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我搁家无聊追了毫些剧,从《都挺好》到《芝麻胡同》,我爸问我《芝麻胡同》演的是什么,我费了老鼻子劲给他讲了半天人物关系,他说了仨字:听不懂。

第一次对自己的表达能力产生迷惑,于是想用文字试图解说一下这个剧到底讲了什么。
以下是我捋的剧情。
酱菜铺子掌柜严振声(何冰饰)家里有个翰林家出身的原配林翠卿(刘蓓饰),又无意中看见了六国饭店女招待牧春花(王鸥饰)。这一眼,魂飞天外,惦记上了。

恰好严振声从小过继给姓严的舅舅,还有个亲爹姓俞,俞老爷子的另一个儿子为了救严振声死了,他提出让严振声为俞家娶了春花再生个儿子续香火。严振声本有个儿子严宽,已经娶了媳妇郭秉惠,被他送去打日本人了,秉惠还生下了个遗腹子叫鹤年。
列位看官说了,那林翠卿就再生个儿子,姓俞不就得了。剧里为了找辙,说林很多年没再怀过孩子——请记住这点,后面会打脸叭叭的。

总之严老板是非娶二房不行,还不叫二房,叫兼祧、平妻,两个都是大太太,然后这家就乱套了。
有个军阀吴友仁早就看中春花了,也想娶她,严振声急了,一个酱菜老板就敢跟有枪的硬刚啊!刚败了要被枪毙,春花舍身救他,陪军阀睡了一晚,这一晚珠胎暗结。严振声仗义,依旧把春花接回家,过上一夫二妻的小日子。
娶不娶春花?怎么娶?这就是前二三十集的内容。
林翠卿嘴挺损,又特讨厌春花,春花也不是善茬,俩人每天叽各,说的都是特难听特伤感情的话,就这样也能在一锅里搅着过,严老板立功不小。

春花生下坏人的孩子,取名严谢,她又给严老板生了个亲儿子叫严宗。咦,说好了生完孩子姓俞的,怎么回事?翠卿这不白忍了吗?作为观众,我认为所有的一切就是为了严老板能娶俩老婆服务的,其他的,不重要!
这期间传说严宽死了,秉惠就和严宽奶妈的儿子福子好上了,并且带着儿子改嫁福子——忘了说,这部剧里绝大部分人都住在一个四合院,感情纠葛,男女关系也基本上都在这院里完成。

然后一眨眼就解放了。福子原来是地下党,他一亮身份成了大院里最NB的人物,他和秉惠没和任何人商量,就让烈士严宽的儿子跟着福子姓了,严老板这么讲究的人,居然屁都没放一个,还帮着做思想工作。
谁承想严宽回来了,他和八路军失散后去参加了国民党的远征军,因为怕被追究历史,一个抗日英雄愣是不敢回家,他回来之后父母、妻儿的第一反应不是惊喜,而是惊吓。爹不是爹娘不是娘儿子不是儿子,受了刺激的严宽闹了一通后也只能接受这个天地变色山河易主的现实。
福子没脸见严宽,不打招呼去参加了抗美援朝,他运气贼好,几年之后以英雄身份回来,当了上校团长,和秉惠、鹤年一家仨口团圆。严宽则是又熬了十几年,文革前夕才娶上了一位从良妓女。


再说在二妻之间斡旋的严老板,解放后要跟其中一位离婚。他打的小算盘大概是春花年轻漂亮有工作,一旦离异马上能再找一个。翠卿快四十了,年老色衰身体差,他就瞒着翠卿和她单方面离婚了——也不知道这种缺席离婚政府为什么能答应,按说过去离婚可难了,各方规劝的。
翠卿知道后就犯了病,大小便失禁,好几个人伺候。春花不答应了,她说她要和严振声离,于是他俩又没和翠卿商量,办了离婚,翠卿又和严振声成了合法夫妻。
被离异期间,翠卿一气之下和家里的厨子宝翔相好了,还有了孩子,偷偷跑出去生了个女儿——这些人也怪了,老爷和翠卿生不了,和春花能生;翠卿和老爷生不了,和宝翔能生。

翠卿生怕人不知道,给女儿起名宝翠翠,取他俩名字中各一字,假装说这孩子是捡的,又回严家了。严振声不干了,轰宝翔走,宝翔想和翠卿结婚。春花去和翠卿说她才是正牌太太,享受惯了的翠卿反口不同意嫁给宝翔了,气极的宝翔带着女儿消失了。
翠卿迅速就疯了,再次大小便失禁需要多人伺候。我真的怀疑过翠卿介于真疯和装疯之间,她说疯说疯说好就好特利索,而且一个大家闺秀动不动就拉裤子恶心你们。严老板、春花和她,仨人睡一张床,这场面忒乱。

病好之后的翠卿还劝丈夫和已经离婚的春花去过夫妻生活,说她老了,不用过夫妻生活了。。。。醉人,剧情设置,春花比她最多小十岁,不至于,真的不至于。
有网友总结说这个故事讲的是五个人生了四个孩子。
除了吴友仁全是一个院里的。严振声的孙子鹤年认了福子当爹后,特别不满意要管比自己小的严谢,严宗叫叔叔,还得让着他们,质问说他又不姓严,为什么辈份这么小,于是大家伙商量他可以不按辈份论。
从此鹤年一边管严老板叫爷爷,一边管严老板的儿子叫哥哥,还和哥哥喜欢上同一个女同学,就没见过这么乱的辈份。
其实这剧可以叫《香火胡同》,或者《绿帽胡同》,为了俞家的香火(最终也没一个人姓俞),严振声绿了原配翠卿;为了救严,春花绿了严;为了报复,翠卿绿了严;以为宽子死了,福子绿了宽子。。。。绿绿相报何时了。

当然也不能说《芝麻胡同》全无优点,如果是爱听北京话逗闷子,可以看着玩,兹当听俏皮话了。最近几集也有一些闪光点,比如演到公私合营,严振声的酱菜厂被接管后,他当众让把老匾砸了,等上级领导走了之后,他才哭了,说了真心话:“我说气话呢!我当块铺板,睡在上头省得做噩梦。”
还有1965年,家庭成分是资本家的严谢一直入不了团,他学习、劳动都特积极,就因为在学校分饭时多舀了一块油渣被团支书劈头盖脸的教训。



这两处比《大宅门》的下半部强,但其他地方都不如《大宅门》。
三观不是我评价一个剧的标准,但是还是想看到人物性格逻辑连贯,格局能大点的剧,别老只盯着被窝里那点事。要是《芝麻胡同》少点一夫二妻碎嘴子,多一点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剧情,可能会丧失一部分中老年观众,但豆瓣评分也不至于从7.5掉到如今的6.4啊!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