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此前,谷雨实验室发表《北京阿姨都几套房了,为何还要捡垃圾》一文,引发读者热议:谁不认识一两位偏执地省钱活着的老人啊!心理咨询师温晓亮先生撰文分析老人们这些偏执行为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
有一个乞丐死了,人们才发现他有巨额的财富,大家感到难以置信。原以为这只是一个寓言故事,直到现实版在2018年的黎巴嫩发生,一名流浪乞丐心脏病在街头去世,警方才发现她身上带着3300美元,银行存款有112万美元,简直就是当地的巨富。而这样明明拥有很好的物质财富却生生过成了过度节俭生活的现实,在中国不仅是北京而是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天天都在上演,究竟为什么会这样?
生存主义是什么?
寓言故事想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是,不要忘记自己的身份,以至于做出不符合身份的事情来。那么人们为何会做出不符合身份的事情来?很可能就是心里认为自己就是乞丐,所以按照乞丐的样式行事。很多北京或者中国大爷大妈们虽然物质丰富起来,收入也不低,心里却总是觉得匮乏,这种匮乏的恐惧深入骨髓,刻画出乞丐的身份来。这是一种对生存的极致追求,可称之为“生存主义”。
生存主义,本来是指强调在任何情况下最大化个人或群体的生存概率,尤其是在灾难频发的现代,这些人时刻准备着应对最糟糕的情况出现,储备大量粮食和食物,学习生存技能、知识,相信自己而不是社会体系,是一群最有可能在极端环境下生存下来的一类人。不过,我们这里所讲的生存主义者,是指把生存视为最高价值,并不断追求的一类人。
生存是人们发展的基础,对于我们来说当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但是如果把生存当作最高价值,那么就成为一种主义。生存主义追求的仅仅是活着本身或者支撑活着更好的外在条件。生活条件变好了,物质丰富了,这是在生存的角度讲。但是生存主义者,不会因为这些而改变价值观。生存主义者并不一定是生活过的很惨的人,生活过的再好,生存主义者还是以生存为第一位,甚至那些拥有巨大财富的贪官、拥有很大权力的人,占有极多各种资源的人,仍然会是生存主义者。
生存主义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
我们直观感受到的,也许是身边的父母有些不可理喻的行为,例如坚持吃剩菜、领着丰厚退休金去捡垃圾、花钱有罪疚感、买大量廉价物品储存起来等,这些行为轻则带来困扰,重则带来家庭矛盾,不过发生在家庭里,还影响不到太多别人。还有一些社会行为,也很可能是生存主义影响,例如明明很空的公交车也要挤着上,各种场合的插队,偷拿公共卫生间的卫生纸,偷拿庆典之后的花盆等,这些就会被视为缺乏社会公德,甚至影响别人生活。
可是如果我们以为生存主义对我们的影响只在行为层面,那么就太简单了。作为一种文化,行为模式只是最表层的,行为之下是价值观,再往下是信念,最底层是身份。通过行为,可以洞察到价值观,就是人们认为什么是最好的,例如,一般来讲,如何选择使用时间、金钱或精力,你的选择表明你最看重的是什么。
你说你最看重家庭关系,你却把绝大多数时间花在社交或工作上,那么你看重的就是朋友关系或成就感,并不是你所说的家庭关系;价值观又是来自于对世界的信念,即什么是真相?这个世界是安全的吗?他人是值得信任的吗?我的世界或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吗?例如一个群体对现实的看法来自于过去的经验,如果过去经验告诉他们,生活总是被无法控制的力量所淹没,那么他们就往往倾向于宿命论,不再抗争,放弃努力。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习得性无助”。其实背后反映的是对世界的信念,认为现实不可改变,自己是无力的,那么就会接受自己的命运。
信念之下反映的是我们的身份感,问题是“我是谁”。例如,一个被寄养在农家的王子,他跟养育他的人都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那么有一天他被请进皇宫,他心里会觉得自己是谁呢?如果他认为自己是农民之子,那么就会表现出卑微的样子来,如果他确实清楚知道接受自己的王子身份,那么他就会表现出君尊的样子来。因此身份感的回答,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自我形象,例如我是有价值的吗?我是值得被爱的吗?我是配得的吗?
让我们从文化角度来深入理解下生存主义。行为模式,攫取、争抢、积攒生存资源;价值观,生存是超过其他所有事物的价值所在,没有比活下去或活的更好更有意义的事情了;生存主义者内心深处,是有一些被内置的程序的,已经自然化到不在意识之内了,他们也解释不清楚自己为什么就难以放下。这些内置的程序,有几个常见的深信不疑的信念,例如世界是不公平的,世界是不安全的,只有争抢才能获得资源生存下去或生存的更好,如果我不抢,别人就会抢走资源,我就不能生存或生存的更好;生存主义者对自己身份的认识,很可能就是“农民之子”,认为“我是没有价值的”或“没有权利的”,而不是“尊贵的王子”。那么他就不可能真正尊重自己的生命,更难去尊重他人的生命。
生存主义真正恐怖的地方在于,它形塑我们的社会文化生态,从而影响浸入到各个细胞家庭的文化生态中实现代际传递。也许让人感到有些耸人听闻,不过大家不妨想想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思想。例如,有多少人觉得,自己应该只做有用的事,有时候娱乐都会觉得有种罪疚感,觉得浪费了时间;或者还有问问自己为什么要上学?有多少人回答是为了上个或申请个好大学,然后找个好工作,再然后有个好生活,再然后让父母过个好日子,生个孩子,再然后开始新一轮循环?我们会发现很多人很难超越生存的层面去考虑更高的意义层面。
生存主义对我们有巨大影响。第一,生存主义消解掉对更高意义的追求,把人格矮化到只强调肉体的存在和享受上。其实,为了某些更高的意义,人类甚至可以放弃生存的,例如为信仰而殉道者,为真理而牺牲者。但是生存主义的文化会塑造我们。人先天被文化所侵染,成为一种自然的倾向、模式甚至人格。因此,就不难理解大量精致利己主义者的涌现。生存主义使得我们生活在一种恐慌之中,在这种文化下难以产生高贵心灵,也缺乏仰望星空的精神超越向度,只有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汲汲营营、蝇营狗苟。作为一个人,不能仅仅只有活着或活着更好这样的目标,要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活出自己来,而不能仅仅维持活着的状态。
第二,生存主义的代际传递,造成对孩子的戕害。生存主义者觉得世界不安全,会对孩子过度保护,限制孩子的探索和冒险,而成长却恰恰需要的是尝试和经验。恐慌的爷爷奶奶过去吃不饱,今天就使劲喂孩子吃,甚至不顾孩子的意愿。这种过度喂养会损害孩子生存的本能,让孩子可能丧失掉自主发展的动机。此外,生存主义的信念会籍着养育传递给孩子,灌输给孩子很多焦虑,结果孩子跟世界接触的能力被削弱。这种生存主义的文化,不利于培养健康品质的生命。
如何走出生存主义的困境?
首先,要理解生存主义者,看到他们可怜的一面。由于历史原因,看到上一辈这样的状态,其实他们经历了莫大的苦难,在极端的生存条件下,正是这种勤俭持家,甚至对生存的极度紧张,才能找到一点资源,帮助自己和孩子生存下来。他们那么多年不敢穿好的,吃好的,有点钱要攒下来供孩子上学,好吃的收起来要给孩子解馋,生病了尽量忍着不敢看病。他们生活了一辈子,历史、文化、现实经验塑造了他们。要让他们有新的经验,放下心中的那种恐慌,不是强迫能做到的。其次,自己做个觉醒者,要反思、检讨、再反思、再检讨。我们能走出生存主义,才能在价值、意义层面上提升,才敢于活出自己来,长出生命的真正品质。
我们会有一个疑惑,经历同样时代的人们,在物质丰富之后,为什么有的人似乎不再是那么生存主义倾向了,而有的人却无法走出?如果从行为模式层面看的话,确实有很多人不会表现的非常极端,例如捡垃圾、坚持吃剩菜等,但是从身份、价值观层面去看的时候,很难说已经不是一个生存主义者了,内心深处也许还是把生存放在最高价值上,一切都要为此让路的,只是心理的灵活性比较好,可以做出一定的调整。而确实还有一部分经历同样艰难的人,不仅行为模式上不是那么极端,甚至也走出了以生存为最高价值的境界,那就是他们的价值观都发生了变化。这样的人当然也是有一些的。
要走出来,他们做了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觉察、检讨、反思自己的价值观、信念,在自己的灵魂深处动手术,在身份感层面重新找到对人的定义,对自己的定义,然后进行调整。因此,有没有能力、愿不愿意、敢不敢常常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检讨,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因为正如苏格拉底所言“未加检讨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关键是,你相信这个说法吗?
原标题:《难以走出的生存恐慌》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