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所爱的人以自由》是一本可以改变未来的书,是一本极其普通然而又非常重要的书。因为它讲的是怎样教好孩子。它告诉我们,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如果每一个孩子都能教成有用之才,中国将来的面貌就会完全不同;相反,如果方法不对头,把本来可以教好的孩子引导错了,成了流浪汉,甚至变成了罪犯,成了社会的负担,将来中国的麻烦就大了。

  所以,这本书不但关系到每一个家庭,而且关系到我们的未来,它值得每一个孩子的家长认真阅读,也值得每一个关心国家前途的人一读。
  我们几乎每一个人都有过孩子,也都有过孩子的教育问题。当然,大多数的孩子还能够正常成长。但是如果教育得法,效果肯定会更好一些,孩子将来的成就也会更大一些。至于少数走上歪路的孩子,最终造成大的麻烦,不但是家庭的悲剧,也是社会的负担。看了这本书就知道,这些不幸原本是可以避免的。只是当初不懂,错过了机会。为了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大家都来读这本书吧。
  家长教孩子中存在着哪些问题?看了这本书自然能找到答案。对这些答案我作了进一步的思考,并且发现,根本的问题在于大人用大人自己的语言去和孩子交流,而孩子只能接受孩子的语言,彼此格格不入,最后是好心办了坏事。
  大人和孩子有什么不同?最大的不同点是:大人是一个已经社会化了的人,他的头脑中充满着已经被社会所改造了的思想。而孩子是一张白纸,他无法理解大人拿社会对大人的要求来要求他。他怎么能理解下岗?怎么能懂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大人思想受社会影响最大的是什么?我认为是等级观念,尤其在中国,君臣父子等级分明。孩子从襁褓中出来只经受过母亲的爱,那是没有任何等级观念的。现在忽然要把他放在一个等级结构中,要屈从父母和老师的命令,屈从于某种权威,自然会感到不适应。此时,轻则摧毁了他的创造能力,重则产生出反抗心理,形成扭曲的性格。尤其当他受到权威们对他进行侮辱的时候,自然会产生出对抗心理。如果不加纠正,甚至火上加油,事情就可能越走越歪,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我在哈佛大学访问时,有一次到一位教授家里去作客。在他的客厅里有两只沙发,他的三岁的女儿正坐在其中的一只沙发上玩耍。教授为了方便和我谈话,想让他女儿把座位让出来,教授用商量的口气问他女儿:“多莉,你能不能把座位让给我们的客人?”这件事情给我思想上极大的冲击。中国人对一个三岁的孩子绝不可能用这种商量的口气。社会上的皇权至上到家庭里的父权至上把每个人填充到一个特定的位置里,人的一辈子就在这个位置上扮演自己的角色。鲁迅曾经说过,老子对儿子说话固然无所不可;而儿子对老子说话,还没有开口,先已经错了三分。在农村里父亲一生气,动手打儿子是很经常的事,哪怕儿子已经是一个大人都不算奇怪。如果我们注意一下,孩子第一次被打为什么会哭。一般而言并不是因为疼痛,而是因为受了侮辱。一向疼爱他的父母忽然动手打他,他不但失去了爱,而且人格上受到损害,他受到震惊,而且对大人的动手打人他是无力反抗的,所以一定会哭。经常打孩子,就会形成逆反心理。这和哈佛教授对待孩子的态度真有天壤之别。
  把孩子当成一个具有平等地位的人看待,就会彻底地改变自己的态度。孩子是一个朋友,而不是呼来喝去的下人。对待朋友的基本态度是平等和彼此尊重,尤其是不能干涉别人的自由。
  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才能培养出创造力,发挥出自己的特长。如果孩子的自由被限制,那就谈不上发挥创造力,更不可能成长为有特殊才能的人。每当我看到中学生所写的千篇一律的作文,不免对我们限制学生自由的教育方法,发出无奈的叹息。
  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快快长大,能早点懂事。但是用的方法往往是片面的灌输和强力的压制,而缺少培养他们的独立人格,或者说没有尊重他成为一个自由的人。人只有感到自己是独立的主体时,他才会感到自己的责任和权利,而这是一个人是不是已经懂事,是不是已经长大成人的主要标志。
  孩子要能快些长大,必须生活在一个自由的气氛中才有可能。所以我说:“给你所爱的人以自由”。其实,对你不爱的人,你也没有干涉他自由的权力。自由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任何人都没有干涉别人自由的权力。尤其是父母师长往往忽视这一点。孩子们的自由主要就是被他们干涉的。孩子们长大成人以后,在选择专业、婚姻、就业等方面还经常受到父母的干预。
  至于中小学生,他们的自由就更没有保障。
  我们对自由往往有严重的误解,以为自由就是不受拘束,可以为所欲为。这是大人们不敢给孩子们自由的主要原因。其实,如果这样来定义自由的话,自己有了自由,别人就没了自由。人人都这样做的结果是人人都得不到自由。
  人要得到自由,必须生活在无人干涉他自由的环境中。为了创造这样的环境,就必须每个人都不干涉他人的自由。所以给孩子们以自由的同时必须让孩子也尊重他人的自由。其方法是让孩子懂得,人和人是一样的,是平等的。这一点是孩子很难理解的事。孩子往往以自己为中心,忽视他人的利益,以为世界是为他而存在的。为了让孩子摆正自己的位置,要让孩子多跟他人交流,在交流中认识到他人与自己的平等地位。切忌孩子在与他人交往中高人一等,甚至用家长的力量去和别的孩子吵架,和别人孩子的家长去吵架。鼓励孩子超过别人,非要得全班第一不可,有时是很危险的。要知道,你的孩子超过别人,意味着别的孩子被你的孩子所超过,那么别人孩子的家长会怎么想呢?或者说,你的孩子被别人的孩子所超过时,你会怎么想呢?一个班只有一个第一,把第一当成目标,往往是要失望的。我不是说超过别人不好,得第一不好,而是强调这是一个过程的自然结果,而不应该把它当成目标。真正掌握好知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这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这才是我们应该引导孩子去做的事。
  上面所说的一些话,是比较原则,也是很空的。具体怎么做,这就要看介绍李老师的这本书了。教育是一种艺术,没有千篇一律的标准方法。但是有了原则,再加仔细琢磨孩子的具体问题,慢慢地方法也会想出来的。父母都是爱子女的,他们愿意花时间去教育好孩子。那么,请大家来读一读这本书吧。

后记
  为人父母,必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
  如何健康成长?
  如何心智健全?
  如何理解社会的复杂?
  如何平衡理想和现实的冲突?
  都会给认真的父母以困扰。
  简单地说,
  我们需要一个方向,
  大方向明确了,就可以慢慢努力。
  静待花开。
  M先生的短文,让人茅塞顿开。
如果我们的目标是让孩子实现自由,
  那么,从小就应该让孩子体会自由。
如果我们想让孩子体会自由,
  那么,首先我们要理解自由。
  自由即不是放任,想干啥就干啥。
  孩子的天性,有善有恶。
  不设定边界,那叫没有规矩。
自由也不是佛系,想不干啥就不干啥。
  无论孩子或成人,每个人都在群体中。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自由,就是边界,就是责任。
  用古人的话,就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以德报德,以直抱怨。
  M先生是儒雅的绅士,
  绅士需自律:君子慎独
  每日三省,知明而无过
  M先生传播自由,不离常识。
  择优分配/道德前景/经济白话
独立于世,宠辱不惊。
  M先生是勇敢的贵族,
  贵族重担当:起而行之。
  虽千万人,吾往矣。
  六十天则/七十富平/八十人文
立足大地,老而弥坚。
  誉满天下,谤亦满天下。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
  人格贵独立,人品贵真诚。
  想教育孩子做绅士,就向绅士学习。
  想培养孩子成贵族,就向贵族学习。
  人如是,社会亦如是。
  国以类聚,社以群分。
  没有秩序和法治,哪来的岁月静好?
  众多点评,最喜马勇这句:
  他为这个时代的知识人留下了一点脸面。
  祝愿最后的贵族和绅士健康长寿!
  有M先生,对我们很重要。
  峰哥从来不粉谁,
  今天,我是M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