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时期就总听父亲说过在南海谋生时见过一种称为“砗磲”的巨大贝类,一个贝壳就足够用作一个小猪舍的屋顶。据他估计,那个砗磲贝能有2米长,为圈在里面的“五脚猪”遮风挡雨,以至于脑海中那个场景一直很深刻。
我想当时的场景可能是这样子的吧 | 浪里小海豚
垒猪圈?比猪还重!
砗磲是海洋生活的大型贝类,分类上来说,是双壳纲砗磲科中砗磲属(Tridacna)和砗蠔属(Hippopus)下12种贝类的统称。所有的砗磲都分布在印度-西太平洋热带和亚热带珊瑚礁浅海阳光充足的礁石上。
巴西国家博物馆展示的大砗磲贝壳标本 | Dornicke / wiki commons
大砗磲(Tridacna gigas)是砗磲中最大的一种,也是唯一一种壳长能超过1米的种类。文章开头提到的那只2米长的大砗磲肯定有不少夸张的成分,估计当时的那个大砗磲只是用来压屋顶用的。不过能造成如此视觉冲击的应该只能是大砗磲了,毕竟砗磲中个头排第二的扇砗磲(T. derasa),尺寸只有大砗磲的一半。
在砗磲身边,可以长到21厘米大的欧洲大扇贝(右)都显得不值一提 | John Cummings / wiki commons
砗磲不止尺寸大,壳体本身也非常厚重,超过1米的巨壳重量可以轻松超过200千克。就像树的年轮一样,这对厚大的贝壳还可以记录气候和海水环境变化,只需测量出一个贝壳里不同层的锶/钙比例以及氧同位素等参数,就可以清晰地复盘它一生所经历的风浪。
目前人们发现的最大的大砗磲目前发现最大的大砗磲壳长达1.37米,它是1817年在苏门答腊岛东北部海岸被发现的,现收藏于北爱尔兰的一个博物馆中;此外,1956年在日本冲绳石垣发现了一个壳长1.15米的大砗磲,这个个体的软组织部分重333千克,注意这是不包括壳的重量——而生猪出栏时的体重不过100-110千克而已。
大砗磲不止皮糙壳大,肉也很厚的 | Rick Hankinson / wiki commons
多彩的“肉体”
大砗磲壳缘呈大波浪形,壳面具有四五条强烈隆起的放射肋,生长线明显并形成弯曲重叠的皱褶,印在放射肋上。这样的结构与古代木质车轮留在地上的车轮印颇为相似,因此古人称其为“车渠”,“砗磲”之名便来源于此。
西班牙拉克鲁尼亚菲尼斯特拉水族馆内的一枚砗磲标本 | Drow male / wiki commons
如果说巨大的外形只是让你感到惊奇,那砗磲鲜艳的外套膜绝对会惊艳到你。外套膜是软体动物等覆盖于体外的膜状物,包裹着内脏团。不同类群贝类的外套膜着生方式不同,而大砗磲扩大的外套膜能够伸出来,平铺在两壳缘上,让砗磲看上去有点像是朵椭圆形的大王花。柔软的肉体在水流的涌动下波澜起伏,美不胜收。
好一朵巨大的砗磲花 | Jurgen Freund
砗磲外套膜上鲜艳的颜色来源于共生于其上的虫黄藻,一类微小的单细胞光合藻类。不同的生活水层、年龄、栖息海域等因素,都会影响砗磲的外套膜的颜色。此外,在色泽浓郁的外套膜上往往还会有疏密不一的浅色点带状斑,俗称“天窗”,阳光可通过“天窗”进入体内,满足砗磲体内虫黄藻的光合作用需求。
Mal B;Nick Hobgood; Christian Jensen;Nick Hobgood;Maxpixel.net / wiki commons

大砗磲外套膜的两端各有一个孔,一边是巨大的入水孔,一边是短管状的出水孔。入水孔内边缘有瓣状鳃,一方面可以拦截随水流进入内套腔的有机小碎屑、浮游生物,一方面也可以吸收水流中的氧气。
大砗磲的入水孔出水孔,以及入水孔内的瓣状鳃 | Ron & Valerie Tayler;Georgette Douwma
随着个体的生长,大砗磲的“饭量”日渐增加,虫黄藻的角色也变得愈发重要。它们会利用自身特殊的循环系统不断增加外套膜上虫黄藻的密度,以此满足自身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年龄越大,大砗磲外套膜的颜色也越深,有的时候会变得非常“密恐不友好”。
但其实只是颜色显脏而已 | Auscape International
激动到“火山喷发”
大砗磲的那对进出水孔,除了摄食、呼吸、排泄之外,还是排出精卵的通道。大砗磲是雌雄同体的贝类,同时能产出精子和卵子。四到五年才能性成熟的大砗磲在排出精卵时会同时将一种产卵诱导激素一并喷到海水中,附近水域接收到激素信号的大砗磲也会迎合前者的生殖邀请,加入狂欢的派对中。絮雾状的精卵从出水孔喷涌而出,数以百万计的精卵进入海水中,大大增加了异体受精的机会。
大砗磲火山 | BBC / arkive.org
受精卵经过两周的变态发育便可变为幼体,开始营底栖生活。它们用自己的腹足将自己锚定在珊瑚礁上,调整姿势让外套膜朝上。在接下来的三四个月里,它们还是可以移动的,但一旦找对地方,它们的腹足便会死死地缠绕在礁石内,把自己固定下来。
大砗磲的生活史 | Semantic Scholar
大砗磲=食人贝?
大砗磲那巨大的体型、锯齿状的壳缘、可以闭合的双壳,给人一种杀伤力巨大的错觉,常被误认为是“杀人贝”甚至“食人贝”。一些科学和工程手册声称这种贝类有造成人类死亡的案例,美国海军的潜水手册也曾详细说明如何切断大砗磲的闭壳肌来逃生自救。
注:双壳类依靠壳顶韧带的弹力来打开贝壳,闭合则需要依靠强壮的闭壳肌来收缩完成。
箭头所指为扇砗磲(T. derasa)的韧带 | nmr-pics.nl
大砗磲其实好冤的!因为它们就算用尽全身的力气,两个壳也不能完全闭合——这也是它有别于其他砗磲的一大特点。在自然条件下,即使是最轻微的光线或者水流变化,都能让砗磲变得非常“紧张”,收缩外套膜闭合双壳。扰动越大,砗磲的反应速度也越快,程度也越大。这是一种自我保护行为,毕竟坚硬的外壳是它最坚强的堡垒。
受到惊吓而闭壳的大砗磲 | Jan Derk / Wikipedia
又一个焚琴煮鹤的故事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众突然对砗磲发生了兴趣,一开始是吃,后来是水族观赏,再后来就是车成珠子加入文玩大军。于是乎,在东南亚一些国家,捕捞量以一年一个数量级的速度上升,直到资源枯竭。1980年,菲律宾的捕捞量还能超过一万吨,但峰值一过,就骤降到每年只有几十吨了。
原本多彩的大砗磲 | USFWS / wiki commons
1983年,大砗磲和扇砗磲被列入了CITES附录II中,成为国际贸易管制物种,1985年开始,砗磲科的所有种类都被列入附录中。
在中国,大砗磲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他砗磲科种类均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但砗磲壳一直被非法用于很多珠宝及工艺品的制作。“玩家”的极力吹捧和狂热的市场炒作,让砗磲壳的野外非法捕捞非法交易在前些年异常疯狂。虽然国家在2017年严厉打击了砗磲的非法捕捞及其制品的非法贸易,但黑市交易仍然屡禁不止,尤其是在一些旅游业比较发达的城市里。
捕捞上岸后仅剩累累“白骨” | David Hall / naturepl.com

更危险的是,市场上追捧一种被称为“玉化”了的砗磲壳:它们是死去的砗磲壳埋于沙底一定时间后的结果,白色的贝壳会转变为均匀的土黄色,密度增加,显得更有质感。某些商家们鼓吹这样的砗磲壳不取活体,颇具欺骗性——不要忘了,他们是通过“吹沙”的手段来寻找玉化砗磲壳的,这样的操作对当地的整个珊瑚礁生态系统都会造成毁灭性的伤害
你到底是会选择那一串串白色、土黄色的珠子,还是一朵朵在海底翩然绽放的美丽“花朵”呢?
本文首发于
物种日历(ID:guokrpac)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果壳
ID:Guokr42
整天不知道在科普些啥玩意儿的果壳
我觉得你应该关注一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