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消失的爱人》
最近火了一个词,叫「自杀式单身」。
它用来形容一直单身又不主动扩展社交范围去认识新朋友,却每天幻想着能拥有爱情的行为。
不少人表示「这就是我没错了」……这个问题今天登上了知乎热榜,引起了很多知友的讨(gong)论(ming)。
问题问的是,你现在是否处于「自杀式单身」
知乎机构号:简单心理(6000+赞同,心理学话题的优秀回答者)
「自杀式单身」的关键问题,其实就是两点:不主动,爱幻想。
下面我们就详细分析一下,自杀式单身群体的心理状态,以及如何摆脱这种状态。
不是不想主动,单身也很无奈
对自杀式单身群体来说,不愿意主动寻找爱情,原因有很多,其实他们也很无奈。
  • 最容易理解的一个原因,就是「累」
身处工作、生活等等多重压力下,精神、肉体容易疲惫。那些原本就不擅长社交,还总被生活耗光精力的年轻人,更无力去扩展自己的社交圈。
结果身边就三种人:父母,尚有联系的老朋友,以及工作上的同事。
对他们来说,即使内心很想扩展社交圈,也很可能因为难度太高而退却。用经济学的说法叫做「损失厌恶」或者「风险厌恶」——也就是担心找对象的成本太高,收益太低。
他们总会觉得:找到一个适合的爱人,肯定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还不一定有好的结局。而且结局很可能是不好的,毕竟自己总是遇到错的人。
这也涉及到心理学中的「舒适区」概念。习惯单身生活的年轻人,会越来越不希望打破现在生活的状态和平静,将自己置于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和焦虑的环境中。
说白了,就是一个人过惯了,何必去谈恋爱呢?想肥宅肥宅,想蹦迪蹦迪,打游戏、追剧,不都比谈恋爱好玩多了?
  • 不主动的另一个原因,也可能是缺乏自信
很多人总有这么一种想法:等自己积累了一定的资本,有足够的能力,变得足够优秀,才可以去。
害怕别人不喜欢自己,所以不敢轻易踏出第一步,对于那些有着「焦虑依恋风格」的人来说尤其如此。
但冷静想想,其实你不必总要以最好的状态示人。如果遇到一个人,只能接受你最好时的状态,那 Ta 也未必真的适合你。
  • 对爱情缺乏信任,也让人们无力主动
拒绝主动恋爱也有一种可能,是因为内心深处藏着一股对爱情的「不信任感」。
积极心理学提出过一个「习得性失助」的概念,大多数人在人际关系中都受过伤害。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痛苦的经历,我们都有可能积累不同程度的痛苦,并从中学习形成了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
而经历过、见识过「不和谐」的爱情,就会增加人们对爱情的不信任感。
爱幻想没有错,但爱情真的会从天而降么?
就像开头说过的,自杀式单身的另一个特点,是明明没有主动去追求爱情,却仍然相信:爱情在合适的时候一定会出现。
很多时候,这种幻想也许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
  • 等待命中注定的人,可能是一种「回避」
也许你心中有一个理想的伴侣或关系,并决心找到那个,而且只是那个。如果是这样,可能需要很长时间。
被「唯一」缠住是「回避型」的人经常做的事情,他们这样做是为了远离真正的亲密关系。
与其等待「命中注定的那个人」,不如改变你的心态:选择一个人,让 Ta 接近你,让 Ta 对你特别。
  • 得不到的,未必是最好的
有些人也许会陷入这样的状态:被那些情感上遥不可及的人所吸引,并为之焦虑,废寝忘食。而对那些真诚、想靠近自己的人却不屑一顾,认为他们很无聊。
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自己将「得不到的焦虑」等同于「爱情」。
幻想更美好的事物,也许并没有错,但这也的确存在一个风险:会让那些原本更合适你的人,从身边遗憾地路过。
事实上,比起「自杀式单身」,有一个更可怕的词叫「谋杀式恋爱」,这个名字,不用知乎君多解释了吧?
如何辨别亲密关系中的冷暴力,遭遇时应如何应对?
知友:朵拉陈(2500+赞同,心理学话题的优秀回答者,收录于知乎圆桌、知乎周刊)
还记得电影《消失的爱人》吗?
美丽又富有的妻子艾米在发现丈夫要离开她另寻新欢后,塑造了一出负心丈夫杀妻的假象,利用舆论媒体的片面和美国民众的愚昧,使得丈夫百口莫辩、众叛亲离、身败名裂……
最终的结局是艾米把丈夫牢牢攥在手心,操控一切。丈夫虽心有不甘,但也是求助无门,只能认命了。
《消失的爱人》被评为最让人一身冷汗的惊悚电影。那么,艾米到底对丈夫做了什么,让电影前的观众都吓得头皮发麻呢?
  • 频繁地向他人侮辱、贬低、嘲弄伴侣
  • 频繁地当面侮辱、贬低、嘲弄伴侣
  • 和异性之间过分的亲密举动,让伴侣不快。
  • 拒绝与伴侣沟通和交流
  • 经常使用手段让伴侣感到内疚
  • 让所有的事情看上去都是伴侣的错
  • 频繁地越过伴侣的界限,无视伴侣的请求
  • 将伴侣和世界孤立,挑拨伴侣与他人的关系
  • 对伴侣没有同理心和同情心
  • 擅于撤回情感,回避情感
  • 用金钱控制伴侣
  • 为一些不曾发生的事情指责伴侣
  • 情绪变化莫测
  • 不择手段地控制和主导他人
  • 常常说:「如果你不这样做,我就要……」等威胁的话语
  • 一旦伴侣要离开,马上以自杀威胁
艾米这些杀人不见血的手段,其实就是亲密关系中的「冷暴力」,也就是精神/情感虐待(psychological abuse or emotional abuse),属于家庭暴力行为中的一种。
精神/情感虐待包含了持久的语言攻击、威胁、欺辱、批评、恐吓、羞辱和控制。
施虐者的最终目的是摧毁被虐者的自信心、自尊心和稳定的情绪,利用恐惧和耻辱让被虐者习惯于臣服与被控制,让被虐者相信离开了施虐者,自己将是一无是处。
《消失的爱人》告诉了我们「冷暴力」可以不留痕迹地让受害者饱受折磨、生不如死。
此外,也告诉了我们家庭暴力中的施暴方有男也有女,男性和女性遭遇家庭暴力的可能性一样高。
家庭暴力对男性受害者和女性受害者造成的伤害一样大,甚至由于社会偏见,有时对男性受害者的伤害更大一些。
家庭暴力可能发生在低学历低收入的家庭中,也可能发生在高学历高收入的家庭中。
如果你感到上述艾米的手段也出现在你的亲密关系中,而你和艾米的丈夫一样,在伴侣身边一直感到如履薄冰,经常小心翼翼地观察 TA 的心情,生怕自己说错了话或者做错了事情惹得 TA 发怒;
或者,感到你的日常生活正在不受自己的控制,而是被你的伴侣操控和摆弄,你逐渐变得自卑、无助和绝望……
那么,请立刻提高警惕,重新审视这段亲密关系,倾听一下你信任的朋友以及家人的看法和意见,因为极有可能,你正处在一段精神/情感虐待关系当中。
精神/情感虐待可能会比肢体虐待更加危险。如同洗脑一样,它会一点一点地腐蚀你的骄傲、自尊、安全感和对自己、他人的信任,一点一点地吞噬你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
最终,它将斩断你在世界上的核心存在感,造成一辈子难以磨灭的精神创伤和心灵伤疤。
就像电影中的丈夫,就算知道了真相,也逃不出妻子的操控,反而成了她的帮凶。
离开精神/情感虐待的亲密关系比离开肢体虐待的亲密关系还要难一些。精神/情感虐待不留痕迹,肢体上没有伤痕,外人很难及时发现。
虐待者通常都是心理操控高手,能够不动神色地将虐待和洗脑融合于日常交往当中。
而身处于其中的受害者,常常不觉得自己正在遭受「暴力」,也常常被误导认为一切都是我的错。所以,离开精神/情感虐待的亲密关系,可能是一条漫长的道路。
说完了「谋杀式恋爱」,现实中还有一种比上述两种情况更糟糕的关系,它叫「同归于尽式婚姻」。
在追求、恋爱乃至婚姻中,有哪些残酷的规则或规律?
知友:李松蔚(1000+赞同,清华大学心理发展指导中心讲师,心理学话题的优秀回答者,收录于知乎圆桌)
我想分享三条规则:
1. 有些问题发生,不是任何人的错
我在《七节心理学自修课》中介绍系统论的时候,提到过一个真人「贪吃蛇」游戏。不用真的玩,你只要在头脑中想象一下这个场景就可以了:
想象一下有足够多的人,挤在一片足够大的场地当中,四面被墙壁环绕。他们蒙着眼睛,伸出双手向任意方向走。任何人的手碰到墙壁,就算是「靠岸」了,是游戏的胜出者。
如果一个人在碰到墙壁之前,碰到另外一个人,他就要排在这个人身后,把手搭在这个人肩上。他们会连成一个队列。其他碰到这个队列的人,依次排到队尾。
这个队列会越来越长,由队首的人带领。队首的人一旦手碰到墙壁,整队的人都「靠岸」了,都算是游戏的胜出者。
好,设想一下这个游戏开始之后,会发生什么?
一部分人走着走着,直接靠岸了。
剩下的人,连成一队,走着走着,也靠岸了。
但还有一定的概率,有一些人,会陷入非常诡异的情境:
队首的人搭上了队尾的肩膀,连成一个圈。这个圈不停地转,不停地转……永远不到尽头。
场外的人一看,就知道他们在白费力气。但圈子里的每个人,蒙着眼,如果没有人提醒,可能要很久很久才会发现不对:怎么我跟着前面的人走了那么久,始终靠不了岸呢?!
这个诡异的圈子里,蕴含了一个细思恐极的道理:
圈子里的每一个人,都没有犯错!
毫无疑问,他们的这个组合,是有问题的。但是他们单独拿任何人出来看,都没有问题。大家完全在遵守游戏规则,而且,这个规则也被其他人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是正确的。
但是落到他们身上,这一次,这一群人,这一刻,偏巧就不行。
这种现象在系统中常有发生。也常常出现在恋爱或婚姻中,两个人构成首尾相接的圈子。例如:
老婆说:「老公天天回家太晚,我要抱怨几句。」
老公说:「回家就被老婆抱怨,我要晚点回家。」
这两个逻辑,单独拎出任何一条来看,是错的吗?没有错。是非常糟糕的个性吗?不算糟。会伤害婚姻吗?恐怕也不至于。
天下的夫妻,多的是这样的丈夫和这样的妻子,都没遇到什么问题。但是这两个人碰到一起,天时地利,就会形成一个圈子,两个人可以无休止地循环下去。
结论就是,谁都没有做错什么的关系,也会出问题。
2. 谁想改变,谁付出
回到刚才的游戏里,想打破这个循环,可以吗?
容易,任何一个参与者都可以做到,前提是他必须冒着「打破原有模式」的风险。
把手从前面一个人的肩膀上放开,另觅出路,这一来圈里的每个人就都得救了。
然而拿开手的这个人违反了规则,于是他可能会付出代价(在有胜负的游戏中,所有人都赢了,只有他会被判输)。
这样问题就来了:他凭什么要这样做?
谁都知道,保持现状是更容易的,更何况现在的做法也没有错。打破现状的人,不确定面临怎样的结果。可能意味着付出更多心血,花更大心思,承受更多误解和委屈。——他何苦如此?
你说,因为他老是陷在这个问题里,烦了啊,他想改变现在的困局。
没错。但问题是:为什么是他改变,不是另一个人?
另一个人明明也可以改变,他怎么就不动?而我就要付出这么多?不公平!
是的,完全不公平。
但你也知道,如果每个人都这么想,就会永远陷在死循环里。所以,能成功改变的关系,往往会有一个人率先承担风险,付出代价,打破规则。
他们心里也有委屈:「为什么不是他,为什么是我?我又没有做错!」而现实就是如此,谁想改变,谁采取行动,谁就要付出并不公平的代价。
3. 「你应该」这种话,在关系中并没有用
我们都太寄希望于别人的改变了。
很多时候我们会把这种渴望上升到原则的层面,为它找到各种理由,认定它具有天然的合理性——或者它本身就是合理的。然后我们理直气壮地要求对方:「你应该 / 不该怎么怎么做。」
而对方呢?常常是甩回来一句:「 你才应该 / 不该怎么怎么做。」
「你要是爱我,就应该舍得为我花钱。」
「那你也该体谅一下我赚钱不容易才是啊。」
这时候真的是肺都要气炸了,他怎么可以这样!他不知道这种想法很自私吗!
我们往往会因此陷入争吵,试图争出更正确的结论。有时我们还会引入第三方评理。
各路情感大 V 也有了用武之地。你看,某位大 V 说了:「好男人应该舍得为心爱的女人花钱!」你看,另一位大 V 评论:「狗屁!」……
但这些观点,真的能找到一方比另一方更具有应然性么?
或者,就算我们说某一方是「正确」的,我们究竟在说什么?
我们争论的并不是规则的对错,或者大V的对错。我们仅仅是想表达,「我」希望「你」这样做,或者,如果你这样做了,我会很开心。
它是个人的一个小小的态度、偏好、选择。你喜欢这样,而我选择那样。不涉及到应不应该,或者正不正确的问题。
当我们讨论应不应该的时候,我们往往是在试图找到一个更高级别的「合理性」,增加我们在表达个人偏好时的说服力。
而这个寻找的过程,常常让我们把注意力放在了外部的判断上,而非我们自身的经验。于是就会让我们陷入相互的问责,或者徒劳无功的求索。
我们常常听到这种问题:「好的婚姻应该是什么样的?」「他说了那样的话,是不是说明他不爱我?」(言下之意:这是否是好爱情中不应当出现的言论?)
以及,「请大家说说看,发生这件事究竟是他不正常,还是我不正常?」
这些问题先不说没有标准答案,就算真的有答案,对一段关系的作用也小得可怜。请想象一个最小规模的「贪吃蛇」循环,我们试图劝一个人改变策略,让大家从困境中解脱出来。我们说:
「你应该停下,我告诉你,停下就对了。我问过很多人,都说应该停下,你不要固执,你这样是对大家不负责……停下,听到没有?你怎么还不停!我知道了,你是个巨婴……」
这话引经据典,气势十足,全方位多角度地论证你的选择是彻头彻尾的错误,可以说我是完胜了。即使这样,你仍然可以不软不硬地回我一句:「我觉得你说的也不一定对……」
再考虑一下另外一种说法:
「你停下,转过来,让我抱抱你。」
试想一下,哪种说法对于改变一段关系来说,会真正有效?
本文内容来自知乎问题: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