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价值线综合韩志国微博、中国基金报
编辑|价值线 小精
引言:
大小非减持猛于虎!随着近日A股大涨,减持潮再度死灰复燃!
有段子这么说:公司高管、股东为了改善生活,都在卖股票,散户相反,都在开始买股票。
今日元祖股份公告,公司股东卓傲国际、元祖联合国际计划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7.75%的股份;中原证券公告,持股15.71%股东渤海公司拟6个月内清仓减持。
昨日晚间,精测电子(300567)、中旗股份(300575)、扬子新材(002652)、三超新材(300554)等多家上市公司公布了实控人、控股股东、股东、董监高人员的股份减持计划。其中,精测电子、中旗股份的股东计划清仓减持。
而据中国基金报统计,2月11日至2月13日,共有14家公司拟减持近35亿元。
近日,经济学家韩志国再度炮轰中国股市的大小非减持行为,并称:市场的人气刚刚有所恢复,IPO大跃进的暗流就又开始涌动。
(韩志国)
01
大小非减持猛于虎
市场刚刚出现了回暖迹象,大小非减持就纷至沓来。
昨晚就有14家公司公布了大股东减持方案,减持规模达35亿。
即使是在前一段股市跌至三年来的最低点时,也仍然有大规模的清仓减持,最多一家大股东的清仓减持数量占到了上市公司股本总额的30%多。这样一本万利的大规模减持,对市场的威胁和杀伤力实在是太大了。鉴于过去三年的IPO大跃进,大小非的减持高峰将一波接一波地到来;今年还要推岀科创板与注册制,市场的扩容压力从而大小非的形成规模将会快速而又巨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对大小非减持进行限制,市场的流通市值就会急剧增加;如果大小非减持不与上市公司的主业挂钩,那么大小非的巨大堰塞湖就很可能冲垮股市。
今年以来,已经有69名上市公司的董事长离任;去年全年,总共有604名上市公司的董事长离任,相当于中国股市平均每6家上市公司就有1名董事长离任。过去两年,每年都有近万名上市公司高管辞职,这不但在中国股市前所未有,在世界股市也是一个奇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因为这些离职人员对本公司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最了解,选择离职,不过是为了规避大小非减持规定,进而为手中持有的股票能尽快减持套现创造条件。 
“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源。”我提出必须对大小非减持进行制度限制,大小非减持必须与上市公司的主业挂钩,有人对此提出质疑:你不是主张自由交易吗?为什么还要对大小非减持进行限制?在这里必须指岀,我所指出的自由交易是市场的灵魂,买者自负是股市的原则,主要针对的是二级市场的投资者而不是一级市场而来的大小非。
这主要是因为:
1、大小非的大量形成是畸形股票发行制度的产物,上市公司为了登陆二级市场,包装伪装,男扮女装,利用各种手段进行财务造假,不仅在审核制中存在着大量的灰色地带和寻租行为,而且行政权力又能通过各种手段插手公司的上市过程,很多公司一上市就出现业绩滑坡,就是一个明证。乐视网从发行、上市到崩盘,大股东巨额套现出逃的全过程就是前车之鉴。
2、中国股市的基本制度十分不健全,上市公司的退市制度、财务造假的惩戒制度和投资者权益的保护制度完全缺失,大股东的原始股一本万利,但其财务造假和违法行为却使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大股东可以减持套现后拍拍屁股走人,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却只能仰天喟叹欲哭无泪;即使财务造假被发现,也是顶格处罚60万元,这对巨额减持套现的大小非来说不过是“挠痒痒”。没有严格的制度约束,没有对财务造假的严刑竣法,大股东的清仓减持就是割韭菜。在整个市场鱼龙混杂,良莠难分的情况下,不把大小非的利益与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利益进行捆绑,就很难有真正的公平公正,也很难形成市场的财富效应。
3、大小非的持有者都是上市公司内幕信息的知情者,如果他们真的对公司的发展前景有信心,就应该带头持股而不是急于套现。每年有近万名上市公司高管为了减持套现而离职,这无论是对上市公司还是对整个市场来说都是不祥之兆。在没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和严肃的执法环境、大小非与投资者信息完全不对称的情况下却要求大小非与投资者享有同等的自由买卖权利,既不公平也不合理。   
上市公司是股票市场的基石,对大小非减持在制度上进行约束并把其与公司业绩挂钩,正是为了夯实这个基石,并形成一种洁净清新的股市环境。让大小非遵守并敬畏国家法律,把主要精力放在公司的生产经营而不是减持套现上,是一种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制度建设,不如此,中国股市就将股无宁日,市无宁日,民无宁日,整个市场财富效应的形成就是痴人说梦和天方夜谭。在这样扭曲的市场环境下,经济与股市的相互促进与良性循环也就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
02
IPO堰塞湖正在卷土重来
傲慢无知的官僚作风和欺上瞒下的为人品质把中国股市祸害得血流成河,也使得整个市场被扭曲得七拧八歪。IPO 堰塞湖里流淌的已经不是清水,而是投资者的血水、苦水和泪水。市场的人气刚刚有所恢复,IPO大跃进的暗流就又开始涌动。
这一轮IPO的主要推动力来自地方政府,已经有几十个地方政府先后出台了对公司上市的奖励政策。从最低100万到最高3000万,各地出台的对公司上市的奖励政策五花八门,并且伴有强力的税收减免措施。创业板和中小板已经推出多年,还没看到培育出多么优秀的科技企业;还没等科创板和注册制的试点文件公布,各地就纷纷行动筛选科创板的备选企业,有一个中部的落后省份一次性就选岀了60家备选企业准备登陆科创板。如果任这种趋势发展下去,IPO 大跃进又会卷土重来,市场的供求关系又会在已经严重失衡的状态下出现进一步扭曲,中国股市一级市场的堰塞湖前景就更不容乐观。
用纳税人的钱来奖励公司上市进而培养百万、千万和亿万富翁,完全违背税收使用的合理原则与稳健原则,是计划经济思维在股票市场的突出体现。股票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场所,而不是上市公司“圈钱”和抢钱的地方。公司能否上市,在什么时候和什么地点上市,完全应该是市场的自我选择。地方政府深度介入公司的上市过程,不但有违市场的本质要求和扭曲政府的自身行为,而且还特别容易把股市变成寻租的场所。政府官员对公司上市投之以桃,上市公司就必然对政府官员报之以李,只要能以隐蔽的方式拿到上市公司的原始股票,公司上市后就会立刻变成百万或千万富翁,这比任何腐败方式都风险更小而收益更高。令计划家族通过手中握有的权力突击入股,公司上市后立马套现几十亿的触目惊心的事实,着实值得市场监管者作为前车之鉴。
市场与证监会新主席正处于蜜月期,投资者对股市的弃旧图新、正本清源充满期待。但必须看到,近年来监管的扭曲和IPO大跃进已经导致市场元气大伤,制度的建设和政策的矫正需要时间。即使市场监管走向市场化和正常化了,今明两年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扩容压力。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把握好度以适应市场的承受能力。
目前的市场只是反弹而不是反转,还不具备一轮大牛市形成所必须的客观条件。期待监管者认真倾听市场呼声,审慎进行政策调整,用完善的制度建设来千方百计地保护投资者利益,让市场的财富效应来的更深刻,走的更深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