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京东、锤子科技、趣店、斗鱼之后,知乎也被爆出了大裁员的消息。
互联网寒冬又添一桩谈资。
12日,在脉脉、知乎等社交平台上有多位认证为“知乎员工”的网友,爆料称知乎正在进行大规模裁员,网传裁员规模高达300人
*来源:脉脉
随后知乎公关总监徐瑞君在脉脉的“职言”社区留言否认此事,并号称这只是公司年底正常的人员调整和结构优化。
有热心网友整合评论区信息,映射知乎裁员现状:
*来源:刺猬公社
真相只有一个,但说法可以有好几个...
知乎接力互联网裁员寒潮
裁员、缩招基本都是因为公司或项目缺乏资金造成。
知乎缺钱吗?
2017年1月,D轮融资1亿美元
今年6月,知乎斥巨资1.65亿赞助世界杯
今年8月8日,知乎发布海盐计划,创始人宣布E轮融资2.7亿美元
烧钱都不带这么快烧完的,不怎么缺钱又为何会冒着诸多风险在年底大规模裁员呢?
商业变现,为上市做准备
知乎于11月迎来了新上任的首席财务官孙伟,我们先来看一下他的履历:
毕业于伦敦商学院;
曾在香港德意志银行等知名国际金融机构从事投资银行工作超过10年;
2014年出任蜜芽的合伙人和CFO,在任三年以来公司估值增长超过100倍、用户规模增长超过10倍,随后被挖到知识问答行业;
今年5月到11月,孙伟在博创瓴志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担任管理合伙人。
知乎吸纳孙伟,是将他视为商业化转型的重要筹码。
变现之路,任重而道远
知乎谋划上市期望迅速变现开始大批量吸引客户,在各大城市推出主题线下活动,首先确定首位代言人—刘昊然,投入大量TVC。这也就意味着知乎准备放弃精英人设,拉低姿态,走大众路线。
随后知乎被营销号盯上,大批营销号落地知乎。同时,水贴,抖机灵,编故事的帖子越来越多,对老用户长久以来坚守的“严谨”展开冲击。人设转型,老用户不适应,一大批大V集体出走。
知乎高质量的内容奠定了知乎的运营重心要偏向大 V 和优质答案的基础,在目前的商业变现道路上却有所偏离。
*来源:知乎
广告收入
大部分优质用户对于广告和营销软文的容忍度都非常的低。
不过令人惊讶的是,以知识服务至上为信条的知乎,最大的收入来源居然是广告。2018年上半年同比增340%,知识付费的收入远没有取代广告收入的地位,成为知乎盈利的救命稻草。
知识付费
知乎从一开始打造的知识付费矩阵包括:知乎Live、私家课、值乎、知乎读书会等一系列用户付费产品。
但用户复购率不断下降,盈利效果不达预期,降幅明显。截止至2016-2017年年中,相比于2016年第四季度每月收入高达1000万,2017年年中显然发展乏力,每月收入仅在300-400万之间。
今年6月,知乎宣布将旗下的“知乎市场”升级为“知乎大学”,将付费内容产品整合,但商业变现效果仍不理想。
主打知识付费倒是可以站着把钱挣了,但知识付费大局已定,大势已去,拥有庞大用户群的知乎目前也没有把握好占据主导地位的机会
*来源:知乎
大扩张之后的洗牌
互联网刚处于风口时,投资者为了能够快速抢占市场、布局赛道,开始广撒网式投资。
在近几年,资本市场盲目抬高了部分公司的估值导致很多企业融资额度较之前增加很多:A轮融资额度能够提高到1000万美元以上。几年前的滴滴快的,美团大众,携程去哪儿,本质都是资本在背后推动的结果。
在资本狂热的情况下,一些创业产品或商业计划得到了本来不应该得到的机会,行业泡沫也在慢慢应运而生。
如今高楼坍塌并不奇怪,因为建造基石都不曾稳固。
危与机并存

泡沫过后,大部分人才会感觉到“资本寒冬”开始慢慢席卷行业,但危机也可以理解为“危”与“机”结合每次危机都是一次财富重新分配的时机,只有抓住机会才能随着经济的回暖带来企业或者个人财富的极大成长。

经过了前几年的大扩张,互联网企业也开始洗牌,留下来的投机者越来越少,更多的是真正的独角兽和千里马。

前两年被吹上风口的共享单车、直播短视频等,熬不过来的纷纷宣布破产,熬过来的也将面临收缩节流的命运。

而更令人担忧的是,现在互联网行业也已经逐渐“投行化”。

有业内人士吐槽称,曾经的互联网行业是英雄不问出处,现在社招没有985、211的学历根本没有面试机会,而且应聘公司严苛到即便是研究生毕业,本科学校也必须是985、211。在年龄方面,男性大于35岁基本没戏,至于女性,这条红线甚至是30岁。
VC/PE泡沫开始破灭
今年政策原因导致二级市场波动,去年400家上市,今年只有100多家,而每年的IPO数量差异都较大。
今年二级市场,中小板和创业板下降了30%,A股市场整体下降了25%,一二级市场基本接轨而在香港上市的70%左右的企业都跌破了发行价,甚至PE都变成了韭菜。
2018年互联网金融泡沫破灭,下半年我们看到能活下来的不多了。
所以,2018年一个很重要的年份,可以说是中国VC/PE泡沫破碎的开始。今后的五年,你们很可能会看到很多的VC基金出事。
人民币基金绝大部分是五年投资,两年回收,甚至还有三年投资,两年回收的,总共基金生命才五年,根本不适应去投早期项目。所以今后的五年,你会看到大量的基金会出事,泡沫破裂,然后才会回归理性。
理性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企业正在缩减开支谋求过冬,而这边是应届大学生对互联网、金融等高薪行业的理想化期待。
毕业生期望

据教育部消息,2019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834万人,再创新高。这些95后毕业生们对工作的普遍期望是:薪水高还要环境舒适

那什么样的薪水是应届生们满意的呢?近日,58英才招聘研究院发布调研报告显示,国内应届生的薪酬的平均期望值是8431元/月,企业平均支付薪资7915元/月,二者差距不足1000元/月。(调研样本:国内一线、新一线等60个城市、291所高校的大学生)

*来源:58同城
寒冬现实

企业一方面为了追求利润增长,急需人才另一方面为了缩减人力成本,只能裁员。这一矛盾就导致企业需要砍掉不盈利业务、裁掉部分高薪、可替代性强员工。

上一次的裁员大潮出现在2008年,而今年爆发贸易战、人民币汇率创十年新低、P2P暴雷、资管新规出台、税改等一系列事件,企业营收大幅下降,转型之路需要裁员才能铺好。

今年的offer有点少
大部分的硕士毕业生都认为今年的工作更难找了,双一流大学毕业生投出平均 30 份简历,大概也只能收到 5 个左右的面试反馈,至于拿到 offer 的则更是少之又少。
硕士生就业还不如本科生
同一个岗位,如果本科生就可以胜任,对方也不会费力去招薪酬成本更高的研究生。
应届生岗位减少,选择变少
普遍缩招,大厂的门槛较之往前变得更高,筛选更苛刻,如愿以偿的毕竟是少数。
而秋招基本结束,大多数同学依然还在茫茫人海中徘徊,并未敲定去向。
降低预期,毕业生先求生存
大平台校招缩招,中小公司咬紧牙关渡难关,行业寒冬是目前普遍存在的外部环境,毕业生不能仅仅依靠外部环境好转,更多要从自身出发,先生存下来。
本期福利
1000+精美PPT模板
(颜色+图表+行业+咨询+静态+动态+矢量)
领取方式
后台直接回复“PPT”,即可
-END-
本文整理自网络,Shoo-in Career诚意推荐,版权归Shoo-in Career所有。
推荐阅读

金融圈内部“潜规则”曝光!你的名额已被抢~

新政颁布,会计人彻底崩溃!刚刚,财政部打响第一枪!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