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圣路易斯大学
2018年US NEWS 排名:18
M同学来自景山中学,是一位典型的普高男生:理科好,文科也还不错,但是英文基础弱一些。回顾M同学的备考之路,两个关键词贯穿始终:“效率”“套路”
 TOEFL备考:词汇和理解 
M同学的词汇比较薄弱这和许多同学的困扰是一样的。
托福红宝书在指导课检查的正确率一度停留在百分之七十几。我们提出在阅读中整理词汇来背,第一次检查时,认真严谨的M同学在一篇文章中整理出5种不同种类的鱼的名称。后来,我们的单词背诵计划逐渐变成了单词书和题目文章中积累的单词相结合的背诵法。事实证明,单词是要背的,但是只背单词书的应用效果远远不如把阅读和听力中每一个单词都理解好之后直接背下来。
做题这件事情是有“套路”的。
M同学对语言学习的规律掌握非常好。在第一次托福考试时,M同学回忆自己听力部分基本上没有完全听懂的内容,每个部分都听得模棱两可。但是他凭借对题目的理解和逻辑推理,成功地把握了出题的思路和方向,在刚升高一之后的第一次托福考试中的听力部分取得了25分的成绩。
我们从备考轨迹中可以看出,高一刚开学时的考试成绩还不错,但比他平时的练习成绩要高一些,也就是说,超常发挥。所以经过了高一近一年的学习后,在高一接近尾声时,M同学的托福成绩没有很大提高。不过,这次的成绩主要是因为写作部分的独立写作没有展开有效的论证,没有发挥出平时模考(大约27分左右)的水平。
不过好在ACT备考期间,M同学的英语水平不断提高,托福分数也持续进步,最后在申请前突破了110的关卡,达到了113分。
高一结束后,高二的生活开始了。
普高备考没时间
几乎所有普高同学都在抱怨同样的问题:高一虽然忙,但总归是主要准备托福这一个考试,过了之后开始学SAT/ACT就好了。到了高二,学校的事情太多了,标化考试又比较多,托福要刷分,SAT/ACT要备考,AP要学习,高二暑假要去夏校,最恐怖的是,高二一结束申请就开始了。高二同学们觉得时间太少,比较困扰。
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M同学。我们的解决方案很简单:周中继续常规的积累单词,每周末模考,并且在模考之后做精析。听起来没有什么特别的,但M同学的模考和精析特别细致。
模考:每次模考后,M同学会统计四科的分数,错题,总分,并做成折线图来分析走势,在考前评估并预测自己的状态。
精析:每篇英文类的题目(阅读和语法)都做到全文翻译,搞清楚每一个单词和句子的意思,在这个过程中把词汇积累和语法知识点真正理解和消化。这个任务做得到“走心”,即自发自觉地去做到每一个细节的理解,才能够真正进步。许多同学的SAT/ACT考试几次都还是一样的分数,刷了很多题都没有变化,就是没有做到这点。
 SAT or ACT?科推与“套路学” 
M同学特别适合ACT考试。
选择SAT考试还是ACT考试,这件事情让许多同学十分纠结。简单说, SAT考试分为阅读、语法、数学1、数学2和可选的写作;ACT考试分为阅读、语法、科学推理、数学和可选的写作。两项考试的语法部分难度差不多,数学部分难度差不多。
两个考试的主要区别在于科学推理和阅读部分:
科推要稳
M同学在ACT考试中,每一场的科学推理部分和数学部分都是满分和接近满分的分数。这个分数保证了在ACT考试中的理科部分的半壁江山,也才能和SAT考试中总分800分的数学部分抗衡。许多同学把科推题目当成理科阅读题目来做,这是不对的。科学推理部分要求的答题速度特别快,基本上没有时间来读完题目,所以要求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理科背景知识,来运用“套路学”,迅速定位到重点内容直接作答,才能把握分数。
TIP:SAT总分1600,其中一半(800分)是数学,而ACT考试的总分中理科的一半要数学和科学推理平分,所以如果选择ACT考试,那么考生在科学推理这部分要保证满分(36分)或接近满分(35分)。否则,还是SAT考试的理科部分分数比较实惠。
阅读要练
从托福的备考中阅读和听力部分内容来看,M同学的词汇并不是优势,在ACT的学习中,词汇是阅读部分最大的桎梏。首考时M同学的阅读分数非常低,我们安排了一对一课来诊断问题,制定词汇问题的对策。M同学在逻辑和答题的优势在这一时间有了体现。对出题意图理解的“套路学”技巧让M同学在答题的过程中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速度。
TIP:SAT的阅读部分难度比较大,但答题时间稍微长;ACT的阅读部分难度稍微低一些,但答题时间非常短。所以如果答题速度慢的同学,不建议选择ACT考试。
纵观M同学的备考之路,一个稳字贯穿始终。有目标、有计划、每次考试有进步,这三点只有认真和严谨才能实现。
 申请:准备与Defer 
M同学的早申请ED,我们都以为是稳的。不只是因为TOEFL113和ACT34的高分,每次考试的扎实进步,和高二在华盛顿圣路易斯(WUSTL) 夏校中的优异表现,更因为他周全的准备:11月1日早申请截至,但M同学真正的文书写作从7月去夏校前就开始了。他的择校目标很明确,文书写作和活动设计也都很清晰。
但早申请放榜,给M同学的结果是Defer。
事后M同学做出了反思:M同学的学术和活动背景都是理工科方向,但在申请时却选择了语言学这个专业,难免会让申请官困惑。早申请的Defer意味着M同学要再和常规申请的同学一起再被校方考虑是否录取。这不是最终的结果,M同学很快做出了相应的调整:给华大写信,补充新的成绩和资料,同时继续申请其他高校,增加常规申请阶段的学校数量。这个过程没有花费太多时间,在截止日期前,M同学把每项工作都做好了。
前天,M同学收到了华盛顿圣路易斯大学的录取通知。回忆起他备考的点点滴滴,确实有许多内容想和各位在备考的同学分享。这一路备考和申请,虽然不是坦途,但M同学一直在进步,实现了梦想。在M同学的所有优秀品质中,清晰的备考计划和主动积累、寻找规律的学习方法,是促成他逢考必进步的稳定因素。
最后,各位同学在现在和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还会面对很多挑战和选择,用M同学很喜欢的特斯拉公司创始人Elon Musk的一句话送给大家:
If there are two paths and we have to choose one thing or the other, and one wasn't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e other, then rather than spend a lot of time trying to figure out which one is slightly better, we'll just pick one and do it. Sometimes we'd be wrong and we picked the suboptimal path, often it's better to pick a path and do it than to just vacillate on a choice.
面对原则,与其踟蹰不前,不如当机立断,选择一条路并坚持下去,选择永远比犹豫好。
点击图片了解美本精英计划课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