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今日(11月5日)上午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在这场演讲中,习近平公布了多项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提到了为更好发挥上海等地区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有以下三个关键决定:
一是将增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新片区。
  二是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
  三是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着力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
科创板全称“科技创新板”,俗称“四新板”(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三年前,是2015年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规划的既定内容。目的就是立足中关村服务于北京区内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助力这些科技企业迈出走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第一步。
科创板具体影响包括:1)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契合新经济发展需要。2)短期分流资金,估值中枢下移,长期引入良性竞争。3)利好优质上市资源,利空壳资源。4)有利于国内投资者分享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红利。5)利好私募和券商机构。
2015年12月22日,北京推出“四新板”,拟试点推动全国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考虑到要辐射全国,后更名为“科技创新板”,登录上海股交中心,专为科技型和创新型中小企业服务的板块。2017年11月28日,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设立的科技创新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正式开盘,首批27家企业成功挂牌“科创板”。
当时北京市1万多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新三板或创业板等高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的不到5%,大多数企业急需系统化的资本市场培育、辅导、孵化和融资支持。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尤其是小微企业,成为他们的融资平台,这是继民营企业家会议之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关键举措。
图: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无论是北京的“四新板”、新三板,还是上海股交中心的科创板,由于投资门槛比较高,不适合个人投资者,流动性远远不及沪深两市。此次习近平主席宣布将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无疑重新定位了科创板,显示管理层有意打造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版“纳斯达克”。
衡量科创板和注册制成功与否,可以有以下标准:
一、在于能否给优质科创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的机会,而不在于会否有伪科创企业滥竽充数
为什么现有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不能满足优质科创企业的要求?因为当前IPO规则过于看重规范性、过于看重以往业绩、过于看重风险,而大多数优质科创企业前期规范性不够、研发投入巨大导致连年亏损,更不用说科创类公司风险本身就很大,数十亿估值可能一不小心就倒了。
因此,最重要的是创造条件让不满足现有上市条件的优质科创企业上市,推动国家转型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一些伪科创企业滥竽充数浑水摸鱼,不可能完全杜绝这种行为,发现了伪科创企业及时清理退市就行了,千万别因此严防死守甄别着错杀或者抬高正常企业上市门槛,让劣币驱逐良币。
二、在于能否激发资本投入孵化更多候选企业,而不在于板块中收集了多少上市公司
自创立之日起,科创企业的发展就需要资本的大量投入和持续支持,资本对于孵化科创企业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由于科创企业本身存在巨大风险,早期资本投资风险也很大,投资成功率并不高,上市后溢价退出实质上是对之前冒险的风险补偿。要理性看待资本收益,不能眼红只看到享有了暴利。
科创板的开设,可以给孵化科创企业的资本提供顺畅的退出渠道,退出的资金可以再用于孵化更多候选企业,实现良性循环,从而激发资本投入孵化更多优质科创企业,促进国家整体科技水平的进步。
带动资本向科技创新领域的投入,远比有科创板开板几年收集多少上市公司更有意义。所以要健全相关资本的顺利退出机制,减少退出障碍,降低退出成本。
三、在于有投资价值能够吸引资金进场,而不在于强调融资功能实现多少融资额
科创板作为资本市场的一个新板块,最重要的是体现出板块的投资价值而不是强调融资功能。科创板企业能够融到多少资金是可以由市场决定的,不必过多人为干涉。只要有活跃的市场环境,有赚钱效应,企业有投资价值,就能够吸引更多资金进场;进场资金充裕了,市场融资功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市场的投资功能是根本,融资功能是自然附带,没有投资价值的板块,再多的融资也不能算成功。
四、在于发现造假严格退市并赔偿投资者损失,而不在于严防死守杜绝造假实质审核制形式注册制
当造假上市的成本远小于收益时,靠严防死守是杜绝不了造假上市的。造假上市在任何国家的任何交易所都杜绝不了,只能靠严格的惩罚机制增加成本来尽可能降低造假上市概率。
综上所述,衡量科创板注册制的推出是否成功,关键要看成果,要看是否有利于优质科技创新企业便利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是否有利于激发资本投入孵化更多科技创新企业,是否有利于吸引资金进场交易,是否有利于发挥市场价值发现功能,是否能够做到依法监管严惩违规。科创板与注册制推出是整饬市场秩序、重建监管理念的宝贵机遇。未来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增长转变必然需要健全完善的资本市场,补足法律短板、大幅提高违法成本、严惩证券欺诈是基础,推动退市常态机制、民事赔偿制度、健全投资者保护机制是关键。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