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我参加了欣频老师的日本主题之旅——“艺术与禅”。
但直到出发前,我都不太理解:像建筑、画作这些艺术作品不都在追求永恒流传,而我们平时了解的禅,强调的不是当下的力量吗?“艺术”和“禅”为什么可以融在一起?
于是我带着这个问题开始了这趟旅行,最后,我从欣赏到的建筑、日本人的美学观、接触到的人和物中得到了答案:
建筑的设计
这次旅途中,参访了不少艺术馆和博物馆,发现他们的建筑师本身,都在追求一种对于建筑存在的永恒——他们都希望,他们的建筑作品,不抢大自然的戏,能完美地融合于自然,并留存于自然。

像坐落在富士山下的富士山世界遗产中心,创作者是著名的坂茂建筑所。在这里,你可以在前方的水池当中,看见富士山的倒影,观赏到富士山360度的美。
在空间的设计上,他们也保持着同样的美感——让参观者在这个环境里能真的静下来,去感受当下 “在” 这个空间的感觉。而这种当下 “在” 的感觉,其实就是一种永恒的感觉。
日本人的美学观
日本人的美学观,是非常极致而又苛刻的。
这一点,从他们对于死亡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出来。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里,那位小和尚,看到在一片枫叶红映衬下的金阁寺,他觉得太耀眼了,美得像一团火。于是,他一气之下一把火烧了金阁寺,因为他觉得,当一个生命绽放出了最美的时刻后就应该消失。
这和日本人的生死观很契合,他们追求的是,“生于夏花之绚烂,死于秋叶之静美”。
这也是为什么,日本人那么爱樱花,因为他们觉得,它最美的部分在那一刹都展现出来就凋零了。同样,也是为什么他们那么崇尚武士精神,当他无法承受时,他就宁可切腹结束一切,对自己有一种超越年龄的极致苛求。
他们相信,这种一霎那的东西,就是永恒。
过往,我们对于美的追求和判断,会追求时间,好像时间越长,才是永恒,其实并非如此。
有一天,你会发现,我们生命最美的部分,是由每一个当下的片段所组成的。
像杉本博司的作品《海景》,他拍了52个海域,不标海域的名字,全部都用二等分的方式对比呈现。这样一个简单的作品,却在2008年的纽约以165万美金被拍卖。

为什么?其实你不去细看,是看不出有什么区别的。
可一旦你走进那个场域里,你就会感受到那两片海的不同:
它的雾气不一样、它的波纹不一样,它的天气和光线都不一样。
所以真的,宇宙的每个当下就是永恒,它都是不可逆转、不可重复的。
就像我们坐船,顺着河流往下走,就会发现,时间就像船一样无法调头来过。当你明白这一点,你就会发现,每个当下的那种美,那些美好的时刻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永恒,而不是时间的长度。
一群人和一本书

这次旅行团结识了很多有意思的朋友,其中一位叫小鲜的男生。
一次在车上,聊起来一个有趣的现象,说“你们女人特别爱灵魂拷问。比如——“你爱我吗?”“你还爱我吗?”“你会永远爱我吗?”
他就问,“为什么你们会这么执着于这个问题?”,然后我们车上的阿姨进行了一场热烈的讨论。
其实,我们来看看当一个女人问“你爱我吗?”,她背后真正的需求是什么?不就是一份对爱的永恒的期待吗?
旅途中结识的一位姐姐,送了我一本书,《来自大海的礼物》。我在书里看到一段文字特别棒,它从更深的视角回答了这个问题:
「到后来,人们终于了解,世界上根本没有、也不应该有永远存在的纯净关系,我们不应该执着永恒纯净的感情。
因为那样单纯美好的关系,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都受到了限制,它的本质原来就隐含着排外的性质,这样的关系排除了生活的其他部分,排除了人际关系,排除了个人人格的其他层面,排除了责任,排除了未来任何其他的可能性,也排除了成长。
两个人之间,要达到百分之百的享有彼此,是不可能的。看起来好像存在,但其实也不过是其中一方或双方被剥夺自由的狭隘的选择罢了。
而我们一旦了解,两个人无论多么亲密,都仍然存在着庞大的距离的话,那便有机会缔造出美满的生活。而双方如果都非常喜爱并悉心维护着这样的距离,那么便能看见完整的对方,以及对方身后的一大片天空了。」
世界上没有永远的独一无二,只有许多独一无二的片刻。
这些片刻,有你对一个男孩/女孩 Fall in love 的那个瞬间,有你和最好的朋友在一起哭一起笑的那些瞬间,有你伤心受挫有人伸手拉你一把的那个瞬间。
这些时刻,是永恒的。这也是为什么好像我们走过了很多岁月,但你仍然记得那些美好的画面,因为它是永恒地存在你记忆里的,你记得,当时爱上那个人的那一刻,那种激动和感觉,是独一无二的。
最后,回到开头那个问题,为什么艺术与禅可以融合在一起?
这一次,在艺术、人、自然给与的美当中,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去珍惜生命中每一个当下,去感受每一个独一无二的时刻,是它们最后汇聚成我们生命的完整。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