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塞斯.卡拉曼,是格雷厄姆、巴菲特之后公认的第三代价投大神。其代表作《安全边际》一时洛阳纸贵。卡拉曼极度厌恶风险,他说他管钱的主要目的并非巨大收益而是保护本金。他对美股分析的有没有道理?我认为非常有道理,头头是道,条条是理,逻辑完全认同。可是你听他的话,实际是踏空美股牛市五年,因为这是2013年价投大神赛斯卡拉曼的预测……尴尬了!就像中国价投大神赵丹阳,2007年3000点就看空离场,后来A股涨到了6000点,对不对呢?短期看踏空,长期看正确,因为任何人都无法准确预测点位和时点。
他已经连续看空美股多年,2017年致投资者信最新观点是,“Perilously high valuations”(危机四伏的高估值),并称川普上台后,“狂热的投资者关注刺激性减税的潜在好处,却大多忽视了‘美国第一’这种保护主义和形成新贸易壁垒的风险”。我也认为美股可能2019年不太妙:
第一,估值已高,美股已经连涨九年,道琼斯市盈率是19倍,标普500是18倍,纳斯达克高达38倍,都是顶部估值区间。
第二,川普大搞摩擦,挑战的不是中国,而是长期形成的全球供应链,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美国经济自身也必然接受痛苦的调整和再平衡,例如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苹果公司的股价已经暴跌回应。
第三,川普减税虽然利好经济,但形成巨额财政赤字,加剧了联邦政府资产负债表的失衡,会诱导利率上行,酝酿金融风险。
另外,从技术上看美股已经破位,虽然技术分析不靠谱,但美股很多交易都是自动化的量化投资,一旦进入下跌趋势卖出信号出现,交易程序就会自动抛售。这不是什么吉兆。
所以我认为,2019年卡拉曼的预言倒可能该兑现了,一个遥遥领先的过早的预言。至于A股,自然是底部,经济稳中向好,我们要有信心,春天不远了。依然是老话,市场无法预测,时点更无法预测,底部也不意味着马上就涨,可能一个月,可能半年,可能一年……
▼危机至今,五年飞逝,大笔大笔的银子用来挽救市场。然而,危机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弱势群体受冲击最大。

▼美国失业率卡在了7%上。把所有没有工作的人都算进来,真实数字恐怕是这个数字的两倍。
▼中等家庭实际收入已经连跌四年,回降到1995年的水平。
▼美国股市估值过高,与实体经济不符。
▼很多人质疑金融市场的现状,认为股市债市的欣欣向荣主要源于宽松政策,特别是QE。我很赞同。
▼对于投资者,最危险的组合,永远是脆弱的实体经济加上膨胀的金融市场。这恐怕就是当下的境况。
资产泡沫:
格林斯潘说得好,除非等到泡沫破碎,联储很难提前判断有没有泡沫;对于政府来说,更现实的做法,是一旦泡沫破掉,就赶紧上前清理。我很赞同。如果像现在一样,强行削弱市场下行风险,却不能同样限制金融上行风险,不对称的政策就会扭曲市场。近十年来,金融机构与个人投资者已经是习惯了扭曲的金融市场——在政府的干预下,这个市场有人托底,却没有上限。
07年前的“大稳健时代”,之所以没什么大动荡,也没什么大幅下跌,就是因为政策放宽了信贷约束,压低了借款成本。只要你没有坏到一定程度,总能借到钱来维持运转。许多问题就这样被掩盖。
市场节节高升,有问题的机构也能维持生存,小危机被扼杀在摇篮里,风险看上去很低,但这一切都为之后的大危机埋下了种子。2008年是必然中的偶然,金融市场注定轰然倒下。倘若之前被掩埋的小危机,能够免于政策干预,正常地发生发展,金融市场也会摔跤,但不会像一下子这么惨。
美联储与泡沫:
一旦撤掉QE,有多少市场是靠它撑的,就有多少市场会出问题。一旦QE完全停掉,恐怕金融市场会缩水30%。可悲的是,投资者并没有做好准备,他们把政策带来的虚假收益当成了真的。想象一下,美联储说零利率政策要停止了,或者,突发事件使政府无力继续干预市场,市场要乱成什么样子?我们无法确知它们何时到来,但可以肯定的是,早晚要来。
现在,很少有人预见到这种未来。不过,一旦摘下眼罩,定睛细看,每个人都可以做出这种预测。
出来混,早晚要还: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倘若政府能随便印钞、借钱,却没有任何代价,那他们为什么不持续这样做呢——永远这样印钞、借钱,让每个国家都走向繁荣富强?不会的。
2008年的金融危机,本该使经济触底,却最终影响不大,很大程度源于对美联储的过度信任。事实上,美联储的政策,不会没有代价,它创造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就将付出等价的成本,接受等价的惩罚。只是,这些尚未浮出水面。
出来混,早晚要还的。究竟以什么形式还回去——是崩溃的美元?是飙涨的利率?是恶性的通胀?是卖不出去的国债?是长久的衰退?还是什么别的?我们很快就会知道。
不这样,能怎样?
杠杆率,永远是双刃剑。2007年,超高的杠杆率威胁了国家的经济安全。2008年,问题暴露,我们无处可藏。今天,赤字与债务又达新高,相比四年前,我们更加无路可退。如果不采用这种扭曲的、危险的、很可能失败的一系列政策,我们能用什么替代它呢?Jim Grant提过一个建议——不妨走向真正的资本主义,让市场彻底自由运转,让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允许问题,允许失败,允许小危机,也许一切会好起来。
评论美联储政策:
《Antifragile》的作者Nassim Taleb观点新颖,他赞扬了市场的动荡,批评了那些掩盖市场波动的人。他认为,干预市场的成本,短期内看不见,但绝对相当大。他写道:扼杀自然的波动,只会掩盖真正的问题,掩盖的问题最终还要爆发,虽然来得晚,但是更加猛烈。
然而,我们的政府,总以稳定为第一要务,总在扼制经济的自然波动。
时候未到?
当下,两个问题迫在眉睫:短期刺激难以为继,福利政策难以持续。
开源节流是唯一的办法,却难以推行——减掉政府开支,增加公众税收,在短期内,会给经济与金融市场造成重创。在确保经济复苏前,没有哪种政府会切断现金流。同时,所有政策受益者都会极力反对政策转向。他们总在说:“时候未到”。
欧洲一直在说“时候未到”,我们已经看到了它的下场。
看一看美国的报纸杂志,也一直有人在说:“是该关掉房利美和房地美,但是啊,时候未到!现在关掉,地产市场要出问题的。”那要等到什么时候?永远不会有什么合适的实际,可以让你高高兴兴地停掉住房补助项目,或者撤掉QE政策,或者削减财务赤字。任何时间做这些事,短期都会抑制经济。
大部分的人都会赞同:刺激政策不能永远搞下去,福利政策难以长久维持下去。
同时,大部分的人都一直在说,“时候未到”。
这是个悖论。
联储抽身不得:
所谓的“稳定的金融市场”,是灌水惯出来的。所谓的“成功的货币政策”,是掩盖事实的。只要政策一停,压抑的问题就会涌出来,美联储根本退不出来。
长久以来,一丁点经济下行信号,都会让美联储紧张万分,他们愿意付出一切代价,去灭掉一切下行迹象。这样,他们一手制造出史无前例的政府赤字、超高的杠杆率、难以想象的道德风险,只是为了换取经济表面上的平静如水。经济学家Hyman Minsky如此形容美联储的政策:“稳定政策”将导致“不稳定”。美联储为没有资质的人提供了大量贷款,降低了整个经济的信用水准,金融系统迅速膨胀,走向炸裂的宿命。
金融定律:
金融市场最靠谱的定律,是“回归均值”。任何市场、任何资产,价格终将返回均值。
这就意味着,所有的高潮后面,都有低谷;所有的泡沫,都一定破裂。
这不是仅仅是个理论,而且几百年来的历史经验。看看Jeremy Gratham的书,你将发现,数据证明了这条定律的正确。
同样,政府强行鼓气的金融市场,成本巨大且十分危险。在政策作用下上涨的,政策撤去就要下跌。政策的最终效果,仅仅是又带来一次涨跌,仅仅是增加了额外动荡。在这样的政策思路下,市场很可能在“被政策鼓起来”、“狠狠栽下去”、“再被政策弄起来”、“死得更惨”之间反复循环,越来越依赖治标不治本的救助。
国家破产:
什么时候国家债务才算危险,目前并没有明确的界限。这完全取决于投资者和市场的心态。在海明威的《太阳依旧升起》里,有人问Mike Campbell是怎么破产的,他回答,就像温水煮青蛙,不知不觉地,慢慢地,然后,突然就不行了。国家破产亦是如此,有个看不见的临界点,让人不知不觉地逼近。等你到了那一点,什么都晚了。
总结:唯有祈祷
我们借了太多,花了太多,却投资很少;
我们忽视长期问题,任由它们越拖越严重;
我们靠借钱为生,却没有给自己留什么余地。
一旦灾难来临,无论是战争,还是金融危机,我们毫无办法。
没有一个理性的投资者靠祈祷上帝来赚钱,也没有一个理性的国家应该这样。
我们并不比欧洲和日本好。现在已经不早了。即便马上行动,要返回常态,也需要很长时间。
所以,我们不得不祈祷,上帝,请保佑我们——让我们可以靠自己弄好经济。
感谢您阅读“毛有话说”,释老毛的微信号,以往文章请点击“查看历史消息”,希望它能增加您的知识和财富。如有点滴收获,请扫下面二维码;或者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查看公众号”关注即可;也可搜索微信号:mao-talk。知识改变命运,投资实现自由。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