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转自世界日报记者唐嘉丽/波士顿报导
“南京不哭”作者郑洪说,历史不容理念诠释与剪裁。(记者唐嘉丽/摄影)
郑洪教授(立者)受邀在文协云鹤社谈“抗日战争与南京大屠杀的我见”。(记者唐嘉丽/摄影)
以10年业余时间创作“南京不哭”英文小说的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郑洪,日前受邀至大波士顿区中华文化协会(GBCCA)云鹤社演讲,忆述创写“南京不哭”的缘由经过,分享自己对抗日战争和南京大屠杀的研究心得,指出“历史不容理念剪裁”、“永远纪念、不能忘记”。
物理学家写有关历史的英文小说,有个长长的背景故事。 郑洪从2005年校园的一场谈二战和广岛原子弹的座谈会讲起;因不满历史学家强调二战日本人受害、不提侵略者在中国暴行的言论,他现场提问、事后投书都不见效,有了自己写书的志愿。
1999年利用教授休假年到中国,当了三个月的南京人,体会深入、收集采访;2015年才开始动笔写作。
最初请同事、邻居太太看草稿,得到的评语是“生硬”、“不自然”、“不入流”、“看不下去”、“19世纪写法”,写了大半辈子研究论文的郑洪大叹自己英文真糟;不过他参加业余作家聚会、改进缺点,一番苦练,无数次修订,十年后成书;2016年获MIT出版社旗下的Killian Press出版;半年后,郑洪自撰的中译版,获南京译林出版社出版。
他说,二战中中国人受日本人的欺凌远比德国残杀犹太人更甚;从史料上看,日本在中国的残暴程度,连纳粹都不耻;更重要的是“日本对中国的种族灭绝、集体强暴妇女的暴行至今未全面正式道歉”。
举史料、数据谈日本侵华和攻进香港和东南亚的战史,谈中国抗日的战术战略、蒋介石的运筹帷幄、薛岳的长沙会战、胡琏的石牌战役;他说,至今仍有华人曲解抗战历史,历史不容理念诠释和剪裁,真实必须留下。

现在订购赠送一年VIP,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