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能够想你愿意想的东西,并且能够把你所想的东西说出来的时候,这是非常幸福的时候 -- 马克思
原标题:话说“40年前改革开放‘真理’大辩论”
来源:http://bbs1.people.com.cn/post/1/1/2/167412029.html
“中国的改革热情消退了吗”——这个讨论话题,近来在舆论场已显得日渐热烈起来,而其中"由于利益集团的强大,使得很多改革方案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的这个观点所占比重则较大,也足以证明其人心向背。

笔者不能不重点提及的,是这个讨论话题的爆出又恰逢今(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年的纪念年。此际,多数中国人感受到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迅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认为无数事实雄辩的证明改革开放之路是正确的,是完全符合中国国情的......于是,当年曾经大力推动改革并引发全民大辩论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便又一次被主流媒体强势推出、广泛讨论,隆重纪念。
73岁的笔者,是那个年代的见证人,也曾作文投身“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辩论中。所以今天读罢主流媒体分别发表的纪念文章,站在真理标准讨论40年的历史节点上,再度回首,感同身受。而且认为,在“中国的改革热情消退了吗”声音发出的这个节点上,主流媒体在24小时内接连发表五篇篇幅宏大的纪念文章,实属罕见之举。
笔者摘录五篇长文中的部分段落,与经历过或未经历过那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辩论的网友分享,并企盼能产生抛砖引玉良好效果。
——5月10日13时59分,《中国纪检监察报》发表署名文章《真理标准与改革开放40年实践》称:
“回顾改革开放40年,新时期在思想上真正的起点是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这场大讨论的重大意义历经漫长岁月而日益鲜明。没有这场大讨论,就没有新时期改革开放,就没有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环境。”
“真理标准大讨论是针对当时‘两个凡是’口号提出的,直接目的是打开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实践是真理的源泉,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源泉。40年前的那一场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及以后的千百万人民的实践,形成的最新的真理果实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一定要在这一重要思想指引下努力奋斗,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5月10日19时37分,微信公众号“瞭望”发表《胡福明:让实践见证四十年辉煌》称:
“1978年5月,一篇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在中国思想理论界引起巨大震动,引发了席卷全国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场讨论为我们党冲破‘两个凡是’束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成为党和国家实现历史性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瞭望》新闻周刊采访了文章的主要作者胡福明。回忆起当年那段历程,这位83岁的老人依然心潮澎湃。”
“1976年10月,‘四人帮’倒台,在南京大学哲学系做教师的胡福明和同事们一起,以喝酒吃螃蟹的方式来庆祝。那时,与许多在“文革”中经受磨难的人一样,胡福明认为‘四人帮’垮台了,束缚这个国家发展的一系列枷锁自然会被打破。但他很快发现,‘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经济文化建设以及拨乱反正仍有巨大阻力,人们的思想还被禁锢着。”
“40年后的今天,在实践中总结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不断被举世瞩目的发展实践所证明。胡福明对此感到十分振奋,说这些年中央的方针,就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尊重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自觉性,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苏南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个体经济蓬勃发展……许多过去几十年都没想出的好办法,通过解放思想,都在这40年创出来了!”
——5月11日7时45分,《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坚定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信念——纪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刊发四十周年》称:
“时间定格在这一刻。中国上百台印刷机转动,不同的报头之下,出现了同一个标题;校园的阅报栏前挤满年轻的面孔,无数学子闻风而至,阅读同一篇文章;千百人重新铺展稿纸,千百支笔重新抖落尘埃,准备书写同一个主题;被一种沉重的沉默笼罩的中国大地,随着第一声响动,忽然爆发出轰鸣。这是1978年5月,一篇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在《光明日报》一版刊发。它掀起了席卷中国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成为那支撬动改革开放的哲学杠杆。”
“短短六千字,激荡四十年。这场讨论,成为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哲学宣言,不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凝聚了思想共识,而且确立了中国改革进程中的理论原则和思维模式。这场讨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深入,既成为改革开放的前奏,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奏,使中国在道路探索上实现了理论创新与实践检验的良性互动。这场讨论,成为中国社会思想现代化的重要一环。解放思想的力量、实事求是的精神,强有力地推动着中国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演进,从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过渡。
“中国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相互激荡、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充分显示了思想引领的强大力量。2018年4月,在中国全面对外开放的窗口海南,习近平主席如是说。改革开放的破晓之光,同样普照改革开放再出发之路。”
“那一年,中国正徘徊在一个新的十字路口。无数等待凭票购买生活必需品的长队,几亿人单调的绿、蓝、灰,知识界的焦虑与纠结,共同构成了1978初春的历史印象。中国发展的逻辑是什么,中国现代化到底要通过何种方式抵达?自近代以来就盘桓在中华民族头上的问题,再次成为时代之问。如同江河破冰,中国社会思想解放的巨大热情藉由这篇文章喷薄而出。刊发当天,新华社就立即向全国发出通稿,几个月间,上百家媒体加入了转载的行列。以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为代表,各省区市和各大军区的负责人陆续亮明了自己的态度,公开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为有源头活水来。依靠这样的共识,中国在百舸争流的世界格局里实现了后发超越,在万象一新的科技事业中创造出了大国重器,在全球治理革新的进程中贡献出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今天,站在真理标准讨论40年的历史节点再度回首,一个向世界敞开的中国已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大国英姿背后是大国心态,开放格局背后是开放气度,现代化成果背后是现代化精神。”
——5月11日9时24分,微信公号“中国之声”发表《 胡福明:最好的文章是能在历史上留下印记的文章|见证》一文称:
“胡福明是1978年《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主要作者。作为一名南京大学哲学系的普通学者,他的文章引发空前共鸣、开启了一个时代思想解放的闸门。在光明日报社的社史展厅内,珍藏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7张改样。如今报纸已经泛黄,但上面被红笔圈圈改改过的痕迹依然清晰。这篇拉开了中国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序幕的评论员文章全文6200多字,发表于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头版,至今40年整。”
“1977年,整个中国沉浸在粉碎‘四人帮’的喜悦中,全国上下渴望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然而左倾思维依旧占据主流,2月中央提出‘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那么毛主席发动的文革呢?也不能否定?时年42岁的南京大学哲学系教师胡福明为此先后在南大学报上发表了《评张春桥的<论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为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等四篇文章。胡福明:‘我写文章的目的就是要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作为一个理论工作者,我能做什么呢?我又没有权力啊,我唯一能用的就是这支笔。用马克思主义书本上的道理,去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我能使用的只有这个武器’。”
“一个人的勇气变成了一群人的执着。从文章寄到北京开始,一个人的勇气变成了一群人的执着。除了王强华,《光明日报》总编辑杨西光、理论部主任马沛文以及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的孙长江都加入到了稿件的研究和修改中。胡福明本人后来也到了北京,在报社住了20多天。一篇六千字的文章,前前后后,定稿历时8个月。”
“1978年5月11日,署名为‘本报特约评论员’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光明日报头版发表,平静的神州大地仿佛响起了一声惊雷,全国范围内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思想解放的号角就此吹响。”
胡福明说:“……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我是一个知识分子,一个普通的理论工作者。这40年我见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新胜利,中国富起来了,中国马上要强起来了。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中华民族真的走向了伟大的复兴。”
——5月11日 8时44分,“澎湃新闻网”发表《专访|亲历真理标准大讨论,沈宝祥:这场讨论造就了历史转折》一文称:
“40年前一场冲破思想藩篱的举国大讨论,至今仍闪耀着灼灼光芒。它使刚从‘文化大革命’中走出的中国摆脱极“左”的思想束缚,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为中国迈向改革开放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1978年5月起,真理标准大讨论由北京扩展到全国范围,由理论界推广到社会各界,从知识分子到工人、农民,广大的人民群众都参与进这场思想风暴来。打破思想僵化于其时并非易事,但许多人都深知,中国只有进行一次彻底的思想解放,才有可能回到正常的发展轨道上来,中央党校教授沈宝祥是其中之一。它是几代人的共同记忆。直至1991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都是我国广大高中学生必读课文之一”
“沈宝祥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诞生的见证者。该文最早于1978年5月10日刊载于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沈宝祥作为理论动态早期创办者之一,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压抑、盲目、混乱,早在真理标准讨论初期就对‘两个凡是’有所质疑。回顾40年历史,他说那场大讨论对历史转折起到了关键作用,到今天仍具有重大意义。无论是过去的改革开放,还是今后在新时代开展新局面,以实践为标准都是非常必要的。”
“据沈宝祥回忆,1977年下半年到1978年初,有三个地方分别在撰写同一主题的三篇文章。一是南京大学哲学系教师胡福明。他从1977年8月起,撰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一文。另一位是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的孙长江。他从1978年二三月起,依据中央党校起草研究党史的文件及在学员中进行讨论暴露出来的问题,按照中央党校理论室主任吴江的布置,撰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还有一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邢贲思。他接受《人民日报》理论部的委托,针对读者提出的问题,撰写《关于真理的标准问题》的文章。”
“正是这场大讨论,实现了思想的大解放,重新认识社会主义,解开了历史的新篇章,改变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回望四十载,沈宝祥说,历史应该对那场讨论给予充分肯定。当时来说起了巨大的作用,没有这场讨论,‘文化大革命’的是非不可能揭露出来。只有当时经历了思想解放,才能正式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路线。对当时的历史转折,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起了重大作用。今天,以实践检验真理仍具有重大的意义。无论是过去的改革开放,还是今后在新时代开展新局面,以实践为标准都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需要更多的思想和支持!欢迎联系和投稿,加入我们的行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