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两天,我一个之前对学区房不屑一顾的闺蜜,用了一周的时间火速签下一套学区房,此时距离她肚子里的宝宝出生还有将近四个月。
我好奇地问她,她叹了口气说,她的转变起源于前几日一次乘地铁的经历。
由于要去培训,她乘坐了往日很少会坐的一条路线,结果在某站经停之后,上来了几个初中生模样的学生,男男女女一共五六个人。
从这时开始,几个学生聒噪吵闹的声音,在整个车厢回荡。他们大声开着一些不太高雅的玩笑,各种不堪入目的脏话脱口而出。
闺蜜扫了一眼他们的校服,便掏出手机给老公发了一条微信:
“今晚上咱们一起去看学区房吧!”
想想就能猜到,那几个初中生的学校,是整座城市教育资源相对较差的区里最普通的学校。
闺蜜说,当她看着一张张明明还是稚气未脱的脸,说出那么难听的话之后,她第一次意识到,一所好的学校对自己的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
她无法想象,自己的孩子将来在这样的风气和环境下学习。她想起了同事曾经告诫过她的话,而那段像段子一样的话最初几乎被她当成了笑话:
“学区房决定小学,小学对口中学,中学教育质量决定中考成绩,中考成绩决定高中,高中教育质量决定高考成绩,高考成绩决定大学,大学决定工作,工作决定工资,工资决定你能不能买起学区房。”
当时她还觉得,这话说的太绝对了,有点学区房在手势在必得的感觉。
可现在,她却切切实实地意识到,学区房买的不仅仅是成绩,更有对教育氛围、校风、孩子未来的朋友圈、未来的眼界等等方面的选择
闺蜜说,签下学区房,让她牺牲了原有的生活质量,背负了几百万的贷款,换回了一间几乎不能住人的“老破小”,但一想到地铁上的那几个初中生,闺蜜就觉得这样的牺牲是值得的。
原来,我们买的不是房,而是心里对孩子的愿景和未来。
其实谁又愿意为了稀缺的教育资源搞得头破血流?只是大家都明白,要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给孩子选择最好的教育环境。
但这个“能承受”,是有很大弹性的。
也许对有些人,只是把每年两次的全家出国游改为国内游;也许对有些人,则是省吃俭用节衣缩食,再没有多余的能力为自己消费。
 2
似乎谁都有一个这样的亲戚、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在“菜小”毕业后成功“逆袭”,从而成为众人口中的“传奇”。
但个中需要付出远超于别的孩子多少倍的努力,我们闭着眼睛也能想得出来。
没有人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艰难起步,一路辛苦,在本就艰难的人生路上比别人多出更多需要跨越的障碍。
我们只是希望,我们的孩子能活得更加自由,能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拥有更多的选择。
我们说,家长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将来能成长为什么样的人,而那个起着决定作用的因素,其实就是家长能给孩子提供的环境。
它不仅仅指我们能为孩子提供的家庭环境,也包括社区的环境、学校的环境,甚至更大的社会环境
3岁以前,爸爸妈妈以及其他养育者,构成了孩子的小世界。家庭环境的影响之大,足以超越其他环境。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直在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我们的品性、我们的行为、我们的言谈、我们的情商,都会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但是,孩子所处的环境,从出生开始就不是单一的。3岁以前,尽管家庭的重要性、影响力是无可替代的,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仍然对孩子的成长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朋友小H今年搬了一次家,不是学区房,面积比之前住的还要小一些,大家都百思不得其解。
小H说,她是在一个本地妈妈群里知道现在的这个社区的。
群里有几个妈妈,经常晒一些她们社区组织的线下早教活动,绘本读书会、感官脏玩课、平衡车比赛、爬行大赛等等。
这些活动,都是社区里的一些年轻妈妈们自发策划的,每到周末,孩子大人在一起玩得特别嗨。
而之前小H所住的小区,大部分都是退休的老人。当初她就为了上班方便,没有多想,就买了婚后第一套房。
小H特别羡慕群里妈妈们发的那个小区的环境,不像他们小区,楼下乘凉的大爷大妈看她经常搬回一袋袋的绘本,在得知是给一岁多的小娃看的之后,都嗔怪她给孩子太大的压力:
“给那么点的小孩看书,他们哪能看懂呀,简直是浪费钱不说,再把孩子累坏了!”
平时带孩子在小区溜达,碰到的大部分都是带着孙辈的老人,不是劝说别给孩子用纸尿裤,就是推荐各种偏方给娃“治病”,好不容易看到几个年轻的溜娃父母,也很难找到三观合的人可以玩到一起、聊到一块。
所以,小H一咬牙,就把现在的房子卖了,换到了群里妈妈所在的社区。
她说,在坚持参加了大半年的社区早教活动之后,她那个害羞内向慢热娃,也慢慢变得开朗活泼起来,在社区里也交到了好的玩伴。
看着孩子开心健康,即便房子变小了,上班要比原来多花将近一小时,小H觉得也是值得的。
是啊,多少父母都宁愿孤注一掷的赌上自己的未来,也不要孩子活得看不到未来。
 3
如果说,在孩子三岁以前,外部环境的力量尚且不算太过强势,可一旦进入三岁以后,当孩子迈入幼儿园的那一刻,他们便会头也不回绝无后退地开启了社会化的旅程
尽管家庭环境依然在影响着孩子,但已经由原来的主导地位,慢慢减弱。
而学校、同伴、教师的影响却在日渐增加。
你会突然发现,娃上了一段时间幼儿园,那些以前费尽心机养成的好习惯好像全都不见了。
相反,娃突然多了一些以前从没有过的习惯。也许是挑食不好好吃饭,也许是疯跑不肯睡觉,也许是多了好多不那么文雅的口头禅,又或者是突然喜欢大喊大叫对家人不礼貌了。
这时你一定马上明白,这是孩子开始学习身边小伙伴们的习惯了。
想起来潼潼在伦敦游学的时候,班里有个女孩特别爱吃手,经常把整个拳头都放进嘴里。而这个做法,直接导致了潼潼等几个经常跟她一起玩的孩子,都开始疯狂吃起手来。
当然,受影响的也不仅仅是行为,潼潼的一些语言习惯,也会被同伴改变。
上大班之后,因为有不少孩子去了学前班,潼潼他们幼儿园把原来的两个中班合到了一起升入大班。而因为两个班的氛围其实之前并不太一样,孩子们的习惯言行也有一定的差异,很快,家长们也感受到了变化。
没开学多久,我就听潼潼说班里有几个特别调皮的男孩老抢她们女孩的东西还总跟老师对着干,同时我也明显地发现她的语言也有了变化。比如某件想做的事被我们拒绝之后,她会生气地大声说“讨厌!”,动不动就说“你们必须这样做!”
而这些习惯,的确是之前从没有出现过的。
娃大了,真的很难像以前一样只接受家庭一种方式的影响了。
我们也只能无奈地接受,在养孩子的这条路上,一些不由得我们控制的变数,总会日渐增加。
或许正是因为这些我们自己无法控制的外部环境力量的逐渐增强,才导致了焦虑的父母们只能尽己所能,帮孩子尽量去选择一个好的外部环境,让孩子能够受到更多的正面引导,而不是负面影响,就像前面说我闺蜜和朋友的选择一样。
这是一个很自然的选择,只是老父亲老母亲们为了应对现实而做出的无奈之举罢了。
 4
事实上,有条件做选择的,就已经是幸运儿了。
毕竟,在大城市里动辄数百万、上千万的学区房,真的不是人人都能轻易买得起的。而说搬家就搬家说换房就换房说转学就转学的条件,也不是每家都能够现实拥有的。
而换个角度来说,学区房和好的环境就是绝对的保险么?这也不一定。
毕竟,在现实中,一百万的金钱与一百万的梦想相差甚远。我们投入的金钱掷地有声,但我们期待的结果却未能如愿。
因为,不论在如何优秀的环境下,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的呈现出某些缺点。
我们虽然已经拼尽全力帮孩子筛选好的教育环境,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帮他们筛选未来的朋友圈了,但我们仍然无法帮助孩子挑选他们的每一个伙伴,以及伙伴身上所有的习性和品格。
好的教育环境更像是一种途径之一,但并不是一味包治百病的神药。
这样看来,不管是在哪个环境,我们可能都会遇到类似的难题。那最终的解决之道,似乎又回到了家庭里。家长应该如何引导孩子在不完美的环境因素里,尽量选择好的部分来模仿和学习,而不是转而吸收了不好的那部分?
所以,我们最终会看到,家庭教育还是本源,是即便影响稍减弱也仍然在发挥重要作用的一环,是我们身为父母最能把控和最应该做好的事情。
孩子的成长永远离不开家庭的观望。
那些认为将孩子送进好学校就万事大吉的父母,或许也曲解和误读了教育环境的意义。
的确,从好学校毕业的学生,成功的几率会更高。但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拥有更好的老师、接触到更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程和活动。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学校凭借着本身的资源优势,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的家长做了一次筛选。
这样的筛选,甚至不一定有关经济条件,而更关乎家长对教育的重视与理解。
就像印度电影《起跑线》中,贵族学校培训机构的负责人所讲的那样:
“好学校都要面试父母,因为父母的教育背景也决定了他们能为孩子的教育投入多少。”
先不说这样的判断是否武断,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在挑学校的时候,学校也在挑家长。
只有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力下,才是最有利于孩子成长发展的。
说到底,“学区房”或者另一种形式的外部环境不是终点,它只是“拼父母”的一个驿站。在那里,父母们整装待发,准备进入下一轮“拼父母”的战场。
孩子长远的发展,除了自身的天赋以外,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提供的环境支持。
比如能不能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不能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毅力、良好的思维习惯,能不能发掘孩子的闪光点,点燃他们的兴趣点,能不能尊重并支持他们的合理爱好,能不能将家变成孩子续航的加油站。
归根结底,人生这场仗,拼的倒不一定是房子,而更重要的,是房子里的人。
 5
写到这里,我想再回到前几天在一条评论里大家点赞特别高的那个问题:
“当孩子被其他伙伴影响,养成了不好的习惯该怎么办?”
在我看来,如果是涉及到我们不能妥协的原则性不良习性,而且在现有环境里是很普遍也很难纠正的,那么只能尽力为孩子换一个环境;如果是一些无伤大雅的小毛病,既然我们无法给孩子金刚罩铁布衫,就只能依靠家庭教育的循循善诱。
毕竟,我们无法仅仅因为这些无关原则的小问题,就给孩子的同伴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对孩子的交友横加干涉,让孩子远离或者干脆不和那些有不良习惯的孩子玩耍。所以,想从源头上制止这样的事情发生,基本是不现实的。
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有一遍又一遍地去提醒孩子,至于孩子会不会听,我们的规劝是否奏效,其实也是一个考验前期家庭教育的时刻。
当我们将尊重、倾听孩子的感受作为某种习惯时,孩子也会更乐于倾听我们的建议和引导。
只有在我们学会接纳孩子时,孩子才能接纳我们。规劝与引导,很容易引起不悦,但一份积极的亲子关系,能尽量降低孩子的叛逆和逆反。
而在如何引导孩子改掉被同伴影响的不良习惯时,我常常会用到以下两点策略:
1、试图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提出解决方案
比如问问孩子为什么要模仿同伴的这些行为。
如果他们只是因为好奇而模仿,我们可以用换位思考的方式,让孩子想一想这样的行为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如果他们因为特别崇拜、喜欢某个孩子而去模仿他们的行为,或者觉得同伴的某个行为特别“酷”而模仿,我们可以和孩子聊一聊他的同伴身上有什么好的品质吸引孩子,从正面引导孩子去学习那些值得学习的地方。
同时,我们也可以和孩子聊一聊什么叫做“酷”,讲一讲在我们眼里,哪些行为才是真的酷。
2、用幽默的提醒代替苦口婆心的讲道理
习惯并非一天养成,要改掉一个习惯,也不可能有什么立竿见影的妙招。但是,一遍又一遍的讲道理,有时候不仅会让孩子变得习以为常,更会让他们反感。不如,换一种方式提醒他们。
比如潼潼从英国回来后那个“吃手”的习惯,每次看到潼潼又没忍住的时候,我就会用夸张的声调(比如模仿机器人的声音、模仿精灵国里女王的声音等等)说:“这里是公主国,如果有哪位公主吃手,将被赶出公主国,请立~即~执~行!”
潼潼每次听到我这么说,都会不好意思的笑笑再将手从嘴边拿开。
既然我们无法做到让孩子完全不受同伴的影响,也没法帮助孩子一一过滤和筛选他们同伴身上的品质那我们就只能将那些自己可以把控的事情尽量做到最好,对那些无法把控的事情,我们只能利用前期积累的亲子关系,见招拆招。
我想,这也正是家庭教育的意义所在吧。
在孩子的成长中,一边学着逐渐放手将自由交付给孩子,一边始终不离不弃的观望着,在孩子偏离航道的时候,温柔而坚定地将他们拉回到正确的方向。
成长这件小事,并不是由许多许多的非此即彼构成的。它不会仅仅因为某个行为、单一因素而跌落或者上扬,每个人都是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的合力影响下成长。
也许,并不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拥有为孩子挑选外部环境的自由,但是,我们所有人却都有能力营造一个不算坏的家庭环境。
与其被一所房子、一间学校压弯了腰,忘记了抬头向前,不如通过改变自己,来影响孩子。
毕竟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END-
小暖说
这两天,有两位网友在我上次写的那篇
《“幼小衔接”概念这么火,可真正需要孩子提前准备的到底是什么?》
底下“辩”了起来。

一个说,小暖家孩子以后估计会出国的,你们家娃如果要在国内读书,就不能参考她的思路,不然心就太大了。
另一个说,不管小暖家娃以后出不出国,我都赞成她这种做法:不绝对佛系,但也不透支孩子。我孩子以后不打算出国,但我也准备这样做。
其实潼潼以后的路我也没完全想好。
身边朋友都说她的个性特点应该去国际学校,可我又不想她这么早就扔下中文的基础和我们传统文化的根基,不然就算以后她真的出国学习和生活,我怕她的文化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都会有问题。
所以,我是希望她先把根扎稳了再说。
从这个思路上看,至少在中学以前,潼潼跟我们大多数读者的孩子应该都会是类似的路径。
你们遇到的学区房、幼升小的这些纠结,我也一样会有。以后估计面对学校里的传统教育模式,我们也会一起边吐槽边尽量适应。
想想倒也是挺有趣的嘛。有伴儿,就不孤单。
学区房这事儿,我是觉得量力而行吧。有条件的话当然选自己够得着的里更好的,但要是太吃力的话,也不需要把自己逼到墙角。
两个字,就是“尽力”。
别让自己以后后悔,也别让自己现在就后悔。
我问了不少小学老师,都说其实小学最重要的比拼还是在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而且,我觉得咱们应该也能接受这个观点,就是成绩不是对孩子最重要的判断指标吧?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又不是短跑,反正我是更希望潼潼能各方均衡,享受学习和生活的乐趣,从容前行。
就聊到这儿呗~
今天我又要出门啦,这几天去外地上个课,接下来这一年我自己的安排其实主要都是各种学习充电,虽然忙碌,但内心超充实的。
不立flag,就好好过生活。
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原创文章
【游记】日本、迪士尼、长隆、三亚、滑雪
【阅读】科学、英语、古诗、思维、语言 
【心理】分离焦虑、安全感、T2、慢热、专注 
【睡眠】抱睡、奶睡、夜醒、安抚、小睡短 
【情绪】戒吼、管教、抑郁、听话、 情商
【养育】牙齿、性教育、厌奶、如厕、喂养 
【游戏】玩具、绘画、早教、儿歌、陪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