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大概是在2010年的时候,在机缘巧合之下开始看股票。当时看了巴菲特的自传《滚雪球》,初出茅庐的我觉得巴老真牛逼啊,我也想学价值投资,随即买了两本书,一本《聪明的投资者》,另一本《证券分析》,因为巴菲特说这两本书是他的启蒙教材。
当时我还在读高一,能力有限没读懂,但就觉得好像是这么回事,总之要找个基本面好的股票。我按图索骥般地开始找股票,找出了这么几个,保利地产,信立泰和美的电器。
对,你没看错,当时美的集团还没有整体上市,上市的股票名称仍然是“美的电器”。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这几个股票好,就觉得这几个股票的财务和PE都比较符合那两本书说的,特别是《聪明的投资者》里那个看似神奇的公式:
股价=当前每股收益×(8.5+预期年增长率×2)
我至今都不知道为什么是8.5这个这么奇怪的数字。
我拿着父亲的账户和里面父亲给我冲的一点点零花钱开始买股票,平均分配把这三个股票都给买了。几个月时间内就亏了好多,我就开始怀疑这些理论是不是不靠谱。我记得好像是亏了10个多点,我把这三个票都给卖了,因为年纪轻轻的我,无法承受如今还不到我零头的零头的亏损。
现在我们知道了,保利地产从2010年到现在涨了120%,美的集团自2013年整体上市后涨了640%,信立泰至今也涨了3倍有余。时间证明了我选的票非常优秀,而当时的我压根就不知道。
2014年的暑假,我回国来上海实习。9月份的一天,我记得上证指数是上了2300点,公司的一合伙人冲出办公室兴奋地和我们说,牛市要来了。当时的我正经历着2013年股市下跌的痛苦,甚至开始萌生退意,从此不碰股市,合伙人的这句话,却让我很是诧异。
2014年,当时的国内也笼罩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剧的环境中(虽然与现在相比不值一提),大众对于GDP增长不“保7”的现实抱有着相当悲观的态度。自读书以来,书本里教我的一直是“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经济不好,股市怎么会好呢?我和合伙人在同时等电梯的时候,我问了他这个问题。他笑着回答我:“经济越差,股票越好,但‘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这句话没错,以后你会理解的。”
我问他该买什么股票,他回答:“你把市值最小的十个股票都买一遍,前提是,不能有法律问题,自己把公告和财报都去看一遍。”
那一年,我买了宝诚股份,当时市值18亿元,是全市场市值最小的股票。2015年牛市到来,宝诚股份被借壳成为大晟文化,股价最高上至90多元。
至此,我经历的一切似乎一直和我从书本中学到的截然不同。
2017年,供给侧改革处于关键阶段,人人担忧经济下滑,“地产衰退”的论断层出不穷,产能过剩、需求下滑的预期似乎达成了共识。然而从2017年的头一个月开始,周期行业率先爆发,钢铁股唰唰唰地往上涨。此时,仍然有不少分析师(尤其是一些宏观分析师)指出,地产周期下滑将带动周期行业需求下滑,年初的上涨只是炒作,是个“纸老虎”。
的确,之后的周期股休息了几个月,但在6月份开始重新爆发,因为投资者们发现,周期行业的利润真的是好的不得了。方大碳素在6月开始启动,涨幅一度超过300%。此时,之前不断在喊“需求在哪里”的市场参与者们纷纷傻眼。
的确,后来周期股跌回来了,大晟文化也跌回来了,保利、信立泰和美的没有跌回来。
长期来看,基本面很靠谱,但短时间内,基本面可能会让你很痛苦。后来我开始逐渐明白,研究基本面是一回事,而做投资需要的却不仅仅是基本面。市场中几乎所有的参与者都明白,长期来看的确是看基本面,但是又怎么样呢?
除了拥有长线资金或自有资金的投资者,每一位资金管理者不仅在接受市场的考验,也在承担投资者的压力。很多时候,并不是资金管理者并不愿意去做基本面投资,而是现实情况击碎了他们的初心。A股高α低β的市场特性,决定了大部分资金管理者的选择。
市场经常是当前不合理,回过头来看却有其合理性,而处在市场当中的人往往在当时不自知。基本面研究绝对不是刻舟求剑般地通过堆砌数据来论证逻辑,而是时刻保持一个动态的思维模式。有时候,数据看起来都一样,但往往代表的意义却大有不同,因为不同数据所处的环境截然不同。
做投资很残酷,因为几乎没人在乎你的想法对不对,而所有人只看你结果好不好,这也是我这几年体会最深的一点。
最后放上据说是葛老大朋友圈的截图,观点我很认同。
最后还是要说,注意风险,不亏怎么都是赚的。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