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很多人踏空了本轮行情,机构们恐慌性地加仓,而曾经卖不出去的基金又变得好卖了。谁还记得两个月前,市场仍然死水一潭。
去年年底,卖方的研究员们发布年度策略报告,纷纷不看好后市,红领带说下限1900,有所长说一季度会破2300但不会破2200,大买方砍了仓位,交易量冷冷清清。12月,众多市场参与者已经开始等待春节假期。
此时,对于经济和市场悲观的预期不断提升,似乎没有人对未来充满信心。
两个月后,众多卖方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甚至高喊牛市到来,电话会议爆满,买方简单粗暴地直接问标的,也甭管是什么逻辑。
在这两个月内,是什么让市场有如此令人振奋的涨幅?
很多人指出是1月超预期的社融数据。的确,社融数据的公布使得春节后第二个星期一开盘大涨至今,然而在2月18日之前,上证指数在今年上涨8%,创业板上涨幅度同样超过8%,沪深300更是上涨了11%,并且,去年12月份的社融数据并不是那么好。
我们是否还记得1月底的那两天,被称为A股的“3·15”晚会,众多公司计提商誉减值,市场内遍地遭遇巨亏的公司。可那之后,市场反而节节攀升,尤其是业绩暴雷的股票,涨幅更是明显。
也有人会认为1月的涨幅是国际市场风险资产上涨带动以及人民币升值的结果。的确,1月份美联储加息放缓,国际市场反弹,人民币在1月份升值3%左右,外加上A股在2018年熊冠全球,估值跌到了比较合理的位置,吸引了外资机构的配置。
也有人说到MSCI提升A股权重的预期,这的确会吸引主动基金的提前布局。
当然还有政策上的利好。在这两个月内不断有新的利于市场的政策出现,不再赘述。
所以如果要追溯这两个月涨幅的原因,也许是:
(1月国际市场反弹 + 人民币升值  + MSCI预期 > 吸引外资配置 > 市场资金流入) + (货币环境松动 + 利空出尽 > 提升市场流动性) > 市场上涨 > 市场情绪提升 > 资金入市吸引力增强 > (社融超预期 + 政策利好 > 股市继续上涨) > 继续吸引资金......
这可能并不是一个静态的逻辑或原因,而是市场合力产生的结果。简单地来说这个结果就是,市场流动性增强,市场情绪得到修复,而这是一个很好的结果,没有人喜欢一个没有流动性和冷冰冰的市场。
金融市场最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它的动态变化,而这也是其不确定性的根源。若思考的是其静态的逻辑,便无法跟上市场的步伐。
静态的逻辑思考其实是很多市场参与者做研究时的一种思路。大部分人的思路是首先基于对于一种逻辑链条的信任,如原因导致结果,随即根据结果反向寻找原因,从找到的原因中衍生出一套逻辑并以此去匹配现象,当现象不符合这一结果时,他们就会认为原因找错了,机会继续去寻找原因,直至找对(也可能不一定对),并认为这能验证其逻辑。
但这样的思路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试错成本,二是原因可能找不对,三是成功样本太少不足以验证,所以只能说“做时间的朋友”,但我们都知道,时间不想做我们的朋友,最终只会把我们带走。
而我们往往发现在做投资时或者之前,几乎无法完全知道市场涨跌的原因,而这些原因的发掘往往是滞后的(利弗莫尔在将近100年前就提到了这一观点),只能通过现象在当下去做决策(有时候靠猜)。
在几个月前我写了《聊聊构建投资方法论》,当时也谈到了关于这方面的问题。很多人会罗列出非常多不同角度的原因来证明自己的投资逻辑。
然而当我们去回顾一个股票并去解释它的涨幅时,往往只会有1-2个原因。
所以是不是说我们找那么多理由和角度去看好一只股票,实质上并不是为了完整,而只是想增加我们看对理由的概率呢?
显然,后两者是肯定需要去反思自己的方法论,而第一种情况其实很多人会碰上,但大部分人选择了忽视反思,毕竟挣钱开心。
那么,第二种情况是否真的说明自己使用的方法论是万无一失的呢?
其实并不是,因为当你刚开始使用的时候,A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而你误以为其他原因就是A。
回看两个月前,无论买卖方皆有不看好后市的人,而究其原因简单来说,是对于经济前景的不确定,甚至是不信任。两个月前,似乎买卖方的观点达到了空前一致,都在等待市场迎来最后一跌。当然,这个最后一跌并没有等到。
预期的博弈很大程度上引导了市场的波动,而过于一致的预期会使得这样的预期变得非常脆弱。
回过头来看,踏空的主要就是两拨人,一是大部分卖方研究员,二是执迷于宏观和行业数据的买方,而他们的投研最大的漏洞可能就在于静态的投资分析,回顾历史可能是件很没有意义的事情。
东方通信走的那么牛,但在三个月前也就是刚开始炒作的时候,我们都知道这票跟5G真的屁关系都没有,三个月后,我问了很多人为什么资金会选择炒作东方通信。
有位前辈回复我的一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行情都是走出来的,不是预先设计好的。
我曾经经常在思考一个逻辑,然后再通过这个逻辑去选股,但有时候股票的涨幅和我这个逻辑其实屁关系都没有。择股的理由和最终的结果是可以割裂开的,因此追溯一个股票涨的逻辑可能并没有什么用。
最近在看Nassim Taleb的新书《非对称风险》(skin in the game),很受启发。只有真正认识到“风险共担”,才能产生好的决策。卖方就是典型的非“风险共担”的角色,而国内的资管和公募基金也并非是真正“风险共担”的角色,掌管基金的基金经理们无需为不良决策承担真正对自己“致命”的风险。在市场内,真正需要承担“风险共担”的是散户,产业资本和私募基金的管理人们。
从东方通信的惊人涨幅我们也可以知道了官方的意图。活跃市场是目前官方最希望看到的事情,官方还是希望通过市场来解决一些市场内的问题而非仍然是靠国家队来买单。
两个月的上涨对于产业资本来说算是还来得及的紧急救助。
我对众多公司发布减持公告一点都不感觉到奇怪。去年一整年,市场资金非常紧张,上千家上市公司质押盘爆仓,有许多上市公司资金链压力巨大,一些上市公司甚至出现了债务违约的问题,被迫由国企来接盘买单。此番上涨(尤其是暴雷公司)对于这些企业来说无疑是一泉活水,通过减持来缓建资金链的压力是产业资本目前最好的办法。成熟的投资者应该明白这一点,A股仍然是融资功能为主导、产业资本做大哥的市场,投资者自身要对这样的局面做好心理准备。
市场如同微博一样,情绪可以引领很多人的观点。无论在一级还是二级市场,情绪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一级市场一阵风,资金都涌向一个行业,先把蛋糕做大,甭管好不好吃,然后赶紧把蛋糕卖出去,后来蛋糕塌了。更具流动性的二级市场更是如此。
寻找动态状态下的永恒因素,形象地来说就像是洋流中的锚。从长期来看,最稳固的锚依旧是估值。但能做成的人很少,因为在A股市场,真正具有定价能力的投资者微乎其微,但我相信这样的局面正在慢慢改变。
我知道有这么一些大佬,有在深圳的,也有在上海的,他们有着非常深厚的定价功力,在去年11月份开始就把自己的基金慢慢打到满仓,即使有许多人在他们身边吹风,说经济不行,市场不行,可能还要跌,他们还是相当坚定的。如今,他们今年的目标已经在两个月内实现。
动态、逆向的思考和沉稳、坚定的心理素质,是成为一个成功投资者的基石。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