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ho艾蔻
家有两孩,教育学、新闻学科班,游学西雅图。爱阅读研究,喜讨论分享。
教育无问东西,育儿皆为育己。
这个新年,我是在泰国跨的——那边的气氛比国内貌似更浓郁。带着四岁小小抵达酒店时,已经是凌晨12点了,看见三三俩俩的家庭,说着各自的语言,拖儿带女走出酒店,在厅前的圣诞树和礼物盒子前拍照,笑开花的幸福。
泰国时间凌晨12点,音乐四起、烟花满天,孔明灯密密麻麻地飞上天,海水映出了星星点点。我坐在阳台的椅子上,安静地看海。
2018这一年,我读书速度减半,也间歇性焦虑诸如工作、孩子教育之类的事情,终日忙碌也没忙出个样儿。
在家陪着小学生的爹发来一段话:
我们这些做事情的人
没有焦虑和纠结
只有一张时间表
我微微一笑:
只是每回都弄到deadline,也是醉。
虽然看似没什么成绩,但孩子们的阅读、写作,我还是小小傲娇一把的——每个月看一份杂志和报纸、一周至少读一本书,蛮不错的时间表。
细细想来,这份坚持中,有我们的老方法,也有小的歪招。
我为剪报狂  孩子也喜欢
小时候,格外喜欢弄剪报本,每次遇到好文章就剪下来,贴在一个大本子上,而且还分门别类:这是散文的,这是评论的,这是情感类,那是搞笑类……时不时翻看,特别带劲儿。

搬来这个城市的时候,剪报本得有小10本,因为舍不得便随身带着。那日,翻出来被大大看见,瞪大眼睛要我的剪报本,还要像我一样做剪报本。
总觉得她的年纪尚小,读书量也不够,想着缓一缓。既然兴致来了,索性买来简单的本子,让她自己先捣鼓捣鼓。慢慢地有点像模像样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制作剪报的步骤很简单:
01
给孩子订一份报纸或者杂志
02
阅读后剪下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内容
03
进行适当分类
04
最后是粘贴、装饰
刚开始制作,我们不妨陪娃一起阅读,在各个步骤衔接的时候,提醒一下。分类也需要我们帮忙引导,孩子慢慢就会有自己的定义和标准了。
剪报好处蛮多的:帮助孩子养成读报的好习惯;让孩子对知识进行搜集、提炼和积累;报刊文章,大多具有相当高的文字水准,本身就是很好的阅读材料,帮助孩子感受文字的力量
剪报,只是小收藏,却有着大乐趣。精心编辑好一个剪报本,就如同制作了一件精心的工艺品。看着自己精心筛选、剪下、粘好并分类的厚厚一本,是会忍不住重温的,还会自带一种莫名的满足。
写读书笔记自然好
做不到就“偷梁换柱”
我们那个年代,很小就开始写读书笔记,说是有利于读好书、写好文。用一个单独的本子,就读过的文章或书籍,写读后感,抄下其中的好句、好段落。
离现在很久了,久到我都不记得刚开始记录时有啥招数可言了,好像自然而然就成为习惯,喜欢这样做,坚持至今。
具体怎么做?我搜索咨询了一下,有个“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法很有名,一日本人提出的,共5部分内容:日期、书名、作者、摘抄和评论
因其摘抄、评论并存的特征,就如鱼肉和大葱的关系一样,故取名为“葱鲔火锅式”。我最爱吃火锅了,一听这个名字就很欢喜。
具体步骤有三步:好文好书读三遍(很像美国语文课里提到的“精读”)。
1
通读,类似cold read。一边读,一边把有价值的那一页折角,或者用笔和小贴纸做标注。
2
重读,比较像warm read。读得仔细一些,加深理解;解决上一遍阅读的遗留问题。
3
标记、笔记,有点hot read的调调。再重读一遍,仍然觉得好,就用笔在上面画记号。并通过总结、分析、提炼,用书面形式——摘抄和评论,表达出来。
“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法特点,就是将“摘抄”和“评价”作为同样重要的“材料”进行融合的一种笔记法。
有人说,技术这么发达,直接拍照储存不就好啦,何必费时费力抄呢?
我的经验来看,孩子用手机、Ipad久了不是件理想的事;其次,我在手机上遇到好词、好句、好文时,也会很自然复印粘贴在备忘录或印象笔记里,却很少重看。
摘抄则不同,抄前会重复阅读。摘抄过程,还会加深、促进对书的记忆和理解。
大大也如此,每次抄完,都会请求我听她读两遍;而且时不时拿出来翻看。

此外,再分享个实操经验:做完摘抄,下一步要写评论,用不同的记号将它们区别开,重温读书笔记的时候就不会分不清了。
评论记录的是感受和想法,把自己的话和作者的话放在一起,也是感受“落差”、更好学习的好机会。
话说回来,娃能坚持写笔记,自然是好。
坚持不了怎么办?
尤其是评论,也就是我们说的读后感,很难写呀。一些平时爱阅读、也不怕作文的孩子,写起读后感也是狗咬刺猬——无处下口。
大大班上一个月前,开始从“阅读记录”慢慢变为“写读书笔记”了。
某一天,班级群里,老师很严肃地说:
“班上有好些同学,摸索出写读后感的基本模式:
开头,讲述自己得到了xx书;
中间,将该书内容简介略微改编一下;
结尾,发一两句感慨“升华”全文。
比如,《鲤鱼跳龙门》的读后感:
我今天拿到了《鲤鱼跳龙门》,主要讲的是一群鲤鱼跳龙门的经历,我们要学会坚持不懈啊。
三句话式读后感,也算简单明了,却是千篇一律。”
老师很聪明,换了一招:就不写读后感呗——写信!
“给书里某个自己喜欢或感兴趣的人,写封信。当然,也可以跟作者写。为什么喜欢这本书?有没有更妙的想法?……”
这一“偷梁换柱”,好处多多:
一是不易害怕,乐于动笔。
跟我们小时候都喜欢交笔友一样,信写得洋洋洒洒、群情激奋。
二是保证原创,不易雷同。写信,就会自然而然地记下自己的想法,孩子们就失去了套模板的偷懒机会。
三是代入感更强,激发出真情实感,产生更深的情感共鸣。
实在是妙!各位不妨一试。
不想阅读or阅读“偏科”
来聊聊“最讨厌的书”
即便孩子已养成阅读习惯,兴趣浓郁,仍然会偶尔不想读。
这就是孩子,容易反复。
常常也有家长跟我说,孩子阅读有“偏科”现象,如何纠正?
“阅读真的好烦啊,这些书一点都不好看……”大大偶尔会跟我讲类似的话,在她不想阅读、或者对某一类书没兴趣的时候。
我话锋一转:“那这书为什么最不好看呢?”或者说:“记录一下我最讨厌的一本书吧!”
这就是阅读和记录评论的神奇之处。
我们常常让孩子记录、评价最喜爱的书,为什么不能说说最讨厌的书呢?
这样的记录、分享,好处有两点:一是快速读完,告诉我答案;二是让孩子们,自己发现并打破阅读“偏科”现象
如果可以的话,除了让孩子跟家人分享、评价之外,还可以在读书会,甚至班级里跟更多的人聊聊这本“最讨厌的书”。
场子越大,TA为了能说出讨厌的理由,就必须更认真读完这本书。而且在聊的过程中,会逐渐发现,这本书好像变可爱了~~
引导孩子多元化阅读,这一招真的蛮灵的。
2019年就这么悄然而来,彼此共勉。
愿我们没有焦虑和纠结,也别赶deadline。温和地陪伴孩子,从阅读开始吧,多听孩子的心声,看孩子的行为,理解孩子,他们平静生长,也终将独立。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图虫&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推荐阅读
美国课程
【自然拼读逃逃用美国学前班的课程带孩子轻松入门!
学科学习
【1】花5分钟,把全球排名第一的新加坡数学精髓学回去,辅导孩子超管用!
【2】美国顶级私校使用的英语启蒙材料,现在免费开放了,超棒!
【3】阅读要指读吗?出声不?不弄清这个,就白读了
STEAM
【1】我用六年陪娃乐高经验,回答你最关心的两个乐高问题
【2】少儿编程那么火,真的有用吗?有什么用?
【3】孩子有无逻辑思维,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 一文谈透逻辑能力培养
幼升小
【1】这7个空间思维训练,帮孩子迅速提升数学技能
【2】既会背诗又会算数还是没通过幼升小面试,缺的是一种思维方式!
【3】选兴趣班应该听从孩子的兴趣?你这么想就错了! | 颠覆认知
 咱们的「东西严选」小店新增了很多新年好物、点“
阅读原文
”来逛逛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