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曾想过,如果你能重来一遍人生,自己是否会听爸妈的话,专心刷题,考个top3呢?而当你有了孩子,你又会是怎样的家长呢?
过年时长辈给红包要推脱,推脱的力气小了,妈妈会说“不礼貌”;爸妈总是期望太高,可是学得快需要智商,学得好又压力很大;好不容易从家长那要到了手机,可是玩的次数也会被限制……
这是你的童年吗?你是不是也曾想过,如果你能重来一遍人生,自己是否会听爸妈的话,专心刷题,考个top3呢?而当你有了孩子,你又会是怎样的家长呢?
一款成长游戏,给了这些想象一种“变现”的机会,让大家纷纷惊呼仿佛看到了镜中的自己。在游戏中,玩家可以模拟从出生到高考的整段过程,再附带一段简短的相亲结婚,并且可以一代代地玩下去。
活成第一代的时候,我像个叛逆的少年,不爱学习喜欢画画。而到了第二代,我却挺自然地让我的小孩成为一位品学兼优、热爱学习的优等生。这让我有些后怕,恐惧感随着游戏进程越来越强烈,用极其俗套的那句话来说 —— 我终究活成了我最讨厌的那种人。
第一代的纠结:要不要“实现父母的期待”——个体化
在玩第一代的时候,“我”想当一名画家,所以学习时会选画画、素描、油画;效果似乎也不错,还有喜欢艺术的小姑娘来搭讪。但是很快,“我”就面临了一个极大的冲突:父母的期待。
父母期待“我”上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学函数,如果能完成这些期待,就能让父母长面子,还能得到属性加成;不完成的话,其实也没有严厉的惩罚。
但是一个个红点,就在那里提醒着“我”:“父母对你有期待”。
最终,“我”还是在纠结中选择学理科了。画画要求更高的想象力,理科则要求更高的逻辑性,两边都想顾的结果就是都没什么好结果,父母的期待没来得及达成,成绩也马马虎虎。最后,“我”大概是高考超常发挥了,考上了一本,与素昧平生的姑娘结婚了。
在“第一代”完结的时候,我颇觉得纠结:这个“我”到底是在为自己的愿望(学画画)活着呢,还是为父母的期待(进入重点学校)活着的呢?
在真实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也会有这样的犹豫和迷茫:该不该听父母的话呢?从“听父母的”“父母的观点就是我的观点”,逐渐成长为有自己的想法和坚持的人,这在心理学中是“个体化”的一部分。
很显然,第一代的“我”并没有做到成熟的个体化,在纠结要不要“听父母的期待”时,这一生就已经过去了。
第二代的挫败:学习压力让我自卑多疑——心理控制
既然游戏是可以一代代连续玩的,于是我就来到了第二代。
这一代的“我”想试着考个好学校、再做一名高薪白领,于是一直在好好学习学校的课程,没有去跟姑娘们社交,也没有竞选班长,甚至连“跑步”这样的“基础技能”都没有理会。
到高考前,第二代的“我”已经学了很多课程、做了许多模拟考卷,智商和记忆力都刷得很高。不过由于学习压力太大,“我”心理阴影面积有点大,自卑、敏感、多疑等负面特质纷纷出现在了身上。
在点开录取通知书前,我想,即便考不上最好的学校,也能比第一代考得好吧,然而出现在通知书上的校名是个陌生的“二本”,高考分数也比第一代低了很多。
这个结果让我十分挫败:“我”明明学了很多东西——比现实中的我还要用功,为啥还不如现实中的我考得好?
这个想法一冒出来,我立刻惊了一下:在思考这个结局时,我竟然成了“家长视角”。游戏是要跟“中国式家长”相处,为何我把自己玩成了控制孩子的一切学习和活动的“中国式家长”?
本来玩游戏的我应该站在第二代的“我”的角度、以一个孩子的身份成长,但玩着玩着,我就变成了热爱心理控制的家长,最终养出了一个自卑多疑的孩子。
第三代的犹豫:美满的人生是我的吗?
有了前两代的经验和财富积累,第三代的“我”每个月的零花钱多了起来,我也会买减压的道具来缓解,这次在高考前,“我”终于学完了高阶课程,各方面的属性值也不低,还拥有了勇敢、果断、坚韧、激情四射的良好品质,并且跟“喜欢高智商”的小姑娘建立了良好的亲密度。
是不是该上清华了呢?我有点期待。
结果出来之后,比第一代的成绩高了一点,但离清华还远得很。不过幸运的是成功追到了喜欢的人。看上去,也算是人生美满了。
第三代的故事也结束了,我犹豫了:还要玩下去吗?
或许这才是游戏所延展出的社会意义所在。仅仅是虚拟的游戏,都能让网友大呼“育儿不易”,现实中,更是“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年轻玩家得以换位思考:换做你成为父母,你能比爸妈做得好多少?没有标准答案可抄,没有基本属性可算,你又能否想到怎样才能为孩子创造最好的未来?
近年来,亲子关系始终是社会热点话题之一,某平台甚至出现了“父母皆祸害”小组,吸引一众年轻人参与讨论。父母叹息为什么孩子不知可怜天下父母心,而年轻人则觉得父母控制欲过强,一心想早点独立。两者换位思维,兴许能为纾解亲子关系症结提供启发。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矛盾,很多时候可以概括成“父不知子,子不知父”,乃是缺乏沟通交流、鲜见换位思考所致。若是孩子能从父母的角度回望自己的成长轨迹,看到自己的成长需要父母花费怎样的心力,想必也能为审视亲子关系带来新的视角,为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互动涂上一份润滑剂。
现实不比游戏简单,也没有反复读档重来的机会,若是真因为互相误解而给家庭关系添了隔阂,岂不遗憾?玩过了“中国式家长”,年轻人不妨回归现实,学着在家庭关系中转换视角,换位思考,给你的“中国式家长”一个理解宽容的拥抱。
最后,想用豆瓣一位网友的话,来说说中国式家长:
我的父母大概不是典型的「中国式家长」,他们从未逼迫过我做什么(除了要求我按时吃饭睡觉锻炼身体,以及偶尔吐槽我颜值太低还不够幽默觉得只能相亲来解决血脉传承问题让我略为受伤)——足够任性的我也不孚众望地走上了一条命运的独木桥。
但我也很清楚,他们并不了解我的全部——相应的,我有时也会难以理解他们的孤独与痛苦。我们能做到的,也只是默默守望与互相谅解,用足够的爱与温情,掩饰着尴尬中有一丝奇妙的隔阂。从睡前故事浸微浸消的困惑,到杯觥交错间寒暄的释怀,借助于传统的仪式感,完成家庭语境中亲情符号的传递。从某种角度讲,这是一个冷酷至极的传承与分离的过程,但人们通常竭尽热情的词汇与美好的段落去修饰它。一如终将悲剧的结局,人们选择性地纪念灾难前的美好瞬间。
问题的根源,大概正如老勃鲁盖尔的作品《伊卡洛斯的坠落》所寓意的那般,绝大多数人的情感是无法共通的——无关乎距离之远近、关系之亲疏,Sense 8 只是凡人们妄想的巴别塔。我们对彼此的悲剧未必抱有同理心,即便是父母与孩子也是如此。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种种由冲突引发的失控情境将压抑中的错误与恶果传递了下去,终成覆水难收的代际间的裂痕,当定局铸成,任何弥补的尝试都将为时已晚,或失落或绝望地坠入麻木的深渊。
游戏中的每个人,有数值化的天赋和社会关系,不同的经历会有或正或负、不同维度的成长值,万能的 SL 大法总能够帮你找到最优解。但,「中国式家长」的弊病何尝不在于此呢?量化的属性简化了许多问题,但人性无法丈量,情绪也没有标尺。在很多时候,父母不过是有了孩子的孩子,孩子也不过是尚未成为父母的父母。不过,我们也不必过分悲观。人总是存在一些理性与自我保护的本能,我们会尝试遗忘、会努力改变、会寻求慰藉——总归会变得愈加坚强。
除此之外,很多人通常将爱与教育混为一谈,而一个听上去残忍的事实是,两者只是存在些许延续性对偶的不同本原,是没有因果关系的两种概念。
单论教育,或许不存在什么方法论。作为潜在的父母们,不妨考虑一下,在意志投射之外,减少对子女们反馈的期望,将注意力的管理集中在自我身上——正常的逻辑体系中,至少在荷尔蒙弥漫的青春期前,父母是规则的制定者,也是绝对力量的掌控者。我们要在这段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时间内,学会将希冀获得传承的特质表现出来,仅此而已。
至于爱,它,既是铠甲,亦是软肋。
只是希望所有的教育不要让爱互换了两面。
更多文章推荐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若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小编微信ID:CanadaTodayMedia
今日加拿大严谨负责的新媒体
微信号:今日加拿大
英文ID:CanadaNewsToday

(长按上面二维码可加入关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