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正在加速变老。根据相关预测数据,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预计在2050年将达到4.8亿。人口结构的巨大变化,让养老问题正成为国人必须直面的问题,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然而,无论是历史悠久的家庭养老,兜底性质的政府养老,还是亟待创新的社会养老,都面临着各自的压力与挑战。应该如何为时代纾困?中国平安三村晖“电子时间银行”以时间币为流转介质,打造的具有内生动力的公益双向互助模式,将汇集更多社会力量,为解决中国养老、护老问题提供新的通道和模板。
1
高速流动时代的养老困境
中国社会的老龄化速度之快,超出了许多专家的预料。以60岁以上的老人为例,2011年1.78亿,2015年2.21亿,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2.48亿,到2050年也就是今天的80后全部超过60岁时,数字将达到或超过4.8亿。
职工养老保险的抚养比也在不断下降。1990年,职工养老保险的抚养比为18:1;到了2050,这一数字会是1.3:1。也就是说,到2050年,将会是1.3个人在工作,1个人在拿退休金。此外,在2014年,中国社科院发布报告称全国养老金总盘子的缺口高达86.2万亿,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养老的结构性压力。
目前,在中国养老保障体系、家庭伦理情感因素作用下,“家庭养老”依然是最不可或缺的力量。家庭养老的核心特征在于能够提供生活照料、精神关爱、就医护理等全方面的服务。此外,家庭本身就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养老与社区养老有着天然密切的关系,家庭养老可以不用脱离原有的社会关系。所以,中国老人对家庭养老模式一直存有偏爱。
当然,家庭养老也有明显的短板,那就是时间成本高昂,金钱支付亦不小。对于子女来说,家庭养老后除了带来金钱负担之外,长期的看护、照料和陪伴的压力更异乎寻常。何况,在今天这样一个高速流动的社会状态下,传统的超稳定社会已经不复存在,要求子女一直留在老人身边照顾的难度不断加大。在中国农村,大量老人长期处于留守状态,问题更为严峻。
有专家预计,到2030年,中国老龄人口接近3亿,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达到90%,这也就意味着,届时,将有超过2亿空巢老人,而相当比例分布在农村,农村空巢老人日益成为重点。
可以预见,养老问题将成为制衡社会稳定的压力阀之一。除了政府养老、家庭养老的模式之外,各方必须要寻找出新的养老模式来应对。2017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规划中多次提及“家庭养老与社区服务相结合”,这表明国家对于社区服务、社会养老的重视态度。
上世纪80年代,耶鲁大学的法学博士埃德加·卡恩提出了“公益时间储存”的设想。埃德加是一个充满公益精神的知识分子,从1963年开始,他就开始为穷人提供免费的法律援助。不过,在多次援助中他却发现,许多曾经接受过帮助的人却并不愿意帮助别人。为此,埃德加决定不再提供免费援助,而是要求被援助者在得到律师的法律援助后,向服务机构提供相应的时间回报。
埃德加在多个社区成功推广了这种做法,这也使得许多社区形成了互帮互助风俗和制度。无论是从理性考虑,还是情感触动上,“公益时间储存”的做法都获得了社区居民的认可。
“公益时间存储”模式呈现社会互助的巨大优势,因为这种双向互动的模式下,社会力量的热情、爱心被唤起,积极性也被持续保留。但是,目前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高速流动的状态,社区碎片化的趋势短期内很难扭转,缺乏该模式落地的基本地域前提。在这种趋势的冲击之下,埃德加在美国的尝试,也无法在中国被简单复制。
2
技术为志愿服务提供双向“心流”
对于处在高速流动状态的中国社会来说,如何打造与这种社会特性相适应的“时间银行”,进一步推动公益精神的传递,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长期投身公益的中国平安集团近日升级上线三村晖“电子时间银行”。该平台运用了多种来自平安自身的前沿科技。相比埃德加的公益存储模式,三村晖“电子时间银行”平台称得上是互联网时代的一个新物种。这个新物种结合了人脸识别、大数据、区块链等等科技力量,让公益在技术的加持下,发挥出指数级的能量。
据悉,三村晖“电子时间银行”首期外部赋能输出,将与青岛市北红十字护老院开展双向互惠的养老关怀项目。
具体而言,在三村晖电子时间银行平台注册并开立个人电子账户的志愿者认领线上公益任务包,经由人工智能等技术签到、认证后,去到青岛养老机构赡养的空巢老人或长期卧床、失去生活能力的老人家中,提供时长为1小时的陪聊、喂食、床铺调整等关怀服务。当任务包经青岛市北红十字护老院完成后,志愿者就在三村晖电子时间银行存入了1个“时间币”。
志愿者完成的任务包越多,存储的“时间币”也就越多。今后,当志愿者需要帮助时,就可以发布任务包,用“时间币”兑换相应的志愿服务。
通过“时间币”这个中介,三村晖“电子时间银行”将志愿服务从传统的“单向输出”改变成了“双向互动”,将有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帮助下,传统志愿者服务的地域限制被突破了,流动社会里社区碎片化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比如,通过区块链技术,志愿者服务过程中所存在的任务周期长、任务零散,以及间歇性、偶发性等情况,就可以获得有效解决。区块链技术不仅带来了公开透明、信息可追溯、智能合约自动执行等优势,也确保了志愿者信用记录的完整、精确、可追溯。
哈佛大学政治学讲座教授罗伯特·帕特南提出过“社会资本”的说法。所谓“社会资本”,就是指一个群体中的网络、共识和信任。在三村晖“电子时间银行”这个平台上,帕特南提到的这三点恰恰全部存在。与大多数领域不同的是,养老、教育、医疗这样一些领域,“社会资本”比“金钱资本”更为关键。因为在这些领域提供服务时,被服务者需要感受“心流”淌过,而能够提供这种“心流”的平台,必须能够不断培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温暖。通过三村晖“电子时间银行”,志愿者们感受到双向的“心流”,以爱聚爱,吸引更多的同路人投入到公益活动中来。
3
与时间为友:30年平安之路的隐喻
平安集团董事长兼CEO马明哲说过:“平安从30年前走到今天,应该感恩时代,我们是这个时代的受益者。”三村晖“电子时间银行”的创立,是平安集团回馈社会的又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建立三村晖“电子时间银行”,参与者突破地域和身份的限制,志愿者的信用得以不断增值,最终也带来了社会养老模式的突破。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志愿者参与模式从“单向输出”转为“双向互动”,使得原本的“奉献”行为变成一种“存储”之举。由于当下的行为与远期重要利益直接相关,所以催生了强大的公益内生动力。
这种模式变化能够产生最大效益是,原先零散的、碎片的时间、人力将会逐渐汇集到三村晖“电子时间银行”这个平台。以养老为例,传统的看护、陪伴、喂饭工作需要一个专职的护工来进行,而伴随着“时间银行”的出现,就可以让许许多多的人抽出一些零散的、碎片的时间完成上述工作。随着志愿者群体不断庞大,护工稀缺的难题将得到缓解,中国社会养老帮扶的问题也会获得高效解决。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三村晖“电子时间银行”的运作模式,实际上提供了一种整合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边缘的、碎片的资源和力量可以得到很便捷地整合,也因此,在未来的各类社会服务领域,这一模式必将大有用武之地。
(专题)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