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看了部电影,有感而发写了篇短文。没想到激起了很多反馈,一波一波的巨婴涌来,群情激愤。一轮讨论后,发现本号的读者思维非常强大,不管看法是否相同,能够理性讨论。而留言谩骂的,大都是临时冲过来的。

  借这个话题简单谈一下公共讨论的问题。

  看几个评论:

  本文作者无非是在贬低别人以抬高自己
----我爱长发飘飘
  你以为这么带路,就能发个财?
----胡炜尚义
  看到这么多人骂你这个哗众取宠的人,我就放心了。
----bb
  楼主写此文别有用心。他用极其偏激的语言,......,让更多人关注他的公众号。
----刘军力
又是一个装高大上的杠精,现在微信和微博都特别多没有营养的杠文。
----狮子之心
  这是典型的动机论(立场论)。动机论用老话说叫做“诛心”,这个可是国粹,源远流长,深入骨髓比如: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诛心,就是指“不讨论具体行为或观点,而直接推导其用心、动机而定罪”。公共讨论一旦陷入动机论,必然毫无意义。因为动机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动机论就成为一根万能的道德大棒,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你实际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站在什么“立场”,动机永远能找到,总能给你定罪。先扣帽子,后面就是打倒。社会法治水平越恶劣,人们信任度越低下,正常的质疑、批评无法开展,动机论就越泛滥。从朱元璋到乾隆,历史上的诛心案比比皆是。
  动机论的泛滥,源头是不受约束的权力,导致公共生活质量低下的问题。这个问题,同时会使得人们智商降低,比如这样的留言:
  要不你拍个有水平的,让大家都学习学习。
----龙小村
  要不您拍一部更好的?看能不能拍出来?
----妞儿(乐妈)
  这种留言粉丝心态明显,就是不能批评。粉丝的童稚思维,类似于某种心理依赖症,无须多说。选二个比较红的留言讨论下
  实在是奇葩啊,我不过买票看场电影,出来谈几句观感。这位倒好,要和我谈“爱和包容”。我又不是你父母,应该宠着你护着你。即使我是你父母,也不会无原则宠着你,溺爱就是害啊。
  自律的人,不仅会自嘲,也不怕嘲笑,还会把嘲笑当然动力。因为无论是什么样的嘲笑,或是什么样的赞美,你还是你,你的聪慧或是愚蠢,都在那里。对于不动脑子无法正常对话的行为,我当然嘲笑。
  谈起稿费,上次忘了开赞赏了。挣稿费这是天底下最公平的事,我又没有强迫看文章和缴费,有读者觉得有意思点个赞打个赏,你情我愿,标准的市场模式。我挣稿费我光荣,挣不到也怪自己本事不够,多加努力而已,不会去抱怨他人。
  这位的奇葩之处,在于他写完之后,可能是觉得自己颠三倒四、语无伦次,实在不好意思见人,主动删了。
  再来一位,

  动机论通常和道德大棒同步,这位的留言创造了一个新高度,从动机论开始,把上面的“爱和包容”换成了“善良”,而且说了三遍,秉持善良/出发点善良/做人善良。
  看着这样语重心长的句子,我都要吐了,少来这一套。都是成年人,自己挣钱养活自己,自己安排自己的日子,自己化钱看电影,自己说自己的话,这才是正常态。善良与否,应该是对自己的要求。都成年了,要学会讨论具体的问题,不要象小朋友一样说话。可笑的是,还有那么多的赞,这都是成群结队来的。
  动机论其实是智力不足的表现。对于具体问题的思考、讨论、辩解都需要一定的阅历、逻辑、知识储备,在长期封闭的环境下,人们的信息量严重不足或单一化,无法形成有效的思辨能力。这种智力不足,通常表现为简单化和道德化的儿童式思维,简称为“巨婴化”。于是,一方面对他人诛心,动机论泛滥;另一方面拨高自己的道德,道德大棒乱舞。
  但这些人是否真像自己说标榜的那样友爱、包容和善良呢?
  事实正好相反,埃里克霍弗在《狂热分子》中认为:极端自私的人往往是无私精神最勇猛的捍卫者。满嘴道德文章的,其实最自私。因为自私的人特别容易有失意感,当一个人愈是没有值得自夸之处,就愈容易夸耀自己的国家、宗教、种族或他所参与的神圣事业。也就是说,他们只有在群体无意识中,才找到自己的道德自信,虽然这样的自信只是一种肥皂泡似的“伪自信”。
  但我并不试图说服他们,因为无法用理性或常识的理由去说服一个狂热者抛弃他的宏大目标。这样的人无法被说服,只能被煽动。对他而言,真正重要的不是他所依附的大业的本质,而是他渴望有所依附的情感需要。
后记
  写了影评并非因为这是部烂片,作为一个电影迷,看电影是我大脑的休息方式,对电影的要求不高,只要能够让人放松一下、消磨一些时间就行了,并不需要高雅和思想性,什么警匪片、战争片、科幻片、剧情片都行,也不限国家,米国、岛国、腐国都行,韩国电影真心不错。最喜欢看的是星爷在90年代的作品,对《大话西游》倒不感冒,而对《喜剧之王》《唐伯虎点秋香》《七品芝麻官》《鹿鼎记》这些片子百看不厌。只要电影角色能够正常说话,不是逻辑混乱、降低智力的神剧,都没问题。
  之所以写了《流浪地球》几句,因为这是部膈应人的片子,让我想起了当年的《货币战争》,高大上的词汇下包含不少三聚氰胺,还吸引了那么多小朋友去看。引发这么激烈的讨论与分歧,恰恰证明了文章的判断,这电影确实是区分三观的分水岭。
  曾经看过一部青春片,记得里面有句经典台词,“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讲利益”。本来是句很好的话,但理解得不好,就会走进误区。小孩子分对错,是指小孩子的思维简单,把人物角色分为“好人坏人”,等到成年了,就不能这么简单地看待世界,但思维懒惰的人,虽然生理已经成年,但三观依然停留在幼年,大概有这么几种表现方式:
  1、把社会人简单分类为“好人坏人”;
  2、只有小孩子分对错,成年人不对分错;
  3、成年人只谈利益,一切唯利益导向。
  生活中这样的人不少。其实全面理解这句话,大致是这样的:
  小孩子把世人简单分为“好人坏人”,这时候他们是行为能力受限的未成年人。成年之后,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思维方式的改进,慢慢地理解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规则,不再把人简单分为“好人坏人”。“利益”本来是个中性词,利益问题,其实就是规则问题。规则不同,获得利益的方式不同,是通过暴力巧取豪夺,还是通过市场实现多赢,这是人们需要反思的。成年的标志,并非不分好坏善恶,而是从简单的“好人坏人”之分,学会“就事论事”,从事判断人,而不是从人判断事。如果成年人丧失道德感,陷入物质主义陷阱,就会离人性越来越远。
  但“就事论事”这四个字,很多成年人是做不到的。因为他们的愚蠢,已经在童年就确定了。和这样的“儿童”怎么争论呢?讲理肯定是不行的,要么记吃,要么记打。所以:
  远离巨婴,生活更幸福。
  大声说:猪年快乐。
相关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