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好久不见。
一转眼加入 Coinbase 已经七个月了。这七个月对我个人的改变还是挺大的。新年刚开始,便随意聊聊吧。

我进入币圈从经济上来说不算一个特别好的时间,从虚拟货币价格的涨跌和整体的经济形式就能看得出来。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因为这些影响,很多冲着高回报的企业和产品或主动放弃,或被动因为资金问题终止。反倒留下一些真正愿意做事的人在这个圈子里。当然,长期来看,形势应该还会好起来,看过去八九年的走势就能看出。所以我个人并不担心。
做 manager 主要的几个职责包括:招人,建团队,带项目,把握方向和做决定。说说这段时间里各方面的一些个人体会。
1. 招人
首先,Coinbase 和 Airbnb 一个很大的不同,Airbnb 是全公司普招,整个面试流程里除了少数的 pre allocation,大部分情况面试过程中不知道谁会加入哪个组。所以 manager 招人其实也就是在入职的新人里挑合适的,配到每一个组。
而 Coinbase 的 manager 也是 hiring manager,责任和权利都大的多:从做项目计划从而决定需要招人的个数,并申请高层的批准,到决定招什么样的人,提前筛选哪些人能来面试,面试过程中和申请者再三地交流和沟通,以及决定是不是发 offer,工资在一个公司给定的范围内定多少,如何说服优秀的申请者加入团队等等,都有更多的参与。
面试过程中,被问到最多的几个问题:你觉得比特币价格波动对 Coinbase 有什么影响?团队未来两三年的目标和规划是什么?我个人为什么加入 Coinbase?这段时间里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分别是什么。
因为平均每周会见三个左右的申请者,所以这些问题也就是每天都会让我思考的问题。像我前面所说的,我对 Coinbase 的未来有很大的信心。至于团队的目标,我现在负责的分两大块,一块是国际化相关,一块是 risk。就国际化而言,相比较 Airbnb,我觉得 Coinbase 才刚刚起步。有很多想做还没做或者正在做的,这些差不多是我每天工作的主要内容。而 Risk,我并没有特别强的背景。但是前东家 Square 和 Airbnb 做的都不错,至少大方向和基本认知是有的。所以更多是找到靠谱的人,和他们一起一步步把事情做好。
2. 建团队
再说说建团队。之前离开 Airbnb 的时候,我直接管理的工程师已经有十四个了。来到 Coinbase,其实是从零开始。一方面,我的老板逐步把一些已有工程师放到我的组里,另一方面,自己也招进了不少的新人。断断续续,现在直接 report 给我的工程师,又已经十多个了。这就意味着有些管理相关的问题我必须考虑了。
首先是要不要架新的 manager。这件事其实就像从技术转管理一样,是另一个里程碑。并没有一定好或者不好,而是有多方面的考虑。一方面,直接管理的人数过多,必定会有照顾不过来的弊端。另一方面,如果团队是自己一手带出来的,突然和他/她们之间隔着一层,组织结构的变动,会不会影响组员的发展和发挥。
而从我个人而言,一线 manager 其实还是有很多机会接触技术决定和项目进展。一旦开始通过管理 manager 去带团队,那么一来注定和技术细节脱节更厉害,以后的职场也注定选择面更窄,而来个人的技能集就更要倾向于怎么管理管理者,怎么去处理一个组织而不是一个组里面的各种问题。
刚开始时,我觉得既然走上了管理的路线,那么一路往上走似乎成了一条必然的路径,或者说和自己是不是一个好的管理者挂钩。但是经过这半年的实践和思考,我的想法又略有改变。
一是关于个人的影响力。也许大家都会觉得,在组织架构里层次越高,影响力一定越大。其实有的时候并不一定。当然,好的高层从战略和流程方面,对整个团队乃至公司的影响会最大化。但是一个好的公司,除了要有靠谱的高层,更要有靠谱的中间层和执行层。就好像特种兵一个排有的时候比一个连甚至一个团的战略地位更重要,带好一些关键的团队关键的项目也是影响力的另一种体现。
另一个就是个人的喜好了。如果真的就是对激发他人做事有天赋,站的越高,能影响的人也越多。但是如果真的就是对项目,对技术感兴趣,也许做一个高效高产的一线,打一些硬仗,也不失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对技术的敏感性和保持近距离,长久的职业选择,可能也会更广。
当然,很多公司的级别决定了经济回报。所以有时候喜欢站在一线,又想最大化影响力和经济回报,要么就是得去结构比较扁平的公司,要么就是大公司的特别的项目组,但并非没有可能。
这是我最近的一些想法,以后想法会不会再变,我也不能确定。
3. 管理者的日常
从时间分配来看,我周一到周五从早上十点到下午五点,几乎都是各种会议排的满满的,午饭有时候都吃不上。因为各种项目同步,各种计划会议,面试,1:1,和合作组之间的同步等等。而大部分的思考、阅读(文档、代码)、和输出(信件、文档、方案等)都是晚上和周末才有时间来集中精力处理。换言之,工作时间其实很碎片化,会有很多的上下文切换,只有晚上和周末才有时间完成一些更需要关注的工作。
从精力来说,大约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时间用来处理各种输入:会议中的信息,信件里的信息,文档和代码中的信息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时间自己来整合、萃取、思考这些信息,并决定需要如何按优先级进行处理和分配。百分之二十的时间和组员沟通,把自己的想法、安排、决定用开放的心态和交互的方式准确地传达给每一个执行者,确保他/她们知道为什么他/她们做的事情很重要,以及预期是什么。并确保这些安排从很大程度上是他们期许的。百分之十的时间把组里的进度、拦路石、可能的担忧准确有效地传达给上层或者相关的部门。再剩下的百分之十的时间就是学习,确保自己始终有时间读一些感兴趣的书,学一些于成长有益的技能。
当然,有时候也会需要时间处理一些突发情况。不过我觉得,如果真的很有效地做好计划、考虑、决定、和部署安排,突发情况应该是例外而不是常规。
4. 我的成长
最后说说我个人觉得我在这半年多的成长。我觉得 Coinbase 让我成长最多的,其实是工作中的有效沟通。包括和不同人的(上级、下级、平级)不同形式的(书面的、口头的)不同场合的(会议中的、一对一时的)的沟通。很多时候,把一件事情说清楚,让大家有一致的信息,其实是有效执行的第一步。这个文章里有点一言难尽,但确实让我对自己做事的能力有了更大的信心。
再就是以前在 Airbnb 的时候并没有觉得我和产品经理间的合作的关键性。Coinbase 遇到了一个很好的产品经理,在工作合作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到很多如何一起把事情做好,也看到很多以前自己没有在意或者欠缺的地方。现在更意识到技术经理和产品经理的配合能起到的意想不到的效果。有机会再细说说。
美国这边公司的假期已经过完了,2019 已经正式启动。今年的假期没有出去玩,将近两周的假期,大部分时间在家里休息,看了一些技术相关的书和视频。也花了时间把以前学的第二外语(日语)回忆复习了一下,虽然不算特别有用,但是到真是应了“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自己觉得挺开心的。
马上又要做绩效评估了。这也是 manager 角色里看似权利的象征,其实令人头大的责任。以前写过,这里就不敷述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