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有遇到这样的剧,从第一幕就把Sir狠狠抓住——
一辆救护车急停路边,车上所有人匆忙下车离开。
注意,是所有人,包括司机。
不对劲。
他们的样子不像去救人,更像逃命。
镜头推近细看,救护车上的红十字标志,淌下一道油漆。
像一滴血。
车上的图案是刚漆的,这不是一辆真的救护车。
发现蹊跷的男人还没缓过神来,就再也缓不过神来……
轰!
轰!
轰!
华沙、格但斯克、克拉科夫……波兰多个重要城市在同一时间发生大爆炸。
那一天,轰隆后的城市出奇的静。
房屋变废墟,孩子失去父母,到处都是尸体。
那一天,日历撕到3月12号,年份——
《1983》
网飞原创新剧,波兰制作班底。
导演阿格涅丝卡·霍兰来头不小,师从电影大师米洛斯·福尔曼、安杰伊·瓦伊达、基耶斯洛夫斯基,后来去美国参与拍摄了高分美剧《火线》《谋杀》《纸牌屋》。
这一次她回归故土,美剧的节奏,揭开波兰的伤疤
开头,先声夺人;叙述,抽丝剥茧。
捏住一撮脱线的线头,拉扯出一张庞大的悬念网
这个线头,是2003年的一起自杀案
至少,看起来是自杀。
死者性别男,是一名孤儿,父母在20年前的爆炸中丧生,之后寄养在普通人家。
职业是画家,他生前画的画,无时无刻不在出卖他。
他画政治宣传画,是波兰国安局的一份子。
同时又为地下武装组织“轻骑兵”设计反动涂鸦。
他背叛了政府,因为爱情。
在他床边的墙上,画着一位裸体美女,正是“轻骑兵”组织的首领。
她利用画家窃取国安部内部信息,密谋推翻波兰政党。
我利用了一个曾爱我的人
案发现场,一片狼藉。
有杂乱的脚印,有尸体被拖动的痕迹。
已经没有晋升空间的自卫队探员
努哥
嗅觉敏锐,他明白这个案子会是他改变命运的绝佳机会。

他嗅出了欲望、阴谋与战争。

视角转移,故事继续。
《1983》的另一个线头,是摄于1982年秋天一张平平无奇的
合照

至少,看起来平平无奇。
但二十年后,这张照片中的人们,控制了整个波兰
有最高法院的法官,有天主教的红衣主教,有现任国安局局长,有武装部队指挥官,有垄断科技公司的CEO……
很怪。
当年拍照片的时候,这些人都默默无闻,可在之后的总主教协定会上,照片上的每个人都突然晋升高位,手握重权。
几个月后,爆炸发生。
这中间,一定有什么秘密的关联?
拥有这张照片的,是刚毕业的法律学硕士小卡,波兰经济部长的准女婿,前途一片大好。
同时他也是爆炸案中的遗孤。
身世,驱使着他以身涉险
真相比法律和政党更重要
两个线头,就像引线的两段,呲呲燃烧着,逼近爆炸的真相。
随着剧情推进,命案照片,开始重合显影。
最开始是一起三重谋杀案。
照片上的一位女士一家三口被杀,包括丈夫和养子,但养子的尸体一直找不到。
努哥是调查这起案件的探员,他怀疑养子是凶手,但大法官驳回了他的想法。
接着,大法官被撞死,凶手是他的养子。
再接着,现任国家安全局长的飞机失事,把化学武器带上去的,也是他的养子。
共同点出现了——
受害者一律身居高位,养子一律行为可疑。
再看回爆炸案,有些谜底揭开了——
表面上恐怖袭击,其实是一场对反对派的清除行动
孩子以为亲生父母在爆炸中丧生,其实是在爆炸的掩护下,被秘密警察囚禁、处死。
他们想掩盖血屠反对党的事情
就编出了一个父母死于恐怖分子之手
留下天真无邪孤儿的故事
政府再把这些孩子们安置进忠于政府的军人家庭,改名改姓、涂抹家庭背景,去除他们对过去和出身的记忆……
可显然,清除记忆失败了。
20年后,当年的孤儿们觉醒了,成立了“轻骑兵”组织,开始复仇,以弑父的方式。
这些孩子
在报复政党对他们父母所做的一切
故事先说到这。
这部《1983》,会让你想起初看《纸牌屋》第一季的那种惊艳。
不仅是画面的暗度
《1983》延续了《纸牌屋》中由大卫·芬奇奠定的低光度、高对比度摄影。
即便在阳光直射的场景中,人物也永远藏在阴影之下。
到了晚上,更是大面积、深不可见的黑。
更是思维的深度
不得不再提《纸牌屋》中被说烂的那句:
“世上的所有事都是关于性的,但性本身除外,性是关于权力。”
好的台词,总能越过表象直抵本质,《1983》在这方面同样犀利。
剧中的2003年3月12日,是爆炸的20周年纪念,波兰举国上下一同缅怀死者。
红衣主教在讲话中强行将灾难转化为某种合理的正能量,道貌岸然地说着“有暴行就有与之相配的拯救”。
纪念亡者,本来很政治正确,但《1983》敢于撕破。
它说,对逝者的追思某种程度是为了对生者的控制。
我们集体的身份
都是围绕对死者的崇拜而建立的
还有批判的力度
《纸牌屋》拆穿了虚伪的民主,而《1983》则面对赤裸的极权。
服从上级命令,永远是行动的最高准则。
你的职责是服从我的命令
是否对国家构成威胁
是我来决定的
好奇心不是最好的老师,而是活下去的阻碍。
过分的好奇心
无法让你在这个国家走得很远
没人夺取你的“自由”,因为它已从你的意识中被抹去。
像个精神扒手,左手给你一个幻觉,右手掏空你的脑袋。
一整个世代
受过教育、安全、富有
党给了他们一个让他们快乐的幻影
一个自由的错觉
却没有真正的自由
千千万万的私人谈话
你知道他们都在谈论什么吗?
没有一个字关于自由
什么都没有
你的国家失去了灵魂
《1983》的背景架空,情节虚构,可慢慢看下去,竟有某种真实引起的不适。
剧中的2003年,时间线虽是过去,呈现出来的却是近未来的现实。
不管去哪里,出入什么场所,都要刷身份证。
刷出来的不止是身份信息,还有监视层级,威胁等级。
剧中波兰还风靡一种叫“纽特”的社交通讯设备,每个年轻人都爱不释手。
但其实,它是高层俯瞰你的望远镜。
一千万个年轻的波兰人的每一次谈话、每张照片、每首歌、每一个相识的人,去过的每个地点……尽在掌握。
……不只想起了斯诺登。

知识、思想、艺术,都是和毒品相提并论的违禁。

就连《哈利·波特》都是禁书。
何为细思极恐?
不过就是看似魔幻的荒诞情节,却有着对现实的警示与暗喻。
禁书之所以被禁,从来不是因为低级麻醉,反而是因为让人们“想太多”。
就像禁书的名单上,曾有过乔治·奥威尔的《1984》。
在与剧中类似的国度,禁播剧里也一定少不了这部《1983》。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想看的,胖鸟电影网上有
编辑助理:阿拉灯神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