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港IPO狂潮
今年的港交所,可能是全球最热门的IPO市场。
从上市时的热烈到破发时的惨淡,这些情形都构成了港股市场中的“众生相”。从“锣不够敲”到股价大幅下挫,香港新股现在过得还好吗?
对企业来说,在国内上市仍是首选,但随着监管政策趋严,去年底开始IPO过会率一直在低位徘徊。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IPO审核阶段从严,过会率仅49.2%,导致国内上市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跌近30%。

在此大背景下,国内准上市企业,特别是一些新经济企业纷纷选择港交所,里面不乏平安好医生、美团、小米、海底捞、华兴资本等这类万众瞩目的明星公司,也不乏赣锋锂业、山东黄金等A+H股,也不乏正荣地产、美的置业等地产大户……
去年,港股的结构性牛市行情带动了整个市场氛围异常火热。根据Wind统计,去年全年港股新上市公司数量达到168家,而在今年1月恒指创新高后震荡下行后,IPO却更为疯狂。截至10月26日,新上市企业已达174家,已超过去年全年。所有公司首发募资总额也已经达到了2522.77亿港元,较去年全年募资总额1290亿港元增长近一倍。
美股IPO破发
2018 年,受 A 股监管趋势影响,中企赴美上 市的数量和规模也均出现了显著的增长,大型 IPO 项目不断涌现;截至三季度末,中企在美 IPO 募资规模已超过去年全年,预计 2018 全 年将创造阿里巴巴 2014 年赴美上市后的最高 水平。
2018年以来中企赴美IPO数量激增,大型IPO项目不断涌 现;截至三季度末,中企在美IPO募资规模已超过去年全 年,预计2018全年将创造阿里巴巴2014年赴美上市后的 最高水平。2018年前三季度, 新股数量28只, 同比增长 1.33倍。募资规模 487.73亿 元,同比增长 5.29倍。28只新股共计487.73亿元。
2017年前三季度,中企赴美上市的最大几起IPO多集中 于教育和医疗行业;而2018年,这些巨额IPO项目则几 乎全部来自附带互联网属性的中国新经济企业。


十大科技股独角兽,与IPO发行价比,平均跌幅46.2%
截至2018年12月24日,与其IPO发行价相比较,这10家独角兽,平均跌幅达46.2%。跌幅最大的易鑫集团,在12个月里跌掉了76.2%。
从最后一轮投资价格和当前价格比较来看,70%的独角兽中最后一轮投资人都出现了亏损,仅有猎聘一家的年化回报超过了理财收益,也就是说以上十只“科技独角兽”的最后一轮投资人,90%没有跑赢理财收益。
日最低成交额仅10万美金,卖1%的股份要卖半年
然而,与股价破发相比更糟糕的可能是,大多数公司股票每日的成交额低的可怜。最近上市的主要美港股公司的交易额大量公司的成交额在几十万美金或两三百万港币之间,每日的交易额十分惨淡。更有甚者,像信而富、英语流利说、1药网、尚德机构等公司每日的股票交易额仅为10万美金左右。
尽管美股港股以机构投资人为主,交易不如A股市场活跃,然而如此低的每日交易额,甚至还低于很多新三板公司每日成交量,确是匪夷所思。对于投资人股东来说,要卖出其所持有的股份,所需要的时间十分长,即使上市了之后,依然面临着退出十分困难的窘境。
根据下表的计算,即使是类似于海底捞这样全国甚至全球知名的公司,每天的成交量也很低,只有900万港币左右,而如果要卖掉1%的股票,需要卖81个交易日,也就是说4个月的时间;在实际交易过程中,恐怕卖出1%的股份所需要的时间要远远大于81天。
对投资和退出的几点反问与思考
美港股的交易量和流通性实在让人感到失望,也足以让每一个风险投资人对于投资这件事情更加望而生畏,并值得每一个风险投资人来反思自己的投资策略。
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对于投资人来说,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与反问呢?
(1)是否一定要坚守到IPO,还是应该考虑更多退出的可能?
长期以来,大多数中国投资机构都有一个执念,就是投资之后,都希望坚持到IPO。因为IPO带来的流动性最好、收益最高、知名度最高。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剧烈的改变。首先,能IPO的公司毕竟是少数;其次,即使IPO了,股价破发也很十分正常;而且还没有交易量。
实际上,对于大多数今年美股港股IPO的公司来说,赚钱最多的不是等到IPO,而是在其上市最后一轮融资时就通过卖老股的方式套现。
大家如果关注小米IPO,可能会注意到一个细节,其IPO发售时有34.7%的股份为老股,而绝大多数老股来自晨兴创投,而晨兴通过老股套现63亿港币。如果这63亿港币不通过发售时卖出,在二级市场卖出,按照小米的每日交易额,即使其他投资人都不卖股票,晨兴也需要卖将近20个交易日。换句话来说,如果晨兴继续持有这部分老股,是否还能卖到63亿的价格,则是一个很大的疑问。
(2)是不断加注投资,还是适度控制股权比例?
很多美元基金都是重注型投资人,希望在一家公司中拥有较多的股权比例,从而拥有更高的话语权。然而,如果按照美股港股现在的交易量,即使上市了,哪怕卖1%的股份都需要卖3个月甚至半年的时间,那么如果这家机构持有10%、20%的股份,要想退出是多么困难和有挑战的事情?
在A股市场,随着减持新规的执行,这种情况也变得更加严重。按照减持新规,投资机构所持有的股份每3个月最多只能减持1%,且如果买家是大宗交易买入了这部分股份,买家在6个月之内也不能减持。
如果一个投资机构持有一个上市公司10%的股份,它得足足卖上2年半的时间才能够卖完。这些规则的出台和市场数据的表现,对于投资人的投资策略将会有重要影响。
(3)是否应该更加重视投后,甚至配备一定比例的二级市场操盘手?
绝大多数投资机构在投后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具体表现为:
一是公司合伙人层级对于投后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于投后要做到什么程度也没有明确的要求,对于投后工作对于退出的重要性、对于投资收益的重要性,认识更是严重不足。
二是投资机构的人员配置严重不足,往往是几个人管了上百个项目的投后,使得投后人员忙于应付,无法深入。
三是投后的标准化程度严重不足。举例而言,多久开一次董事会、多久收集一次报表、多久举办一次被投公司交流活动、多久制定一次被投项目复盘会、针对不同公司采取什么退出策略等等,大多数投资机构都没有一个标准和要求,而上面没要求,下面自然也没有行动,投后工作人员的工作更多是被动的、散乱的,而非主动的、有计划、有章法的。
四是投后工作不以退出为目的,或者不以提高投资收益为目的。这在VC和天使机构中显得更为明显,大多数机构的投后人员只是做着相对简单的工作,所投项目发展如何,什么时候会遇到瓶颈,如何解决瓶颈,采取何种方式退出,怎么退出等等,这些问题都没有在投后的考虑框架之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