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美国社交活动的想像不外乎就是:喝点小酒、聊聊天、背后放着轻鬆的爵士配乐,应该不难吧? 
然而现实情况可能因为我们华人文化相较于西方较为内敛,常常会看到不少华人在一个场合内尴尬的站在一旁看着场地中的其他人各自围成小圈圈,或者就是华人自己形成一个小群体,没有达到真正的社交意义。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三个小诀窍,给有「微社交障碍」的人一点指引:
自信最重要
一位美国朋友这样说:「要我跟陌生人装熟攀谈时,我也会很紧张,只是故作镇定而已。」其实美国人跟我们一样会紧张、一样会在跟陌生人攀谈时感到不适应;所以,只要告诉自己:没什么好怕的。虽然不容易,但若越紧张,别人就越能感受出你的不适。这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自信!不管怎么样,只要能提升自信、降低紧张就去试试看,你可以喝下一杯酒壮壮胆、或是穿出你最美最帅的样子、和自己信心喊话等等,做完以上 3 点,建立好「速成」的自信后,你应该要觉得自己会是大家目光的焦点,展现出对这个场合的尊重和热情,别人更容易主动找你攀谈。
从小团体开始
你可能会遇到当你到场时,场中的大家都已经有自己的群体了,这时候你可以选择建立一个自己的圈圈,或是选择加入别人的。
如果还没有足够的信心去加入一个大家都聊得很热络的大团体,不妨四处看看,你可能会看见有落单的人,或是人数较少的团体,试着以这些群体为目标,主动凑上前打个招呼、介绍下自己,可以直接说明自己比较晚到,发现大家都在聊天了开启话题,接着试着维持对话,顺利加入小圈圈。
记住人们都爱谈论自己
其实大部分的人都喜欢谈论自己,喜欢聊自己有兴趣的话题。社交有时候很耗神,如果觉得懒得说话,或当天觉得用英文谈话特别耗脑,刚好可以利用这一点,把重点放在聆听,听他人说话。当大家开始侃侃谈起某项你觉得陌生的议题,又或是当你不知道该如何接话时,可以摆出好奇的表情,反问他们一些问题,如此一来,他们便会继续说下去,你就负责听就好,等他一一回答完问题,时间也差不多过了 15、20 分钟,差不多可以结束对话,换到下一个圈圈了。
卡内基人际关係训练原则中有一条:「聆听。鼓励他人多聊自己的事。」
就这样,你又平安的度过一个小圈圈的对谈,是不是很容易?总之,让对方觉得你对他所谈论的话题感兴趣,对方都会很乐意接下去继续说的。
撰文 ︱ 小台妹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到其他公众号

请给该公众号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往期回顾
CitySpade EC︱ 房产售卖
 CitySpade EC︱ 周末指南
 CitySpade EC︱ 拍照餐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