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慨】老移民发自肺腑的感言:尝试走出去,一生无悔….



移民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人生态度。我个人认为,移民与爱国与否真的没有太大关系。世界那么大,谁不想多出去,走点不一样的路,看点不一样的风景,吃点有异国风情的美食。世界都给每个人一次机会,让大家到人间走一趟。至于能走多远,能体验多少,就是个人的选择和能力了。
而现实就是,越来越多人选择了到另一个国度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收获不同的人生经历。
澳洲作为南半球最辽阔的国家,一直频繁地出现在移民的热搜榜上。
比起美国吧,澳洲没有那么浮躁,比起加拿大吧,澳洲的天气好太多,起码比较暖和。加上澳洲和中国的时差又小,才2至3个小时,飞行时间也就9个小时左右。想来想去,澳洲是最佳的选择了。
随着岁月的增长,要我们迈出步子,走出自己以为仅有的舒适区,是需要一定勇气的。但只要踏出第一步,你一定会庆幸当时做了这个决定。
当然,不同的人移民到澳洲,都会有不一样的际遇和未来。就像在我们还很小的年纪,父母和老师会教育我们:
“现在的你只是一张白纸,关于未来的画卷将会呈现怎样的画面,就靠你去构图和描绘了”。

对于移民后生活蓝图的构建,也是同样的道理。能移民澳洲的人,要么有“才”,要么有“财”,手中的牌都不会差。关键看我们怎么玩好这一局。
那么,移民了澳洲的老前辈们现在都过得怎样了?且来听他们说说。
很多人以为移民到国外,就是把根都移过去了。其实这种想法在今时今日已经有点“落伍”了。
也许,十几二十年前的人移民后,没有三年五载都不回国一次,有的甚至干脆不回了。但今时今日,交通这么发达,国内经济也强大了,移民了的人多数还是和国内保持着密切联系的,特别是生意人。
有没有同时兼顾中澳两边生意的移民人士?有,可以说一抓一大把。我就是其中一个。
不过,即便离不开在中国掘金,也不妨碍我们提前做好养老的准备,以及子子孙孙的教育筹划。
曾经有人问我:“你搞移民,不折腾吗?看你都舍不得中国根,现在还得两边跑。”
对于这个问题,就看大家怎么看待了。反正移民澳洲后,我没有后悔过,我那位原本习惯于安于现状、对移民澳洲拿不定主意的太太,现在同样“安于现状”——安于澳洲。

早早给全家配备好澳洲身份,估计就只是前两年折腾一下:准备递签材料、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候、搞商业计划、经营生意、安家、给孩子找学校、租房或买房、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找找新居附近有什么餐馆、超市、银行、以及结交新的朋友...
这一系列动作确实是个大工程啊...但是谱写和演奏人生乐章何尝不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最华丽的交响乐都是由多方努力才能奏起来的。付出了,就开始等着收获了:
当然,现在来澳洲的人群也越来越年轻化了,有的是做技术移民过来的,有的是做投资移民过来的。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啊。
不害臊地以长辈的目光来评价,年轻人在文化和思想上更能接受澳洲的生活,但他们也并不像新闻里说的那样,飙车、豪赌、挥金如土,相反,这几年来澳洲的年轻人越来越低调了。
我有个老朋友,和我同一时期申请澳洲移民的。刚来澳洲的时候,他的孩子都是开红色法拉利的,特别扎眼。当时他爸爸说:
“从小家庭环境就不差,孩子在国内过惯了好生活,虽然作为父母也知道这种作风不好,但也没法要求他改了。”
那个时候,我觉得这孩子大概也是不能再调教了,重新改造一个人,谈何容易。
然而,后面的事态发展却让我大跌眼镜。那孩子在澳洲的大学里也没见几个同学开豪车,加上家里人也偶尔说说他,久而久之,孩子自己也感觉这种行为不好,于是铁了心卖了法拉利,换了一辆几万澳币的路虎,从此变得低调多了。
有一次周末,我和这位老朋友一家聚餐时说到这件事,那孩子自己说:
“澳洲人不吃这一套,你穿金戴银得太夸张,人家非但不在意,还可能质疑你的价值观。自从我低调了,身边朋友反而更多了。”

澳洲的华人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不管在哪里,都保持着勤勤恳恳、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也是为什么澳洲华人普遍收入较高的原因。
这一点从澳洲官方发布的移民纳税情况就可以看出端倪。中国移民的纳税金额排在了所有移民中的第三位。可以说,澳洲华人为当地的经济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中国人可以说是最无惧困难的民族之一了。虽然英语不是中华民族的优势,甚至在某程度上可以说是一颗绊脚石,但中国人总是想方设法地攻破这个难关。
之前接触到一个年轻的朋友,他是计算机专业出身的,在澳洲待了一年也没找到对口的工作。说实话,对于华人来说这是个很正常的情况。毕竟大把人想留在澳洲,谁不是努力把自己变得多才多艺、满腹经纶呢?自然地,职场竞争也是较为激烈的。别忘了还有前面说的英语这一关,我们华人是没太大优势的。
但华人好就好在:肯吃苦,肯奋斗。
这个学计算机的年轻小伙子没有因为语言的劣势而就此放弃。他先找了一个小公司担任网管,做一些修电脑、管网络之类的工作,工资虽不高,但相对清闲,剩下的时间就四处投递简历。而且人家有头脑,每次针对不同行业的公司,他都还会对简历做不同的修改和修饰,突出自己不同的长处以吸引雇主的眼球。
功夫不负有心人,就这样有针对性地投了三个月之后,他终于找到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现在不仅赚得比以前多了,最重要的是感觉自己花了那么多钱学的专业终于能派上用场,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和满足。
他曾经对我说:“叔,虽然我不像你这样,有经济能力投资移民来澳洲,但我一直尽最大努力实现目标,现在终于苦尽甘来了。”
全世界都在说,现在最有钱的要数中国人。先不管事实是否如此,我只想说真正的“有钱人”不是账户里有庞大的数字,而是有胆量、有底气迈出自己的家园、迈向任何一个想去的国家、去过任何一种想要的生活的人。
走出去,你会发现自己并不孤单,有千千万万的家庭比你更早地经历了“移民”必须经历的一切。
更多文章推荐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若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小编微信ID:CanadaTodayMedia

今日加拿大严谨负责的新媒体
微信号:今日加拿大
英文ID:CanadaNewsToday

(长按上面二维码可加入关注)
最新评论
推荐文章
作者最新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Copyright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contents (including texts, images, videos and audios) posted above belong to the User who shared or the third-party website which the User shared from. If you found your copyright have been infringed, please send a DMCA takedown notice to [email protected]. For more detail of the source, please click on the button "Read Original Post" below. For other communications, please send to [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推荐收藏至CareerEngine平台,其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及知识版权均属用户或用户转发自的第三方网站,如涉嫌侵权,请通知[email protected]进行信息删除。如需查看信息来源,请点击“查看原文”。如需洽谈其它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推荐收藏至CareerEngine平台,其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及知识版权均属用户或用户转发自的第三方网站,如涉嫌侵权,请通知[email protected]进行信息删除。如需查看信息来源,请点击“查看原文”。如需洽谈其它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