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小是大人眼中调皮捣蛋的异类分子,是老师的“心腹大患”。
他自称学渣,却是实实在在的学霸。“学校的功课对我来说,只花去我1/3的经历,吃不饱的感觉有点强烈”,跳级被阻,从此对老师充满不服气。
文/之陶图:部分选自《颠覆者:周鸿祎自传》
周鸿祎在网络上的出名,大部分不是因为他的产品,而是常常出人意料的言行。被网友调侃为“红衣大炮”,被粉丝称为“周教主”的周鸿祎这样评价自己——不端不装有点二。《颠覆者:周鸿祎自传》中,他给自己贴上这样的标签:叛逆、执着、理想主义。
《颠覆者:周鸿祎自传》的执笔者范海涛,曾出版畅销书《世界因你而不同:李开复自传》。《颠覆者》以女作家特有的细腻的笔触,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讲述了周鸿祎从幼年至今四十余年的经历。它是中国企业家的成长记录,也是时代背景下的创业启示录。
 01 从小不是乖孩子
周鸿祎,1970年生于河南。父母是事业单位的员工,家境普通,上的是普通的小学。周鸿祎自称起点毫无特别之处,未免太过谦逊。
 要求的成绩可以全盘奉献,要求的纪律,我却完全无法接受。
他从小是大人眼中调皮捣蛋的异类分子,是老师的“心腹大患”。上课喜欢说话、画画、捉弄同学、挑战老师,甚至因为与老师发生激烈冲突被赶出校园。顽劣、非主流、江湖气,所有“学渣”做的事,他基本都做过。
他自称学渣,却是实实在在的学霸。“学校的功课对我来说,只花去我1/3的经历,吃不饱的感觉有点强烈”,跳级被阻,从此对老师充满不服气。
直到遇到王芙蓉老师。周鸿祎在数学课上画画,她没有阻止也没有呵斥,课后还与周交换绘画作品。王老师对这个孩子的宽容,没有压抑他的另类个性,也没有助长他的叛逆。周鸿祎暗自下定决心,学好数学。良好的数学基础,奠定了他以后对计算机的兴趣。
▲  小学时期的老周
中国的老师常常低估自己职位的价值,“良言一句三冬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何况教育的对象是一群格外敏感的孩子们。不经意的一句夸赞,都会给孩子们以鼓舞,一个冷漠的眼神,也能毁灭性的打击一个孩子的自信。
中国家长和老师喜欢乖孩子,可是孩子们没几个自愿做乖孩子,他们需要自由、需要探索,只是迫于大人的权威,一个个正襟危坐。
研究儿童心理成长的作家孙瑞敏说,儿童的成长是天性,热爱学习也是天性,只要遇到合适的土壤,就很快会变的枝繁叶茂。叛逆少年周鸿祎能遇到王老师、徐老师这样极富包容心的老师,何其幸运。
 02   痴迷阅读的理工男
 “一个具有强烈个性的人身上集合了人文和科学的天赋后所产生的创造力,是21世纪创新型经济的关键因素。”显然周鸿祎,属于这类人。
自称“群架”青年的周鸿祎,痴迷于阅读,喜欢诗歌。小小年纪读《林海雪原》《敌后武工队》,《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也读得昏天黑地。虽然有不认识的字,连蒙带猜也能把意思懂个八九不离十,还练就了“快速阅读”的能力。
▲小学时就热爱阅读的老周
没有手机、电脑、游戏的绑架、没有各种培训班和家庭的约束,没有专门的儿童读物。唯有自由的空气,帮他打开了新天地。广泛的阅读,让他在上学时就拥有了有异于同龄人的思维,常常“语不惊人死不休”。
近年常听到一句话“成人的生活哪有容易二字”。即使孩子的生活,现在也并不容易。生活的于节奏越快,压力越大,有人自残、有人自杀。读书,开阔了人的视野,也给人们提供了暂时逃离生活的通道。书籍,是生活最好的修复剂。20年后的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那个“颠覆者”少年“在另外一个小星球上,逍遥自在,得心应手”。
作为公众人物的周鸿祎,自然也和普通人一样,有A面也有B面。以“豪言壮语”著称的周鸿祎,少年时竟然特别钟情于宋词的婉约惆怅,而不是苏辛的豪迈。看多了伟光正的A面人物 ,在《颠覆者》中的周鸿祎,多了些真实与可爱。
 03   大学与理想谈恋爱
“与计算机的一见钟情,冥冥中注定我这一声和这个领域耳鬓厮磨的命运”“第一次碰到了真实的键盘 ,从此我的生活就是心中所爱的样子”这样文艺气质满分的情话,所说的对象竟然不是一个姑娘。
周鸿祎在高二就确立了自己的理想:做一个电脑软件的研发者,做一款产品,改变世界。高三,年轻的周鸿祎错过了保送大学的机会,历经山穷水尽的绝望,迎来柳暗花明。他被华南工学院“食品工程”专业录取,但因不是他心心念念的“计算机专业”,他竟然不接受这样的录取。直到被西安交大学“计算机专业”录取,才结束与父母的对峙。周的倔强和决心,展露无疑。
在《颠覆者》中,周多次提到“不疯魔不成活”,这种非理性的热爱 ,给了他坚守理想所需的韧性。
“没有姑娘瞩目,没有浪漫的古诗,有的只是一颗理工男寂寞的心,偶尔悲壮”但是周这样的悲壮实在不值得同情,他在理想和所谓校园爱情中早做出选择,他的恋爱不需要一位姑娘。
当然,后来他遇到妻子胡欢。从周鸿祎的一见钟情开始,到胡欢的慧眼识珠,不离不弃,全力支持。他们的故事,又惹来多少人的羡慕嫉妒啊。
▲老周和妻子胡欢
 04   “没有天才的产品,只有不断反思的创业家”
很难想象,现在被称为红衣大炮的周鸿祎,在脾气暴躁怨气冲天的客户面前,老老实实,垂手而立。现实世界的洪水猛兽,将技术专家的优越感和自负冲洗的一干二净。周鸿祎第一次创业失败,第二次创业无疾而终。满满的教训,备受打击的自信心,周鸿祎开始反思。此时他对理想的执着,给了他很大的动力,使他从不切实的梦中醒来,并不断成熟。
周鸿祎领略了现实世界的残酷,开始对外部世界充满敬畏。然而投身方正之后,自负又开始作祟,一进公司就开始“指点江山”,活脱脱是向王健林写万字谏言书同学的前传。即使获得老板欣赏,也不得不把他放逐新疆。
从在校园里销售反病毒卡,再到离职北大方正后创立3721,从与CNNIC战斗到成为雅虎中国的总裁,从互联网第一口水战到3Q大战,从免费杀毒到360的商业化。
▲  2011年360登陆纽交所
没有天生的成功者,周不断的碰壁,然后知晓,然后纠正。他是将理想当做精神动力的人,喝了理想的鸡汤,依旧认得清现实的风雨。
少数人,就是马尔科姆。格拉德威说的“异类”,就是王小波所说的,拒绝被安置的“特立独行的猪”。
明明是学霸,偏自带学渣属性;明明是可以安安静静做个企业家 ,偏要做网络红人。有人说他偏执,不懂人情世故,其实哪有什么懂不懂,只是有没有勇气,想与不想罢了。
《颠覆者·周鸿祎自传》——写给敢于颠覆自我,渴望终结平庸的你。
 推荐阅读 

《颠覆者:周鸿祎自传》
从“超级熊孩子”到“互联网英雄”
看周鸿祎如何颠覆自我,颠覆人生
刘强东、王思聪、罗永浩、李开复
俞敏洪、徐小平、范冰冰、佟大为等联袂推荐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颠覆者:周鸿祎自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