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讲座人苏少冰受CALex邀请在莱镇图书馆开办讲座

编者按
冰说在前面:
移民,改变了很多华人的命运。尤其是一代移民,历经许多艰辛奋斗,好不容易在美国落脚,事业日渐成功生活稳定,满心期待为下一代准备更好的环境支持他们的成长。然而,在这个多元的文化中,对华裔二代(ABC)的教育却成了无数华人家长的挑战。
在移民研究中有一个话题叫做移民悖论(immigration paradox),这个悖论说移民们期待通过移民给后代带来更好的发展,然大多数研究发现第二代不如第一代。这个悖论不仅发生在其他族裔上,也发生在非常努力奋斗的亚裔/华裔身上。这是总体的结果,而不是个案。
有人可能会说,华裔孩子在美国的学业和事业发展很成功,甚至超过其他族裔的孩子。然而我们仔细想想,我们孩子也可能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也因为这点,我们华裔孩子经常遭遇到 “模范族裔” 刻板印象:“你们亚裔/华裔学习肯定很好”“你们亚裔/华裔一天到晚只会学习”“你不是亚裔/华裔吗?你的数学不是应该很好吗?”。这个刻板印象不但否定了成绩优秀孩子们背后的努力,也打击了学业普通孩子的信心。除刻板印象外,我们的部分孩子可能还遭遇到校园霸凌、歧视或者孤立。
然而,大多数经历过这些问题困扰的孩子选择自己承受隐忍,很少愿意与父母分享,他们怕父母担心,他们觉得父母帮不了。而我们的父母,可能也不知道或者不理解他们所遭遇的,亲子隔阂、亲子冲突往往就发生了。
我们来做个假设,如果我们的华裔家庭、社区能够有意识准备一些教育资源来支持有这些遭遇的孩子,或者为尚未遭遇到这些事情的孩子提前准备好“疫苗”,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可以避免受到这些问题的困扰,我们下一代的发展是否可能超过目前的“好”?
我的研究和未来的目标是:了解哪些资源对孩子发展有利,加强和优化教育资源,让我们的孩子们成长得轻松点、有效点,甚至用更少的“力”达到更大的“成就”。
(苏少冰,在莱镇图书馆“开讲了”)
利落的短发,知性的黑框眼镜,条纹衬衫外搭黑色针织衣,这是今天在麻省莱镇 (Lexington, MA)Cary Memorial 图书馆“开讲了”的苏少冰,塔夫茨大学 (Tufts University) 研究青少年学习与人类发展的在读博士,她即将于今年毕业。
三月中旬的麻省有了些春天的气息。图书馆坐落在安静雅致的莱镇中心。地下一层的会议室里,坐满了期待这次由CALex (莱镇华盟) 举办的公益讲座的人们。讲座的主题是“华裔孩子发展常被忽略的核心问题”。用少冰的话说,她并不是来言传身教的,而是与所有关心华裔子女在美国发展的家长、同胞、学生、学者一起来分享、探讨的。在多元社会成长下的华裔孩子,他们的发展面临哪些关键问题,需要如何解决才能有效帮助孩子更好地发展。
教育孩子就像建房子
“教育孩子就像建房子,”少冰说,“需要打好地基。如果地基打得好,哪怕孩子离开父母家庭,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甚至遭遇到挑战,孩子都会有好的发展。为孩子打地基好比是一种理念,一种思维方式,关注一些核心的成长素质。”把孩子“扔”到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里仍然可以适应和发展,这是所有人都需要学习的能力,也是国际性人才或多元文化人才需要的能力。

了解“地势”——双元/多元文化环境
对于华裔子女来说,尤其是华裔二代,要为他们打好地基,需要了解他们所处的双元/多元文化环境。中美文化的差异、差异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主流价值观的培养,外貌特征与原生(heritage)文化影响等因素使得华裔子女培养教育的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尤其是他们面临的境遇与疑惑,可能是家长们意想不到的。我们需要看到里面的挑战和机会,预备资源帮助他们克服挑战,利用机会。
(讲座中)
接纳原生文化,让它成为骄傲
“我没有强烈的归属感”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华裔三代女孩Weici。闲谈之中,她说有些后悔小的时候没有好好学中文了,听口气,她有点埋怨自己的父母。她告诉我她小的时候父母不允许她说中文。“因为我父母小时候在学校里遭受过欺负和歧视,他们把被歧视归结于他们的一点点亚裔口音和不够了解美国主流文化。他们不想让我重走他们的老路。”Weici说。然而 Weici吐槽说她经常被问到“你是中国人吗?那你怎么不会说中文?”她一脸尴尬。

回忆起这些,她笑了,可笑谈背后是她这些年来不得其解的困惑:为什么美国人不把他们这些华裔当美国人?“我觉得我没有很强的归属感,”Weici说,“我回过中国,他们不觉的我是中国人,觉得我跟他们不一样,但是在美国我又经常被问到各种莫名其妙的问题,也不认为我是美国人。”
少冰在讲座里也反复提到了类似的问题和现状。有些父母为了孩子可以更好融入美国文化,让孩子只讲英文不学中文;有的父母要求孩子学习中文,效果却不如所愿,甚至让孩子更排斥中国文化。但是,天生的亚裔外貌又给这些出生成长在美国的华裔孩子贴上了无形的标签—“你不是‘我们’圈子里的人” 以及超额的期望—“你肯定了解至少一种东方语言和文化”很多孩子挣扎在这种矛盾的状况里,对中国文化又爱又恨。
在少冰和许多个例访谈的过程中,一些人经过很多时间的困扰后才能正视自己的华裔身份,但大多数都曾经沮丧悲观难受过,其中不乏高学历者 。 他们虽说拥有完美文凭,但生活中却并不开心。有人问少冰,让孩子好好享受多元文化不好吗?为什么要专门讲族裔身份?少冰说,不是我们要讲,而是孩子避不开,我们不得不讲。哪怕孩子觉得自己就是美国人,他们身边的人,也很可能有人不接纳他这个身份,这个不接纳往往也是困扰孩子的部分。
少冰做了一个比喻,如果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是孩子的左手和右手的话,这只左手不是我们想甩就甩得掉的,我们不像欧洲移民,孩子的亚洲脸孔是显而易见的,他们不可能去得掉这身份特征。如果去不掉,那就需要帮助孩子接纳、认可、甚至欣赏。假如孩子不喜欢他们的左手,觉得这只手不好甚至有缺陷,而它又去不掉的话,孩子可能会在人前把手藏起来,不敢去表现,甚至在别人恶意评价这只手的时候,他们会觉得是它不好。从而影响他们的自信少冰也列出了许多研究结果支持有积极族裔认同的孩子自信/自尊更高,幸福感更强。
因此,少冰指出,父母在参与子女的教育中不应忽视孩子与中文文化的联结。外在特征无法改变, “我们应该建立起孩子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让他们觉得双文化身份可以成为他们独特的发展资源。如果他们整合两个文化的资源,他们将比别人更有优势。如果孩子接纳和认可身上的文化,在面临歧视或者不公的时候,他们不会内化歧视(自己跟着歧视厌恶自己),不会觉得自己不好,而是认为对方不对,自己可以如何应对,是否选择宽恕。所以,这个积极的族裔认同可能可以达到对歧视免疫的效果。遭遇歧视本身不那么可怕,但是内化歧视影响很大,等于否定自己。”
“其实我想学中文”
“我想学中文,我更想多用中文和你聊天,”Weici用带点美国口音的中文说。那天她拿着单反来给舞狮队做摄影志愿者,她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更多一些。她认同她的美国身份,而原生文化的魅力使她想做出改变。
(讲座中)

打入美国主流教育,看它看重什么
既然没有被主流文化接纳和认可,那么少冰想看看美国主流教育认可什么,然后再思考如何针对华裔因材施教。“我们的孩子太累了,”少冰说,“又要适应多元文化,学习双语,却又还是自信不足,甚至遭受排斥。”少冰想通过她的研究为华裔青少年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支持,让他们抓住重点的去学习,去发展。不是说非要迫使华裔融入,而是让他们在无法避免歧视和劣势的情况下活得自在,活出价值。
(在导师的五C理论基础上,少冰假设华裔积极发展可能包括六个C:能力,自信,性格,关怀,联结,与文化)

少冰分享了她博士导师Richard Lerner的Five Cs Model of 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PYD )理论结构。其中“联结”与“关怀”给我的触动最深。这也是我觉得在传统的中国教育下,我们缺失的两个地方。
首先对于“联结”问题,我想这样切入,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什么是领导力(leadership)?在美国leadership是不论义务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非常重视的核心能力。除了我们的教育缺乏对leadership的探讨和培养外,中美如何去理解leadership也有不同。我非常支持在场几位家长的观点他们提到美国所说的leadership是指一种服务力。作为leader,你是如何服务于这个团体的,而不是说如何支配、控制、领导他人的。“有leadership的能力是能够协调人员沟通并处理问题的,而不是对事情的决断采取霸权的。”一位家长说。
少冰建议让孩子在一个群体里多做贡献,因为服务既参与,参与既归属。
使我醍醐灌顶的是贡献参与过程中“学”与“做”结合的一种思维。在我的教育成长中,我从未思考和被教育到参与者也可以是建议者既领导者。参与一个活动,结束了就完了。我从未思考过“哪里可以更好?”并进一步去推动进程:“要不要去跟老师提提意见,让活动下次可以更好 ?”(这是我自身非常个例的情况,不代表中国教育背景下的所有孩子。)
而“关怀”(caring)是一种平和有温度的态度。“就是同理心,”少冰说,“美国社会很看重那些帮助弱势群体的人。”
了解PYD、了解美国主流社会认可重视青少年哪些品质,同时知道华裔孩子需要处理的避免不了的成长挑战,可能可以帮助华裔孩子更容易被接纳被肯定,更好地全面发展。
那要是不想融入呢?就在华裔的小圈子里过活,痛苦不就没有了吗?或者我只融入美国文化,不管中国部分,不是也可以适应吗?然而事实可能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完美。现实是,能够完全融入美国文化且被完全接纳的华裔孩子并不多,哪怕在一个地方被接纳,到另一个地方可能就有受挫的时候。人性还是让我们渴望得到更多的认可与接纳。所以想要用“不融入不就完了吗”的思路解决问题,非长久之计。
无力感常有,但重要的事情还是得做
专门针对华裔青少年全面发展及教育研究在美国屈指可数。少冰说,她看了很多资料和研究报告,比起其他族裔,华裔这方面的研究很多还是空白的未知领域。她当年向她的导师提出想要做这方面的研究项目时,导师说“你如果能拿到研究资金就去做。你不能自己投资,因为你自己投资就很容易有偏好。” 在申请资金上,少冰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主流社会对亚裔研究支持非常少。” 好不容易得到学校的少量研究经费,在实际开展研究时却遭遇较大的质疑声,有人怀疑我们是带着不好的目的来研究的。所以华裔或者亚裔研究者有些做着做着去研究别的族裔了。“有时候真的是有一种无力感,”少冰说。但是我们需要去做。
在美国,作为少数族裔的华裔在“家庭教育”资源上甚至少于国内的家庭,比如亲子教育、家庭沟通等教育资源非常有限。如果有可能,少冰打算毕业后定期举办线上或线下讲座,探讨更加具体的华裔教育问题,让我们华裔社区更有效地支持孩子的成长,并呼吁更多有地区影响力的华人机构和个人参与进来。
(讲座中)
讲座最后的提问环节,参与度达到了高潮。提问,讨论,相互解答的氛围奇佳。共鸣感,同理心,以及一个平和尊重的话语环境让参与者“说出内心的声音”。这样一群人打破了“华人如一滩散沙”、“不抱团不取暖”的刻板印象。
“这样的活动还是不够多,我们需要更多。”讲座结束后,少冰在微信群里打出这句话,隔屏都感受到了那种坚定。
本次讲座视频,可长按下方复制Youtube链接,搜索观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4qIjM_cCWY&feature=youtu.be
【行动起来,为了华裔青少年的未来,一起帮帮少冰】
如今因为华裔数据收集困难重重,苏少冰的论文答辩时间不得不推后。希望华裔家长和孩子们能够支持她的项目,让她能够顺利完成这个项目,期待她的研究结果能够更好反馈给我们的家庭和社区教育,更期待她后面更多的公益讲座分享。苏少冰期待毕业后继续定期通过在线或者线下的公益讲座,与大家交流亲子沟通、家庭教育支持、预备抗压能力等主题。
如果您家里有在美国出生的12-18岁的华裔孩子(父母一方或者双方在中国文化背景出生),请您和孩子支持她的项目。具体参与方式请将页面下拉至文末,点击【阅读原文】。
演讲者简介
苏少冰是Tufts University青少年发展应用发展专业博士准毕业生,过去十年从事国内外青少年(中国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美国青少年、美国华裔青少年)积极发展研究项目。苏少冰从积极的角度出发看待个体发展,她强调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潜能,只要环境中为孩子提供与孩子潜能匹配的积极资源,孩子将与环境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本来可以比较轻松用导师项目的数据去完成毕业论文提前毕业,但是自从怀孕后她却心心念念想了解如何帮助华裔二代孩子更好地发展。从2016年决定独自开始华裔积极发展研究以来,从写研究申请到现在实施第二个项目,几乎都是一个人(一家三口)单打独斗,怀孕时先生就带着有七八个月身孕的她四处去做青少年访谈研究,现在做问卷调查研究先生和女儿也是随着她四处奔波收集数据。她希望今后可以很自豪地跟女儿说,“妈妈为了学习怎样更好地支持你和你的小伙伴们未来的成长,从怀你的时候就一直在为这件事努力,再难也不想放弃。”
如果感兴趣与苏少冰直接交流可以加她的个人微信:shaobingsu
作者简介
Yaling Hou,爱默生(Emerson College)新闻学院在读研究生 。关注教育、(科技)伦理、跨文化交流以及美食。独立制作新闻片:“A Harvard lawsuit: Affirmative Action Debate”, “Boston Reacts Synagogue Shooting”“Stop and Frisk—When PolicePull You Over”等。
来到波士顿后有幸认识了有理想有担当的华人/华裔朋友,了解到很多他们移民美国后的经历和真实想法。想通过自己的文化认同感去报道更多有关亚裔/华裔社区的故事,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少数族裔发出他们的💗声!
Yaling: “如果有任何新闻线索,或者想聊聊美国公立学校(小学、初中、高中)在heritage language方面的教育现状,欢迎加微信与我交流!微信号:hhyyllhappy。”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