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容来自内在的秩序感,来自过往的梳理,来自思维的精进。从容,可以习得,这是一种智慧的修行。
本文为黑天鹅原创,作者:MOMO。
我们总说生活太过浮躁,其实浮躁的是自己,那些滋生的情绪如沸水煮溢,经由跬步千里,小流成江海。
朋友们一起聊天,聊到“羡慕”这个话题:
“羡慕到处玩耍的人。”
“羡慕那些沉浸在自己喜欢的事情状态的人。”
“羡慕那些实践着梦想的人。”
“羡慕那些认真活着的人。”
......
每个人更多得会羡慕身边的一个人,更深层辩证的去思考“羡慕一个人”这件事,其实是对这个人的状态的一种向往。
我一直羡慕那些从容自在的人,和他们交谈,你能感觉到他们内心平静的气场,整个人有种静谧的从容和欢欣的自在。
这里和大家分享可以让内心平静的10种方法。
当你专注在一件事情的这个时间过程中,专注力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让你摒除杂念烦恼,达到一种静心凝神的状态。譬如练字、涂色、拼图......
1、练字 | 修行一笔一划的慢
有一个画面此生难忘,记得是8月份的午后,窗外的世界蝉鸣聒噪,屋内环绕着禅思音乐的静谧,窗前一张简单的书桌,桌上一炷香悠闲地燃着,散落的香灰粒和袅袅的烟气自成一景。一个小姐姐伏在案前,一笔一划得在抄经,抄完一页,徐徐读来。
小姐姐一直是我喜欢的人前十之一。初识小姐姐,那时她读研,现在已经博士后毕业了。认识她这么多年,她一直给我一种恬静、智慧、从容、自在的感受。
写字、练字、抄经......或是因为兴趣爱好、或是因为字写得丑,或是为了修行功德,但光是张罗这件事,内心也是平静舒缓的,更不用说书写的过程了。

2、涂色 | 修行沉浸式的静
《秘密花园:一本探索奇境的手绘涂色书》风行的时候,我也凑了个热闹。但至今我一直把这本书放在书桌上。觉得躁的时候,经历了些不愉快的时候,些许烦恼自扰的时候,我都会拿起这本书,安安静静地涂色1小时以上,什么都不想。
3、拼图 | 修行不分心的耐性
喜欢拼图的原因是喜欢拼图时分类和逻辑带来的乐趣,同时享受在这件需要耐性的事情中。沉浸在拼图里所需要的专注力也是极高的。听着喜欢的音乐,每天花上半小时玩一会儿拼图,乐此不疲。
4、焚一炷香,泡一盏茶 | 修行一份沁人心脾的雅兴
焚一炷香,有的香本就具有凝神静气的作用,而且就焚香这件事不仅具备仪式感,更是一种雅致的行为。
泡茶需要举手投足间的耐性和心静。品茶也是一件徐徐缓缓的事情,茶香四溢,入口品之,淡淡的香气沁人心脾。
一个人焚香品茶,或冥思或发一会儿呆,享受独处的一份自在;或是三几好友坐在一处,焚香品茶,交谈甚欢,享受焚香品茶带来的雅兴。
5、瑜伽 | 修行身心合一的舒缓
记得第一次做瑜伽的时候,对瑜伽的感觉是“慢、缓、静、舒”四个字,欣然发现瑜伽相较于室内运动,多了一份精神上的舒畅。
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太快,每天早晚做15分钟左右到瑜伽,不仅对身体好,更让自己在精神上得以放松,收获一份平静的舒缓。
6、行走 | 修行移动中的平静
有烦恼的时候,下了班我会选择沿着街道走1-2小时的路。或是周末,选择去公园或者郊区徒步。
在行走中发现生活,在行走中思考,行走的力量,会让你惊奇的发现并揽收一份移动着的内心平静。
7、整理归类物件 | 修行劳作后的干净整洁
有一件事情很神奇,那就是整理收拾打扫。烦躁的时候不妨去做些整理收拾打扫的事情。东西收拾好了的时候,坏心情、不好的情绪也会被一并清理掉。不仅屋子变干净了,心情也会熨平静。
8、周末给充足的时间让自己独处 | 修行内心的独白
周国平说“几乎我们所有的痛苦,都是来自我们不善于在房间里独处。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
给自己足够的时间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在独处时,我们从别人和事务中抽身出来,回到了自己。
独处是通往更好的自我的正确之路独处是人生中的美好时刻和美好体验,虽则有些寂寞,寂寞中却又有一种充实。
9、去图书馆呆一天 | 修行一种神圣
如果周末闲暇没有规划,不妨去图书馆呆上一天。漫游在图书馆内,周边环绕着翻动书页的声音,这里的窗阻隔了城市的喧嚣,安静的让人瞬间能够平静下来。
图书馆里的安静和教堂的安静,都有种神圣的意味。逡巡在书架间,选几本有意思的书,找个位置坐下来,静静地看上半天。
作者:MOMO,
用好奇发现生活,用阅历修正自我,
信奉最大的成功就是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