格与市场上的价格相比,应该更低才对。但开发商却说,因为有这些成本,我的精装修价格要远高于市场上的价格,这真是一个大大的笑话。如果这样,业主为什么要选择开发商的装修,而不自己装修呢?只为图方便,就值得花费贵一倍的钱?开发商要利润是合理的,但要300%的利润,却是赤裸裸的欺骗与抢掠。
当然,开发商也并非不值得同情。有些时候,一些极度不合理的市场表象,往往有一些深层次的原因。
富力案后,开发商们为何惧怕?事实上,在上述九家开发商的报告中,还有着开发商不敢说的部分。这也是整个行业深水区里的潜规则:规避限价。
如今,限价仍旧是很多城市采用的最主要的调控手段。有关部门通过在企业申领预售证环节,用行政手段予以干预,来整体稳定市场上的房价。这种做法粗犷,但有效。当然,开发商也不是没有对策,那就是建精装房,故意调高精装修部分的报价,来规避政府限价。开发商很多的利润,都藏在了精装修部分的合同里。其实,这也是各地精装修维权频发的根本原因。
但这种大小合同、阴阳合同的玩法,实在是上不得台面,开发商的权益也无法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和保障。即便到喊冤的时候,也无法公开说出来。
如今的商品房市场,精装交付已成为政策鼓励的大趋势。在取消公摊面积的预期下,开发商隐藏的利润操作空间越来越窄,精装修成为最后的手段之一。但如今,这种玩法已经暴露出肉眼可见的风险,拆姐相信,在富力吃大亏在前,后来的开发商们会越来越谨慎。
一些要靠灰色操作才能盈利的地块,能不拿,就不会拿了。
富力们的吃亏,并非源于业主们的较真,归根到底,还是因为缺少对购房者最基本的敬畏。
这也是很多开发商普遍的状况。他们认为即便在精装修问题上做一些手脚,也无关大局,业主们也闹不起来。他们根本没有想过,法律这一次站在了业主一边。
期房交易,房子作为非标准化的商品,每一套房子都不相同,一套房子出问题,很可能被说成是偶发因素、个别原因,造成业主退房难、维权难。还有很多开发商把这当做一锤子买卖。很多人一辈子可能只买一套房,成为一家地产公司的客户,无法用脚投票来启动市场该有淘汰机制。
另一方面,中国也缺乏集体诉讼的土壤。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维权的成本很高,即便维权成功了,也只解决个别问题,而无法解决普遍问题,无法让涉事企业付出更大代价,无法对以身犯险的企业造成震慑。
其他国家就不同了。比如美国,集体诉讼一旦成功,律师的费用也非常高昂,所以很多律师会乐于推动诉讼的结果。电影《永不妥协》中,茱莉亚·萝伯茨饰演的实习律师,就通过集体诉讼为受地下水污染的居民争取到数亿美元的赔偿,自己也实现了财务自由。而电影《惊爆内幕》的情节,就是美国著名的烟草公司集体诉讼案,烟草公司被判高达千亿美元的赔偿。
富力案,让人看到了一丝在房地产领域进行集体诉讼的影子与效果。虽然严重影响了开发商的利益,但它对市场的意义是非常正面的。九家企业的抗拒,并无法抹杀这种意义。
拆姐上一篇文章,其实也是在维权,只不过申诉的是一个极小极小的权利。但无奈的是,我没有得到对方的任何回应。没有回应也是一种回应,意味着对方根本不在乎用户的这点权益。有读者建议我诉诸法律。但谁又会为了几百块钱去打一场官司呢?
有关部门一直在强调开发商的道德血液。但其实,跟商人讲道德,无异于对牛弹琴、缘木求鱼。在市场中,唯一能依靠的,是契约的规则,和法律。
法律是底线标准。业主维权,诉诸法律,是跟开发商沟通无果之后,不得不采用的最后的武器。
如果在法槌之下,也变得可以跟大法官讨价还价的时候,法律也将完全失去它的神圣庄严。而当“维护社会稳定”,成为开发商最后的遮羞布的时候,我知道,这个行业,真的烂到骨髓了。
拆姐原创,严禁抄袭,严禁未授权转载
公众号:拆哪儿(ID:IChinar)
▼点击“阅读原文”,打赏,勾搭,加入读者圈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