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江苏建湖县一名13岁男孩邵某,因不服从母亲管教,与之发生激烈冲突,导致其母亲杨某身亡。”
这是今天上午,来自建湖警方微博的一则通告。
13岁、与母亲发生冲突、致其身亡……每个字眼都足以让人心惊肉跳。
更可怕的是,类似的悲剧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2018年12月2日,湖南就曾有过一名12岁男孩,持刀将母亲杀害在家中。
“弑母”已经够让人难以接受了,但孩子的一句话更让大家震惊:“我又没杀别人,我杀的是我妈!”
他并不觉得自己的错误很严重、也不觉得自己该为此付出什么代价。
之后爷爷奶奶和父亲的态度,更在网上引起一片哗然:他们没有打算带孩子认识这件事的后果,而是担心孩子接下来的教育和生活怎么办,还想申请让他准备返校就学。
也难怪这次的事情一出,评论区里比起之前的叹息,更多了一份冷嘲热讽:
更有很多网友惊呼:当妈,真是一份高危“职业”!
其实不是当妈是高危“职业”,而是他们的家庭教育里,孩子从来体验不到“后果”二字。
上次弑母的悲剧发生后,这个孩子的成长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原来家人们对孩子的纵容和袒护并不只是在惨案发生后,很多日常的细节,就已经预见了这次悲剧的发生——据村民们说,吴某平时就有偷钱的习惯。但有一次他偷了爷爷1000多块钱,爷爷非但没有管束,竟然连一句批评都没有!
这样毫无约束的成长环境,纵容着吴某越来越不知畏惧。
据媒体报道,吴某将母亲砍死当晚,没有一点慌张。他将弟弟哄睡了,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将作案的菜刀扔到了鱼塘中、还用母亲的口吻替自己向班主任请了病假......
直到邻居发现了不对劲,叫来他的外公开门,他还镇定自若的对外公说:“我妈去外面了,没在家”。
一个从小体验不到后果的孩子,无所谓和无认知积攒起来,就是要命的后果!
很多灾难性的后果,都累积于这样日常被忽视的小事。
有个妈妈讲过自己家的这样一件事:家里5岁的孩子吃饭的时候,每一次夹菜、手臂都快要碰倒自己随手乱放的敞口水杯。
于是妈妈和他说:你要把水杯放到它该放的地方去,要不水会洒出来的。
孩子充耳不闻,结果不到3秒,水杯果然倒了、撒了他一身水。
这个时候爷爷奶奶赶紧围了上来:哎哟,谁放的水杯啊!(孩子自己放的);都怪这个水杯没放好,弄得宝宝浑身都湿了;快来、快来,爷爷奶奶给你换衣服……
老人们忙着给孩子换衣服、擦桌子、喂饭,却忘记教会他:自己不把水杯归位,就应该承担起这个行为自然而然的后果。
孩子对后果的认知是非常模糊和有限的,这时候家长要做的就是,尽量去保护那个让他能够体验后果的现场。
比起湿了的衣服更重要的,是孩子这个时候应该承认错误、自己换好衣服,再继续吃饭。
很多时候,过度的保护和干预,让孩子根本无法体验到这些自然的后果。
当无所谓、无认知一点点积攒的时候,家长就在给孩子的未来一点点埋下隐患。
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呢?
一个美国妈妈是这样做的:她的家里好几个孩子,每个人玩具都很多,可没人愿意自己收玩具。她就想了个办法,用一个大吊笼做了个“玩具监狱”
每天孩子睡下后,没有收起来的玩具就会被关进这个监狱,一个星期不能再玩。
这个妈妈要做的,只是让他理解:我要自己收好玩具,不然明天就玩不到了。
所以在孩子哭闹的时候,也要坚持——可以用别的方法安慰他,比如陪他玩、给他看别的书或者玩别的玩具。但不能孩子一哭就心软,或者变本加厉的指责嘲笑。
让孩子理解后果、学会承担责任,往往就在父母处理这些小事的耐心和智慧上。
体验后果,不在于把孩子一个人扔到那个必须承受的结果面前,也不是随口说一句:我不管你了,你自己弄吧;而是陪着孩子一起,走过那条长长的内疚走廊,让他在内疚中慢慢去体会自己的行为不当。
再回到刚开始的新闻:这些极端行为的孩子,到底是怎么被教出来的?
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家庭教育中,一定缺少了让孩子体验内疚、面对后果的时刻。反而,他们更多地体验到的是愤怒、羞辱。
多希望这样的事情永远也不要再发生!而扼住这种极端事件的绳索,更多的是在我们陪伴孩子的点滴当中。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