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老总任正非的邮件刷屏了!他说平庸的员工将被放弃!他还说,2019年的财务岗位,华为只要这一种人……下面就和学姐一起来学习( ̄︶ ̄)↗ 
任正非,一直被媒体贴上"低调"的标签,74岁的他生活一点也不豪奢,更是很少在公开场合大放豪言,在互联网时代,他却像一位真正的老人,很少"发声",同时又真的像极了军人,踏踏实实做事,把华为做到让国人骄傲!
但是最近,任正非分别接受了外媒和国内媒体的两拨采访,一时间都刷屏了!
1月20日晚,他接受央视专访的《面对面》节目也将播出,无论是外界还是华为,都需要他给大家信心。
除了这次采访,还有一封内部万字长文,对当前环境下,华为人力资源战略重心工作进行了规划。今天重点想和大家分享这一部分……
为持续激活组织将加大自我改革和队伍“换血”力度,甚至不惜放弃部分平庸员工,降下人力成本,一切向“作战”靠拢,努力让所有形式主义的不增值管理都消亡。
未来几年,整个大形势应该没有想象中那么乐观,我们要有过苦日子的准备,对经济形势做出正确估计。比如,5G不可能像4G一样势如破竹,它可能是东爆一个“地雷”,西爆一个“地雷”。
如果不能成片性地爆炸,我们可要养活18万员工,每年的工资、薪酬、股票分红超过300亿美金。每个工种都要对准多产粮食和增加土壤肥力,如果对标没有价值,就应该裁减和放弃一部分工作,让其聚焦。
也要放弃一部分平庸的员工,降下人力成本来。前三十年我们过得太顺利,处在一个战略扩张阶段,组织恶性扩张,是否所有地方都是有效的,我们要审视。
任老爷子的话又一次刷爆了网络,时至今日,“平庸”的财务可能在华为待不下去了。
1
华为对财务有多“苛刻”
由任正非女儿孟晚舟执掌的财务系统,就曾受到任正非的严重苛责,甚至通发邮件进行批评。
引发任正非发飙的是华为《管理优化报》刊登的一篇名为《一次付款的艰难旅程》的文章。
该文主要是说,华为内部的财务审批流程太复杂、财务人员经常设阻力等。文章部分内容如下:
对一线而言,找不到流程入口、不知道全流程的所有要求和操作规范,流程指导和说明往往比流程本身更难懂和复杂;
我们的流程建设多针对的是某个具体业务场景,防范的是特定风险,在设计上往往防卫过当,不考虑执行成本,更不用谈面向对象的流程拉通和友好的用户界面了;
公司呼吁各级主管要担责,但现实的流程、制度或监管组织却不信任主管担责。经常遇到的场景是:“我是负责xxx的,这个风险我愿意承担,流程能否走下去?”答曰“你担不起这个责任,请重新提交流程或升级到谁谁谁处理”。
随后在华为内部员工沟通社区“心声社区”上引发员工关注讨论,并最终引来了大Boss任正非。
任正非看到后,盛怒之下直接签发并以总裁办电子邮件的方式,发给华为董事会监事会和全体员工。
任正非在这份总裁办电子邮件中,简直就差指着鼻子骂了:
“据我所知,这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不知从何时起,财务忘了自己的本职是为业务服务、为作战服务,什么时候变成了颐指气使,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我们希望在心声社区上看到财经管理团队民主生活发言的原始纪录,怎么理解以客户为中心的文化。
我常感到财务人员工资低,拼力为他们呼号,难道呼号是为了形成战斗的阻力吗?”
在华为后来的一次节前座谈会上,任老板又发飙了。
这是华为的传统。新年前,任总都会和各个部门坐下来,聊一下这一年的感悟得失,让主管们聊聊存在的问题和明年的想法。

据说,这场和财务部的座谈会上,发言主要是二类:
第一种,邀功求赏型。花90%的时间来总结业绩,只有10%的时间来谈一个不痛不痒的问题,然后草草结束。
第二种,避实务虚型。“人工智能”讲了好几遍,“财务共享”讲了好几层,貌似已经探索到最尖端的前沿,但就是不讲实实在在的工作做的咋样。
忍无可忍,任总总结的时候喷着怒火道“还过什么年!”
任正非曾不止一次提到对财务人员的四点要求:

1、财务如果不懂业务,只能提供低价值的会计服务;
2、财务必须要有渴望进步、渴望成长的自我动力;
3、没有项目经营管理经验的财务人员,就不可能成长为CFO;
4、称职的CFO应随时可以接任CEO。
总结成一句话,财务人员应融入业务。
2
 高要求打造最牛财务团队 
据华为CFO孟晚舟(任正非之女)在华为内部致辞里透露的情况,我们大概能够看出华为财务团队工作、人员配置的一些细节:
1、华为财经团队来自牛津、剑桥、哈佛、耶鲁等著名大学的优秀学生有数百名;
2、光合同全球就有1500名项目财务跟进;
3、年平均约120万单的员工费用报销,员工在自助报销的同时,机器根据既定规则直接生成会计凭证;
4、98个国家和746个账户实现互联互通,支付指令可以在2分钟内传递至全球任一开户银行,付款准确率水平高于银行100倍以上;
5、在全球实施的RFID物联资产管理方案,目前已经覆盖52个国家、2382个场地、14万件固定资产。RFID标签贴在需要管理的固定资产上,每5分钟自动上报一次位置信息,每天更新一次固定资产的使用负荷(或者闲置)情况;
6、经营性现金流已实现12个月定长的滚动预测。从历史数据的拟合度看,在170个国家实现销售,收入规模约800亿美元,年度现金结算量约4000亿美元,最小偏差仅800万美元;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几个结论:
  • 一是,团队成员学历较高,拥有比较高的素质;
  • 二是,财务操作体系比较完善,并且自动化程度较高;
  • 三是,每个财务成员的工作压力较大,工作强度较大;
  • 四是,拥有细致的核查体系,误差率小。
这应该就是最牛财务团队的样子吧!
3
 华为用实际行动来践行:

 钱给多了,不是人才也变成人才!
华为的高薪可不仅是一线的研发、市场和销售团队,任正非女儿执掌的财经团队,待遇也是相当的优厚。
搜索招聘网站华为基层会计的工资待遇,会发现华为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基础岗位开价都在1万5以上,甚至比一些公司财务经理标准都要高了!

华为财务主管以上级别就更不用说了:

(招聘网站华为财务岗截图)
除了薪资之外,其他待遇也是相当一流。华为在东莞松山湖投资了100亿,给员工造了12个欧洲小镇,占地1900亩,近3万员工都搬迁到这里。
“员工宿舍”分别模仿牛津、温德米尔、卢森堡、布鲁日等12座欧洲小镇建设,还特地从瑞士引进了小火车,建成后可以坐着小火车游遍欧洲。
4
 任正非给财务指明三个方向 
方向一:参与项目管理
企业规模越大,财务人员的分工越细,往往只能专注一小段工作,很难窥探财务工作全貌。基层财务人员要想尽快掌握会计整体,最好的选择是做项目财务。一个项目相当于一个小企业的完整周期,全面且贴近业务,经历了这样的循环,财务人员可以为转身成为CFO奠定基础。 
方向二:参与经营分析
华为推崇经营分析,而不是单纯的财务分析。财务分析一定要结合实际,服务业务部门,否则分析报告的作用有限。具体言之,财务分析要透过财务数据挖掘背后的业务原因,指出问题,找出对策,落实责任,到期考核。这么下来,财务分析自然突破了财务的范畴,成了一把手工程。  
方向三:参与预算预测
财务人员必须不断与业务人员沟通才能得出务实的结论。计划与预算是什么关系?“计划是龙头,制定计划的人一定要明白业务。地区部要成立计划、预算与核算部,要让明白业务的人来做头。只有计划做好了,预算与核算才有依据来修正、考核计划。”计划是方向,预算是量化,核算是校验,三者互相促进,其关键点是做计划的人要懂业务。

财务对业务的支持从事后走向事前,预测是可以为之的举措。准确的预测有助于公司做出正确的决策,可以优化公司的资源配置。财务分析报告在结尾处往往要对全年经营指标进行预测。预测准确与否,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检验财务分析效果的标尺。
作为一个中小企业的财务人员,如果能熟悉各部门间的业务关系,无论是对自己账务处理直觉和自信的培养、还是对升职,都有很大帮助。
5
拒绝“平庸”,应该积极扩散财务思维
眼下,我们正经历着一个智能时代的到来!尤其是是 无人银行、无人超市、无人驾驶、无人酒店、无人餐厅......一个个新词不断冲击着我们的眼球,刷新我们的认知。
加上企业用人成本的优化和控制,平庸的财务人很可能失去竞争力。
面对新时代,任何人都需要改变,财务人也不例外。但是如何转变才能跟上时代步伐,值得每一位财务人员深思!
如果有了下面这两种迹象,你离平庸财务就已经很近了
1、不愿意去考证
证书对于财务职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小会计到财务主管、财务经理,甚至财务总监,每一步的升迁,与证书都是息息相关!
考证一方面保持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保持自身的强竞争性!
2、不愿意再主动了解新信息,并提高实操能力
会计行业的新政策、新举措层出不穷,从营业税取消,改为增值税,以及新公布的国税、地税合并,大大小小的政策以及变动,一天不学习,一天不更新,可能你就落后了一大截。
在具体的实操能力这一块也是一样,会计行业也在发生着深层度的改革,在有意识的淘汰掉一批重复劳动,转向与国际接轨,更加强调一种财务思维,意外宏观把控,不调整自己的思维,你就陈旧了!
那对于财务人来说如何拒绝成为平庸的人呢?
1、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避免路径依赖导致自己对社会的适应性下降。
2、投资自己,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在财务岗位上,人的价值越来越体现在创造性的工作上,简单重复性的工作很快就被人工智能取代,在这个大趋势下,尽快提升自己才是最佳决策。
3、眼界长远,不轻视科技给职业带来的冲击。
4、提升会计专业技能,考取能证明自己的证书。证书不是万能,但是却能极大程度地提升你的知识技能,以及锻炼你自身的毅力。成为高端证书持证人不是轻而易举,不付出成倍的努力和时间,是不可能的。
5、让自己永远维持在学习的状态。通过努力学习,就是世界上最快的上升捷径,最起码,就现在的社会,对绝大多数人是这样。
-END-
本文来源:直通四大,Shoo-in Career诚意推荐阅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