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K博物大百科》这套书是上个月我们团过的,很多爸妈打算把它给孩子当一份超有意义的新年礼物,没想到开团没多久就售罄了(大家下手太快了)很多同学没有买到。上周出版社告诉我新一批书已经Ready,我赶紧给大家组织开团,争取大家年前还能给孩子一个惊喜!
几个月前,出版社给我寄来了一本特别厚特别重的样书,对,就是下面这个《DK博物大百科》!
刚拆包装,逃逃瞟了一眼就说这书特好,他用过。我挺纳闷,怎么国内还没出版的书他都用上了,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去年他们学校代表队在准备知识竞赛的时候用过,不过用的是英文原版。
那是美国学区的年度知识竞赛,去年的主题是Exploring the World(探索世界),准备材料是赛前统一发下来的,里面涉及大量世界各地的各种动物、植物、地理等知识:
逃逃说材料里的每一样动物、植物,老师都让他们对着DK这本书,去查它的详细描述以及物种情况,比如上面这些动物的物种分类、它们的近亲及它们的生长地等等信息,了解更多,也就更容易理解和记住。
当时这个知识竞赛孩子们准备得特别卖力,拿了学区第一,后来我还专门写了篇分享文章(《美国小学的知识竞赛,让我看到孩子学习的“爆发力”!)》。所以再说起这个事儿,我心想如果孩子专门搞这方面研究时的确很需要这书,但平时估计用得不多吧。
不过我很快发现,它其实就相当于一本权威的自然科普工具书。但凡在日常生活中、科普读物中有任何疑惑,比如户外见到不认识的花花草草,书中读到奇奇怪怪的动物,一定能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就像我们平时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一样
比如有次我们读到一个中国故事,里面提到了一种名叫“山魈”的动物,说它是猴子的一种,但人们很害怕它,觉得是鬼怪。逃逃很迷惑,猴子有什么可怕的?我们在《DK博物大百科》里一睹了它的庐山真面目,才发现这种动物长还真有点凶,特别是雄性首领,脸上会有鲜艳的红色和蓝色色调,而且它是猴子中体型最大的种类,古代的人不了解它,一看到这么个又大长得又怪的东西,难怪会认为是“鬼怪”!
我突然意识到它的巨大价值!
记得逃逃的老师在强调Non-fiction(非故事类)书籍阅读的重要性和阅读方法时曾提到,孩子阅读途中遇到不认识的事物,一定要引导他们去查询、了解和深挖。如果完全不了解,这些东西对他们就永远只是个抽象名词,抽象多了,孩子渐渐就会疏远科普阅读,只迷故事小说。其实就像我们鼓励孩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去查字典一样,当遇到一个完全陌生的事物,也需要翻阅像DK博物百科这样的书,去了解这个东西和它所在的物种有什么共性,它们在自然界中是怎样一种存在。这种主动学习的方式更能触发孩子的学习力!
这本《DK博物大百科》就是科普界的字典和自然图鉴。
就这一本书,就可以博览万物,不管孩子喜欢自然界哪种生物,天上跑的,地下有的,都能在书里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知识。
最妙的是,就是因为内容够全够广,翻阅这本大书时,就像买了好多本不同类别的自然图鉴,不管孩子或者爸妈喜欢哪种,总能找到自己的心头好!
每翻一页,都是满满的惊喜。
比如,能看到一般博物馆都看不到的化石:(化石迷一定会拿着放大镜看吧)
喜欢蝴蝶的各位男孩、女孩,书里好多页的蝴蝶够你研究了!
一到海边就喜欢“拾贝”的小家伙、老顽童,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贝类和螺类:
自然界的矿石,超多页的各种各样的石头就够看半天了~
所以,特意在新年前隆重推荐给大家。这是一本孩子可能不会天天读,但只要有他想知道,想了解的自然知识,就能唾手可得的科普宝典!作为新年礼物,可是非常惊艳的。
接下来,老规矩,我将按照下面的顺序为大家介绍这本“镇家之宝”:
一、DK中的精品宝典,6年才打磨出中文版
二、独家视觉盛宴,美到极致的自然世界:超过6000张高清插图
三、用一本书,博览万物:帮孩子建立知识体系,打破认知局限
四、严谨中带着有趣,陪伴孩子一生的“自然博物馆”
五、赠送一整套博物专家视频(8节)
1
DK中的精品宝典,
6年才打磨出中文版
这套书的英文原版叫《DK Natural History》。DK是世界上最知名出版社之一,相信基本每个家长都知道,而在英美国家,几乎每个孩子都会读到DK的书。
这本书英文原版是美国史密森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100周年纪念出版物。
这家博物馆属于史密森学会,该学会在博物学领域享誉全球,是唯一由美国政府资助的半官方性质的博物馆机构,也是全球最大的博物馆综合体和研究机构综合体。拥有19个博物馆和画廊,以及一个国家动物园,约有1.37亿件藏品。
因此DK这本书,参与编写的邀请到了世界范围内的世界顶级生物学家、动物学家、自然学家专家团队,并且受美国史密森学会的学术和资源支持、认证,其权威性和分量不言而喻。可以说在DK中也属于精品中的精品
美国斯坦福大学书店和日本茑屋书店都有它的身影
原创团队的阵容已经够强大了,为了保证中文版的内容,出版社专门启用了十几名各领域顶尖专业人士进行共同翻译,还有专门的审校团队专家同时操作。看看下面的名单,确实也只有这些专业人士才能做到把中文版呈现得这么成功!
翻译、审校人员
国家动物博物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张劲硕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朱坤
北京林业大学 吴海峰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何长欢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张兴春
中国科协青少年活动中心 姜景一
中国科协科技会堂 郑浩然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林然
审校
北京市地址研究所 马志飞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刘冰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于古人类研究所 邢路达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姚云志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郭徽
慢工出细活,6年磨一剑,在中文翻译的过程中,翻译团队中的专家们不仅做到了专业严谨,竟然还挑出了原版书中的小错误。在翻译团队细心的翻译纠正下,还对原版书进行了更专业的修订。
比如原版书曾把一幅长臂猿的图,标注为黑吼猴black howler。
除了专业地指出原版的错误,翻译中文的过程中还尽可能翻译得更加生动有趣。
比如下图中,灰冠鹤的鼻孔notril 本可以直接翻译为“鼻孔”,但翻译团队把它译成了“鼻孔洞穿”,这样不仅与图片非常契合,还增加了一个知识点。
由这么专业严谨的专家团队花费6年心血打磨,足见中文版的含金量。
2
独家视觉盛宴,
美到极致的自然世界
视觉对孩子来说是认识事物最有效的“敲门砖”,好的图胜过千言万语,一下子就能把孩子带入其中。这本书里借助了大量世界一流摄影师记录的照片,一共有超过6000张插图(同类书中很难见到!)。
翻开这本书就像打开自然的宝库,感觉一下子进入了世界物种的终极视觉盛宴。如果我们想在一本书中容纳这个星球上最复杂多彩的生命世界,那么这本书就是最好的选择。
每次翻页都会让人感到眼前一亮。一会儿是霍乱弧菌,一会儿又是巨大的粉酒椰,再随手一翻又到了小巧的蜂鸟,再翻一下也许又看到了鸵鸟,每一个物种都被精心地记录下来,让我们可以欣赏到最逼真的物种摄影图片,接触到或熟悉的、或激动人心、难得一见的物种——动物、植物、菌物、微生物、矿物(包括古生物),应有尽有!
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同一个物种下有这么多类,还可以近距离看到物种的细节——在特写的物种介绍中,能看到一些非常使人震撼的物种的近照、局部特写照片
比如“王企鹅”,不但有它的正面、侧面、背面图,还有眼睛、舌、翼、皮肤、羽毛等等局部细节图。
这些高精的图片,能够展现出丰富的层次,孩子喜欢拿放大镜看,也可以看到!
3
用一本书,博览万物:
帮孩子建立知识体系,打破认知局限
DK一流的照片带孩子认识丰富的自然界,我觉得首先是感官的收获,而内里的文字内容、编排结构、细节却可以给孩子建立起知识体系,这是DK这套书秒杀同类书的特别之处。
它可以说是一个“地球博物馆的巨大入口”。
这里大家可以先看下这个视频,会对这本书的整体结构和主要内容有非常直观的了解。
1、够全、够广,孩子从小用到大的自然图鉴
书籍一共有623页,展示了5000多个物种。几乎囊括了目前地球上人类已知的,自然界最珍奇、最有特色、最有代表性的物种。
从显微镜才可见的细菌到地球最大的现生生物蓝鲸,从各种各样的化石到现存的各种动植物,好不夸张地说,读这一本书,可以博览整个自然界!
拿动物部分的鸟类章节来说,书上把鸟类分成了雁鸭类、平胸类、企鹅、潜鸟等26类,共介绍了将近1000种鸟类。这几乎涵盖了地球上所有鸟类物种的1/10。
比如雁鸭类这种我们熟悉点的鸟类,能看到我们平常容易见到的家鸭、鸳鸯、白天鹅、黑天鹅,还有许多我们平时见不到的白脸针尾鸭、棕胁秋沙鸭、铜翅鸭等等。光这一类里就展示了52个物种。
2、架构清晰,帮孩子建立知识体系
除了内容够全,DK不愧是科普界的老大哥,内容呈现真是非常讲究,可不是把内容聚在一起这么简单。
《DK博物大百科》的知识体系是站在“博物学”角度讲科普,而这个立足点普通百科书因为缺乏一流的团队,所以很难做到。
这本书不是深入、枯燥地介绍个别物种,而是展现自然界的全貌。
所以孩子不仅可以看到零散的知识,还可以借助书籍的编排结构,对自然建立起科学的认知体系。所以读这本书,眼界和认知自然不同。
比如,书的第一章“有生命的地球”,介绍了地球环境、地质、气候等等因素多角度,阅读了这些后,孩子之后就能理解我们地球的物种为何这样多样!
而我觉得最赞的地方是对物种进化、物种分类方法的介绍,读完后再读其他部分,就能更能串起一条线,脑子里也更门清了。
比如,为什么有些物种消失了,一幅小图就展现给你看。
传统的分类方法(就是以前我们生物课上背的那些):
革命性的分类新方法——种系发生学,能够更好地解读进化分支,寻找到它们的祖先:
还有生命之树,这种树枝图,可以很好地告诉我们生命如何从简单生物,进化成芜杂生命的,还可以看到哪些生物是从同一祖先进化来的:
接下来的第二章~第六章,分别展现了矿物、岩石和化石微生物植物菌物动物5个大类,这个章节的顺序也是暗合“生命之树”,大致按地球生命演化的时间线排列内容的。孩子感兴趣哪个内容,先去找对应的就可以了。找的方法除了通过目录,侧面的颜色分类,每个颜色对应一个大分类。
细看,绿色的部分是不是特别多,因为这个部分是动物。(动物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生物圈)
再了解了分类的大致方法,每个章节的安排也是很清晰明了的,比如动物这章一共有2个部分:无脊椎动物、脊索动物。可以根据页码跳转到自己想看的部分,这个过程会加深孩子对分类的认识。
比如,跳到脊索动物这个部分,这一页会对脊索动物做介绍,我们可以看到脊索动物可以分为:我们不太熟悉的尾索动物文昌鱼盲鳗,和我们熟悉的脊椎动物(包括鱼类、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
左下方还有“生命之树”,不但再次梳理了几个分类,还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在生命的演化过程中,动物是从无脊椎到脊椎动物的。
而接下来每个小节的介绍,是按照物种的分类学(域、界、门、纲、目、科、属、种)进行分类排列。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显示目前分类层次的分类标签,非常清晰,即使孩子随意翻到哪个小节,也可以知道:
比如,蘑菇属于分类中“门”这一级,是担子菌门。
这里会介绍每种物种,他们的基本信息,诸如品种、习性、特点、以及其他相关知识。
而每个分类下,会有大量的代表物种被介绍到,让孩子一目了然看到同一物种的不同形态,从而更清楚同一物种的联系与区别。所以,孩子看到的不是一个个零散的知识点,而是一张完整的知识网络。
而且因为分类做得很好,所以孩子可以很快按图索骥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4
严谨中带着有趣,陪伴孩子一生的
“自然博物馆”
这本书专业和严谨还体现在很多的细节上。
比如,我们可以看到每个物种都保留了拉丁学名。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是因为无论中文名还是英文名都是根据拉丁文名译过来的,物种的拉丁文名才是最准确的。而在第一章里也科普了这个知识点,拉丁学名是物种国际通用的名称,使用它可避免一物多名或同物异名,也便于查找文献!
还有这个时不时出现的黄褐色的讨论区。有些物种随着新技术、新发现,带来了科学争议和分类学上的讨论,书里把这部分内容单独做了一个讨论区。这些争议和讨论涉及各个方面:有的是与该物种的传统分类产生了分歧,有的则是发现了更新的物种,有的对现有数据提出了新的猜想,等等。
比如,这个对于蘑菇颜色的猜想。
细节的标注也让人很熟悉,比如同一物种的雌雄不同体用的这个小符号♀♂
而说到语言文字部分,讲真,专业有深度的百科书很难讲得有趣,因为涉及了太多专业的名词,但是这本DK在不失科学、准确、严谨下,我感觉已经做到了把语言基调变得超级亲切。比如,每一个大类的引言,就很像我们看BBC纪录片的画外音,比如在讲“菌物”时,是这样一段话:
从蘑菇到微小的霉菌,菌物曾经被归纳为植物。如今,它们已被人们定义为独立的生物王国。菌物生长在它们的食物中,吸收有机物,知道开始繁殖的时候才能为人所见。菌物既是其他生物的朋友也是敌人:它们可推动物质循环,与其他生物互惠共生,是寄生者,但也是病原体。
既有病原体、互惠共生、物质循环、有机物等专有名词,也有“朋友”“敌人”“王国”这样亲近易懂的描述,很容易就让孩子对接下来要看到的物种有个初步认识。
5
赠送一整套博物专家视频(8节)
这本书也是DK的明星产品,已经被译成多国语言,全球销量超过了40万册,收获了无数好评。
确实,给孩子们入一套这样的书,既能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又让孩子在无压力的状态下,吸取了非常宝贵的知识。还让孩子无形中开拓了眼界和胸襟,对自然建立起科学的认知体系,一举多得。
出版社和参与翻译《DK博物大百科》这套书的各领域专家们,还专门为孩子们录制的一套博物专家视频(8节)。
这些权威专家中,有些是研究动物学领域的、有些是研究鸟类学领域的、有些是研究古动物领域的……
这些专家们会在视频中,结合这套书,给孩子们展示自己研究领域中的实用知识和自己有趣的经历。视频在下方的小程序中:
这种权威级的讲解,对孩子们来说,是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对孩子们理解和记忆书中的相关知识,拓展额外的生物知识,也特别的有帮助。
这本书,刚对图片和大自然感兴趣的低幼孩子可以用来认知自然,开拓眼界,上了小学、中学后可以做科普,再大一些又可以用来查找资料,不论哪个年龄段都能从中获得非常有价值的知识。
跨越45亿年历史,囊括5000余种物种,每一次翻阅,就是一次进入纸上“自然博物馆”的时刻!这本《DK博物大百科》希望你们可以读到!
团购信息
团品:DK博物大百科——自然界的视觉盛宴
团购价:298元包邮   原价:458元
适合年龄:5岁到成人
团购时间:1月14日(周一)晚22:00开团,数量有限,团完截止!
参团方式: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或长按识别以下二维码进入微店参团!
发货及快递:本周五1月18号统一发货,默认圆通快递(不能到达的地区请留言)全国包邮(新疆西藏、港澳台不发货)。
发票:电子发票。如需开票,请务必在订单中留言备注:发票抬头、税号、电子邮箱。信息缺失默认不开票。
退换货:非质量问题退换货,须保持产品出售时原状及配件齐全(对于有塑封的产品,须保持塑封完好),来回运费由买家承担
客服:通过微信联系 东西小助手(微信号:qweast2017),【工作时间:周一~周五,9:30-18:30】如果着急的朋友也可拨打17713620142这个电话。
注:收到快递后请当场验收,如遇包裹外观有明显破损请当场退回,并及时联系客服。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参团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