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自公众平台:叶月(ID: yeyueyou168
如果你在溜娃时,听到一群人在互相寒暄,别人孩子多么优秀;或者在讨论自己的教育方式多么高级。
你会参与进去吗?
这个选择,也许会对你的孩子造成两个完全相反的影响。
看完这位妈妈的经历,你也许就有了比较正确的答案。
当初,我也认为
我的教育方式是最高级的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带着叶儿、叶新在小区里散步的时候,我发现小区的妈妈们都有自己固定的聚集圈子。
走到第一个圈子旁边,听到大家在议论:
「你看隔壁家那谁谁谁,这么大了还在吃奶,难怪不好好吃饭,又瘦又小。她家大人也不着急。」
等走到下一个圈子旁边,听到的又是:
「谁谁谁家娃从生下来就吃奶粉,现在抵抗力差,动不动就生病。那妈也太不负责任了,谁不知道母乳好啊。」
走到操场旁边,听到一群妈妈在说:
「我家娃上三个兴趣班呢,上个月还拿了个全省钢琴一等奖。还是学学好,技多不压身,别等到上学了啥也不会,那时候就该自卑了,做父母的后悔可就晚了。」
来到池塘边,又听到另一些妈妈在议论:
「我家娃从来不上兴趣班,你看那些学这个学那个的孩子,多可怜啊,这么小连玩的时间都没有,以后长大了是要付出代价的。」
听着大家的议论,想起我刚生叶儿的时候,仗着自己看了几本新概念养育的书籍,又参加了一些工作坊,于是整天把爱和自由、接纳、尊重挂在嘴边,似乎全世界就只有我最懂孩子了。
家人的各种做法都让我看不顺眼,觉得他们思想落后。
走出去看到别的人对待孩子的方式也是那么粗糙,完全不懂得孩子的心理啊,简直就是错误一大堆,恨不得扑上去给对方上一课。
然而慢慢地我发现,当我抱着这样的心态去看待家人、看待其他父母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满满的优越感。
我给自己冠上了「新育儿理念」妈妈的头衔,把其他人自动划归到了「旧」的一类。
似乎意味着我的方式才是最先进的,比你们的都要好。
当初是在比技能
现在在比性格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在这样的心态下我们可能就会忍不住去比较:
那个谁谁谁是虎妈式的方法,所以孩子胆小懦弱没主见;
或者谁谁谁家一点都不懂教育,从来不管孩子,孩子都给养毁了;
......
这种比较方式,和我们看谁家孩子多背几首唐诗、多认几个字是一样的逻辑。
这实际上还是一种攀比,是一种虚荣心。
只不过当初是在比技能,而现在变成了比性格。
然而相对于技能而言,孩子的性格更为主观,更加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比较带来明确的优越感
和不确定的焦虑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只要有比较,就会有焦虑。
这种焦虑会干扰父母们看清真实的情况,很难做出客观理性的判断,于是就很容易在这样的比较中迷失。
甚至同样的行为,我们会出现不同的解读:
孩子好商量,若他父母是奉行新教育理念的,我们就说他「体贴懂事」;若他父母是坚持所谓传统教育的,我们就说他「懦弱服从」。
孩子不好商量,若是自己的阵营里的,叫做「有独立思想,坚持主见,敢于质疑权威」;若是在另一边的,就变成了「只考虑自己,不顾及他人,顶嘴没规矩」。
我们甚至不需要去看到孩子的全部生活,而仅仅是通过一些片段的表现,就已经在内心下了这样的判断。
这样的比较之下,我们很容易陷入自恋的优越感,同时另一方面也很容易落入对不确定感的恐慌。
比较之下还可能带来
无限自我怀疑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比较心之下的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对孩子寄予一些期待。
很多妈妈在学习了一些新的理念之后,以为自己对孩子已经放下期待了,但是内心还是会有纠结:
我这么努力地用爱和自由对待孩子,为什么孩子好像还是安全感不够?
为什么孩子不像书上写的那样通情达理、内心强大呢?
其实,这还是一种期待。
我们期待用爱和自由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就应该快乐健康、人格完整、内心强大、所向无敌。
一遇到孩子不是这样子的,就会开始自我怀疑,是不是哪里又做错了?或者是不是这一套理念压根就行不通呢?
于是我们小心翼翼地跟在孩子后面,紧紧盯着他的一举一动。
期待他至少要在某一方面比别人家的孩子强,这才能证明我们的方法是先进的,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我们才有资格对外宣称自己是一个好妈妈。
也可能让孩子
无法面对失败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而当我们的孩子真的取得了某些成绩的时候,我们又会忍不住用自己孩子的优势去和其他孩子比较,以此来「增加」孩子的自信心。比如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对孩子说:
「你看你坚持练琴,现在进步多快啊,隔壁家丽丽就不如你弹得好。」
或者
「我家壮壮心态就是好,参加各种比赛从来都不紧张。你看小明,比赛输了还哭鼻子呢。」
我们以为这样的比较能够提高孩子的自信,似乎这样的方式也能让我们的孩子有一些优越感。
然而在这种「优势比较」中成长的孩子很难有同理心,也不会有尊重他人的善意。
同时他们也不会善待自己,因为一旦某一次他们落到「劣势」的那一方,他们也会无情地批判自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真正的自信
不应该来自比较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即便我们只比较孩子的优势,也很容易让孩子执着于在比较中得到些许虚幻的自信和快乐。
然而这样的自信是建立在外部评价上的,很容易就像泡沫一样幻灭了。
真正的自信是建立在自我评价上的,它不依赖于外界,而是来自于孩子内心深处。
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力的认知,只有当一个孩子确信自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达成一定的目标时,他才会获得坚实的自信心。
小巫老师翻译过施泰纳的一段话:
在通往高层知识的道路上,我们必须学会,当听到对方观点时,将自己赞同或者反对的意见静音。
不仅要静音智性地判断,还要静音一切反对、排斥、甚至赞同的感受。
最关键的是,我们必须仔细地观察自己,确保这些感受,即便在心魂表面没有体现出来,在其最深处也是不存在的。
比如,我们必须学会倾听比我们『低下』的人所说的话,按捺住任何优越感或者『我更懂』的感觉。
当时读到这段话时无比震撼。如果不能放下内心高低比较的评判,又如何能够如其所是地看到对方呢?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对于其他孩子也心怀善意,接受自己孩子的独特性,也接受所有孩子的独特性,不盲目比较孩子。
既不要求自己的孩子达到某种统一的标准,也不要求别人的孩子达到自己认定的标准。
所有父母的教养方式都不同,任何父母都没有权力要求其他父母遵从自己所信奉的教养方式。
坚持自己相信的道路,同时尊重他人的选择,看到我们彼此之间仅仅是差异。
是因为我们过往的全部经验决定了我们现在会有不同的观点,而并不代表我们之间就有高低优劣、先进落后。
我们坚定地践行自己想要的生活,同时也包容接纳其他不同的方式,不去简单粗暴地评判,或许我们的孩子也会在这样的生活中多一分成长的自信与从容。
作者简介:叶月幽,两个孩子的妈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萨提亚模式认证治疗师;美国 G.T.I 总部认证 P.E.T. 父母效能训练讲师;著有《看不见的养育,看得见的成长》。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