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月背
软着陆
新年伊始,中国航天又传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2019年1月3日上午10点26分,我国嫦娥四号成功着陆月球表面!这也是人类探测器首次实现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此等消息一出来后也是轰动了整个世界。美国宇航局NASA的局长Jim Bridenstine也在第一时间在社交媒体上,向中国“嫦娥4号”团队表示祝贺,称这是人类史上的首次,更是一项“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
嫦娥一小步,人类一大步,超模君相信月球的神秘面纱一定会被我们慢慢揭晓!
    嫦娥四号是什么    
嫦娥四号原本为嫦娥三号的备份是为了以防嫦娥三号在月球上软着陆失败。
但由于嫦娥三号圆满完成任务,于是科研人员就赋予了嫦娥四号新的任务——抵达月球背面。
嫦娥四号探测器依旧由着陆器和巡视器(又叫月球车)两个部分组成。
但由于月球自转公转周期相同,因此月球永远有一面一直背对地球,这次着陆点选在月球背面,所以此次探测难度更大,针对不同地质条件,嫦娥四号也进行了针对性改进,两者所装载的科学探测设备有明显变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
    嫦娥四号的奔月之路    
因为此次嫦娥四号的着陆点在月球背面,而由于月球正面的遮挡,月球背面没有通信信号,地面无法接收到嫦娥四号的信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研人员在地月拉格朗日L2点处安排一个“中继星”(鹊桥),作为嫦娥四号和地面的桥接卫星。
“鹊桥”也于2018年5月21日率先出发。并承担两大任务:一是遥测与遥控航天器,二是负责地球和嫦娥四号之间的信号传输。
图丨中继卫星“鹊桥”(来源:中国探月工程)
2018年12 月 8 日凌晨 2 时 23 分,按照计划,中国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
12 月 12 日嫦娥四号成功实施近月制动进入环月轨道。并且成功完成环月轨道修正、“鹊桥”中继星链路测试、激光测距、三维成像、微波测距测速等在轨测试,为探测器进入预定着陆区、择机实施月球背面软着陆做好准备。
2019年1月3日,经过约38万公里、26天的漫长飞行,嫦娥四号进入距月面15公里的落月准备轨道。
10时15分,科技人员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发出指令,嫦娥四号探测器从距离月面15公里处开始实施动力下降,探测器的速度逐步从相对月球1.7公里每秒降为零。
在6到8公里处,嫦娥四号探测器进行快速姿态调整,不断接近月球;在距月面100米处开始悬停,对障碍物和坡度进行识别,并自主避障;选定相对平坦的区域后,开始缓速垂直下降。
最终,在反推发动机和着陆缓冲机构的“保驾护航”下,一吨多重的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
落月后,通过“鹊桥”中继星的中继通信链路,嫦娥四号探测器进行了太阳翼和定向天线展开等多项工作,建立了定向天线高码速率链路。
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
因为这里曾经过强烈碰撞,极可能曾经被熔岩淹没,各类物质含量丰富,对研究月球和太阳系的早期历史具有重要价值。加上又有大片被月海玄武岩覆盖的区域,也是月球背面少有的平坦区域。除了地形之外,它的光照,测控等条件也是最适合嫦娥四号顺利着陆与探测。
11时40分着陆器监视C相机获取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并传回地面!
图为嫦娥四号拍摄的世界首张近距离月背影像
    登陆月球背面的意义    
文章看到这里,相信会有小伙伴问了:我们不是早就登月了吗,这个背面和正面有啥不一样的吗?
当然不一样啊,因为月球自转与公转周期相同,一直以来,我们只能看到月球的正面,而月球背面我们不得而知!难道你就不好奇吗?(虽然由于月球天平动和视差现象可以瞥见一小部分背面,但绝大部分都是看不到的。)
而且在整个宇宙空间,地球接收到一部分来自宇宙空间的电磁波,而地球的电离层又对低频辐射电磁波产生严重干扰,
而地球的电离层又对低频辐射电磁波产生严重干扰,低频辐射电磁波难以在地球表面和月球正面被人类接收到。
所以月球背面是科学家梦寐以求的一个地方,因为那是接收低频辐射的一个完美的场所
只有到月球背面去,才能够获得这些人类从未得到过的信息。
其实之所以人类一直探测正面、在正面着陆,却从不去背面,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背面着陆的难度大大难于正面。
苏联和美国也先后放弃了月球探测,同时也给人类的月球探测留下了一个大挑战:到底谁能成功着陆月球背面?
嫦娥四号做出了回答:“我选择着陆月球背后,不是因为它简单,而是因为它更难”。
嫦娥四号,不仅是中国的,更是全世界的。它的科学和工程意义,对整个人类而言都是重大突破。对超模君而言, 嫦娥四号成功登月,我骄傲,我转发!(附上彩蛋)
选购数学科普正版读物
超模君严选“数学思维好物”
走进数学:人物、趣谈、科技、发展史
----
点击头像关注----
超级数学建模
数据与算法之美
少年数学家
数锐学堂
惊喜酱(个人号)
玩酷屋COOL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