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在地铁上看见这样一幕。
在地铁上,邻座一老人带着约摸3岁的男孩。孩子吃着沙琪玛,突然停下来,问:“姥姥,人为什么吃饭啊?”
“拉粑粑。”老人回答。
“为什么拉粑粑呀?”
“为什么拉粑粑啊……嗯……给狗吃。”老人回应。
“狗为什么吃粑粑?”孩子皱起眉疑惑地看着老人,刨根问底。
“给你吃!”老人不耐烦,没好气的说。
这……
看到身边有人看他们,老人又说:“吃东西就赶紧吃东西呗,成天为什么为什么,哪来那么多为什么!”
男孩一下子噎住,俩手一起握着沙琪玛,愣神地看着前面,若有所思,但不再问了,再也不问了……
孩子两三岁开始,开始问五花八门的“为什么”,越大问得越多,问题也越千奇百怪。
作为家长,我们经常被问得不知所措,要么立刻搜肠刮肚、板板正正回答问题。
当时回答不出来的,会赶紧上网查资料,还有尽心的家长会四处请教。
当然啦,也有不少像开头那位老人那样,烦不胜烦,直接打断,拒绝孩子们的“为什么”。
可是,不管怎么回应,好不容易解决了眼下的这个“为什么”,娃又有了新的“为什么”在等着。
上次带毛豆坐飞机,坐我们后面的是个三四岁的小姑娘,全程3个来小时,我们刚在座位上坐好,就听她一直在问妈妈“为什么”:
女生用屁股尿尿吗?男生爱哭为什么很丢人? 我爱哭爸爸为什么没有面子?
小婴儿为什么不会说话?人为什么会变老?
警察睡觉的时候要把帽子摘掉吗?
人为什么会死?死了为什么会闭眼睛?
梦的守护者会不会死?
乐高人偶为什么没有鼻子?我们睡觉为什么要闭眼?
星星为什么眨眼?人为什么眨眼?汽车为什么跑?积木为什么不会跑?坐汽车看路边的树为什么会跑?跳绳时,为什么一根绳子变成了好多绳子? 
为什么我最讨厌蘑菇和木耳?
垃圾食品为什么那么好吃? 踩到香蕉皮为什么会滑倒?
那位妈妈很耐心,有问必有答。我和毛豆听着听着,就睡着了,等我醒了,眼还没完全睁开,就听到小女孩依然在问“为什么”:
为什么有些树叶要掉下来前变黄有些却变红?
为什么菜做辣了可以加糖?
为什么拖地的水比杯子里的干的快? 
红灯完了为什么就是绿灯呢?”
小狗为什么要拉屎?
红绿灯上的箭头为什么冲着天上……
那位妈妈还在回答,但声音里满是疲惫,还掺着点不耐烦,回答速度也慢了很多。
下飞机时,看到一直问“为什么”的小姑娘就在前面,她妈妈摆出一副凶脸在训她,女孩儿则是一脸不明所以的呆萌相,“妈妈,你说啊,我们为什么走楼梯啊?!”
“啊?为什么走楼梯,老是问这种问题你要我怎么回答你!”
女孩儿的妈妈跟走在身边的朋友抱怨:“差不多只要她醒着,就不断问为什么,为了不掉链子,我硬着头皮翻《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还去网上查资料,恨不能把自己变成全能解说员。可我越来越力不从心,因为她不是只问一个问题,每次都是连珠炮式的,有时真的应付不来啊……”
确实,孩子“为什么”那么多,单纯回答孩子的问题并不是最优方案。
朋友小秀的老公是博士毕业后留校的大学老师,搞化学的。
有次,小秀开车,老公和3岁的小沐坐后面聊天。小沐问:
“爸爸,你为什么每天都洗手啊?”
“手上很脏,洗手能让我的手变干净。”
“为什么?”
“因为如果我用肥皂的话,水就能把脏东西冲走。”
“为什么?”
“因为香皂能抓住脏东西,然后让水把它们冲走。”
“为什么?”
“因为香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肥皂之所以是一种表面活性剂,是因为它能形成一种水溶性的胶束,这种胶束可以抓住其他不可溶的污垢和油粒子。肥皂分子是由一个极性的亲水基和一个非极性的疏水基构成的长链。疏水的意思就是防水。肥皂分子有一个亲水端和一个疏水端,端部的碳氧键极性强,尾部的碳氢键完全非极性。……因为氧原子内的电子受到了更强的核电荷作用,所以会被原子核强吸引!酷吧?”
……
听老公“说天书”都要乏了的小秀,听不到儿子的回应,在车内后视镜瞥了小沐一眼。
只见孩子两眼空洞迷离,嘴微微张开,舌头顶在两排牙中间,哈喇子都滴到下巴了。
敢情孩子都听得要睡了!
小秀说:“孩子跟你讲洗手,你给他说哪门子肥皂啊,你讲的那些,专业的研究生都不一定弄得懂,孩子能受得了?要是我对着你反复啰嗦相对论,公式、定理、概念铺天盖地冲你砸,你不烦吗?你受得了吗?你就能学会相对论了吗?更何况,你说话的对象还是3岁的小孩子!”
小沐醒了跟他爸爸说:“爸爸,你闭上嘴,闭上,我真的不想跟你聊天了。” 
其实,孩子在问“为什么”之前,已经在心里把这个问题思考过了,他们需要大人做的是充当一个回音壁,帮助他们更进一步去探索他们的思想
所以,孩子们要的并不是科学、专业、标准的答案,他们需要的是自己思考出来的答案,被家长确认一下,进而调整自己的思考方式。
所以,家长面对孩子的“为什么”,不应该告诉孩子们现成答案,而是该引导孩子说出他们思考的结果,再尝试沟通、纠正、引导孩子们下一步的思考方向。
这样就把孩子的“为什么”,变成一个互相深入思考的辩证过程,也同样培养了孩子循序渐渐有序合理的思考这方式。
就像小秀的老公事后反省的那样,“纯粹给答案的话,我最多是个罗里吧嗦的解说员,对孩子也没啥好处,顶多就是培养一个伸手党。”
除了是思考方式的确认和引导外,孩子们的“为什么”还有可能是他有情绪,他的问题只是一个幌子。
就像毛豆曾跟我说:“妈妈,我的粑粑真臭!”
“哎?真的呀,确实挺臭的。”
“妈妈,粑粑为什么臭啊?每个人的粑粑都臭吗?”
“可不是嘛!”
毛豆问:“妈妈,爸爸为什么跟我叫臭小子?”
我这心里“咯噔”一下,问他:“你不喜欢爸爸叫你臭小子啊?”
毛豆说“我以后不许爸爸那么说我了,我不是臭小子,我每天都抹香香啊,我又不是粑粑,根本就不臭!”
说完,毛豆委屈地瘪了瘪嘴。
原来说了这么半天,就像剥洋葱一样,问题是一层一层的,只有把外壳一层层剥开才能看到真实的问题。
娃儿的核心问题是最后一句,爸爸宠溺地叫他“臭小子”,他不理解,听到“臭”字心里不舒服。
现在他借着“粑粑为什么臭”这个问题,顺带着就把“臭小子”的问题带了出来,情绪也就释放出来了。经过我解释,他也知道爸爸说这个词的本来意思了。
事后我想,如果我抱着科普的想法,告诉他人为啥排便,大便为啥有味道,我能知道他到底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吗?孩子的情绪还能释放出来吗?孩子能有一种被看见、被听到、被理解的感觉吗?
当我在同学群里分享对这件事的想法时,有个同学说:“对啊,我小时候就爱问问题,问得我妈扯着头发恨不能一脚把我踢飞那种。但我真不是为了得到答案,知道什么道理。小时候孩子都通过哭来换拥抱,等大了,我需要有人回应我的问题,这是我存在感和安全感的来源。”
当娃开始问“为什么”,尤其是当娃打开“十万个为什么”模式时,表明他们开始对自我以外的东西感兴趣、关注起来了,这是娃成长的一种表现,也是培养他们好奇心、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等各种能力培养的好时期。
所以,当娃们抛出“为什么”时,家长需要做到的最最最重要的一点是,请认真对待孩子的每一个问题。娃还愿意和咱交流,向咱寻求帮助,这是多么值得珍惜的时刻啊。粗暴的打断和批评无论如何都不可取!
其次,我们根本不需要抓耳挠腮找专业的标准答案,立刻回答他们的问题。
切记,大人面对娃们“为什么”时的耐心和平和心态,这两点的重要性是排在知识储备之前的。
而是“剥洋葱”——重复他们的问题,说出他们的感受,让问题回到提问者本身,因为,这样反而更有可能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能耐心解析,并且乐此不疲地引导他问更多的问题。
懂的,继续和娃一起解析,不懂的就继续重复上一条“剥洋葱”。
最终的结果是,家长和娃,彼此都多了一个聪明、睿智的朋友。
这里没有大道理,只有一个真实逗比妈妈的育儿分享。毛豆妈是北师大教育学硕士,专注于0-6岁的育儿心理和性格培养。长按二维码关注,你可以看到更多好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