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澳洲的人们都知道
澳洲对于垃圾分类非常严格
不仅每家都有好几个花花绿绿的垃圾桶
一旦扔错垃圾还可能面临
上百澳元的罚款!
然而,很多垃圾分类的规则连澳洲本地人也经常搞错
在澳洲垃圾到底该怎么扔?
赶快看看吧!
01
大部分人都犯过这个错误
虽然澳洲人对垃圾分类很在意,但是由于每个地方议会对本地垃圾分类的具体规定都不一样,
因此很多时候澳洲人自己也分不清一件东西到底该放进哪个垃圾桶!
最近,澳媒The Age发布了一篇文章,告诉我们所有澳洲人(包括在澳华人),在垃圾分类这件事情上,经常犯同一个错误:
软质塑料扔进路边的可回收垃圾桶
全澳超过180个地方议会,都表示这一条是澳洲人最常犯的错误!
由于技术限制,很多现用的回收机器没有办法处理软质塑料。
一旦这些软质塑料和其他可回收垃圾一起进入回收机器,有可能造成:
  • 机器阻塞,甚至损坏
  • 降低处理后回收材料的价值
  • 增加回收成本
那么,究竟什么东西属于软质塑料呢
其实,软质塑料非常常见,我们日常接触到的各种食品塑料包装袋,都属于此类。
比如吐司包装袋、饼干外包装袋、意面和大米的包装袋、冷冻食品包装袋、糖果零食包装袋、麦片包装袋、卷纸外面的一层塑料膜,以及塑料购物袋等等。
还有一个最简单的鉴别方法,看塑料包装能不能被团成一个球。
如果可以,就属于软质塑料,千万不要扔进可回收垃圾桶啦。
澳洲有一个专门回收软质塑料的项目,叫做REDcycle
大部分Woolworths和Coles超市门口都有REDcycle回收箱,
大家只需要把这些软质塑料包装收集好,在下次去超市的时候一起丢进回收箱就可以了。
REDcycle组织会把这些软质塑料初步处理后交给维州的一家专业公司,由他们把这些回收材料制作成各种各样的产品,比如健身器材、户外家具、护柱和标志牌等。
澳洲人会犯的另外2个常见错误是,
  • 把可回收材料装进袋装垃圾,丢入普通垃圾桶
  • 把食物残渣和其他有机物扔进路边的可回收垃圾桶,导致纸张变黏糊,同样会堵塞回收机器
02
垃圾回收需要注意哪些事
调查发现,超过90%的澳洲人都认为垃圾分类回收是正确的事情
但同时,仍有61%的人希望能从政府获取更多信息,来帮他们辨认哪些垃圾可回收,哪些不可回收。
今日哥在这里帮大家整理了一些垃圾分类回收的有关规定,
下次扔垃圾有疑惑时拿出来看看就知道怎么做啦,千万不要因为扔错被罚款哦!
认识垃圾桶
维州的垃圾处理实行三色分类制度,
 红色盖子 
 用来放不可回收的生活垃圾 
 黄色盖子 
 用来放可回收垃圾 
 绿色盖子 
 用来放园林垃圾 
垃圾处理日期
&
垃圾桶的摆放
不同地区议会收垃圾的时间也不相同,以墨尔本市议会(City of Melbourne)为例,除了高层公寓楼,其他地方基本都是一周一次
具体日期可以到议会官网查询:https://www.melbourne.vic.gov.au/residents/waste-recycling/Pages/bins-collections.aspx
收垃圾的具体时间从上午6点到下午4点不固定。
尤其是住house的人们,一定要记得在收垃圾的前一天,提前把垃圾桶拉到指定位置
  • 房子前方,靠近路边的地方
  • 垃圾桶方向冲马路,轮车靠近房子
  • 垃圾桶之间相隔至少1米远
  • 不能放在树下或其他有遮挡的地方,要距离路牌、路边的车等其他物体至少1米远
  • 保证垃圾桶的盖子是盖着的,不要把垃圾装到满出来
像这种收垃圾的车都是自动倾倒,万一因为位置没摆好,垃圾没被收走,接下来的一周就只能欲哭无泪了...
所以大家一定要提前一天按照要求把垃圾桶放好,乖乖等待垃圾车来收。
分类注意事项
接下来是最重要的一环,到底什么可回收什么不可回收呢?
可以放进家里可回收垃圾垃圾箱的东西包括:
各种金属容器(包括空的金属喷雾罐)
纸张和硬纸板
玻璃容器(针对摔成碎片的玻璃,因地方议会规定而异)
硬质塑料容器(不包括上文提到的软质塑料)
比如Tim Tam的内部塑料分隔容器可回收
外部的塑料包装袋不可回收
需要拿到外面专门的回收中心的东西包括:
软质塑料和塑料购物袋
聚苯乙烯
电池
油漆颜料
有毒化学物品
还有一些人们经常会弄错的东西:
铝箔——可以回收,把它们揉成团放进可回收垃圾桶即可
衣服——不可回收,如果不捐给慈善机构,请扔进不可回收垃圾桶
一次性咖啡杯——不可回收,大部分一次性咖啡杯都是用纸和塑料一起制成的,目前的技术无法回收,所以要扔进不可回收垃圾桶
现在,垃圾该怎么扔
你知道了吗?
正确做好垃圾分类
不仅仅是为了避免罚款
更为了提高回收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每个人扔垃圾前多思考一下
环境污染可能就减少一分
编辑:Cheryl
责编:纳西
图源:网络
材料来源:The Age,REDcycle,City of Melbourne
 还看啥?下面这些你应该感兴趣!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