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那淑媛  
朋友,你一定听说过中国那些望子成龙的父母用生命在辅导孩子写作业的事例,可你知道吗?在浪漫的法国发生的这件事更令人震惊。一个不到10岁的男孩竟然惨遭家人杀害,原因只是他不写作业!
虽然政府有法律、社会有民声,但家长对孩子的训斥或殴打屡见不鲜。家长和孩子间的相处模式永远被热议和关注。华闻君访问了不同类型的家长,看看不同的环境和文化背景下,家长和孩子们的关系都有什么不同。
事件回顾
案情发生在法国东部城市米卢斯,一名9岁男孩被殴打致死后,家中四名成员被捕。警方告诉当地媒体,男孩因拒绝做作业,被家人用扫帚柄击中致死。案发时,男孩的哥哥和姐妹都在场。虽然母亲当时不在家中,但她也一并被捕,因为知情不报。警方在男孩身上发现多处淤青,尸检调查显示,小男孩心脏骤停是因遭到强烈撞击或被钝器击中。
案发当时,男孩的母亲出差在外,得知他不想做功课后,积极鼓动家人惩罚男孩。虽然男孩19岁的哥哥被基本认定为涉嫌杀人,但法官将对这起悲剧进行进一步调查和阐述。
而这起悲剧是在法国国民议会决定全面禁止儿童暴力之际发生的。这项提案是让儿童有权接受无暴力教育,并禁止父母对儿童使用“身体或言语暴力、体罚和道德虐待等羞辱手段”。
家长讲述与孩子相处之事
A: 英国妈妈气急了也打娃
她告诉华闻君:
“我和孩子之间的关系特别好,现在他们长大了,我们相处和朋友一样,但他们还是尊重我的看法。不过,孩子小的时候如果表现特别不好,我有时候会打屁股。其他体罚没有,大多数的时候还是严肃地说教。我认为倾听他们的想法之后再给出建议是特别合理的方式。我对待两个孩子很公平,一直教导他们和我互相坦诚相待。
在孩子学习上我之前经常辅导,在未来规划上我也会给出建议。我对孩子的期望就是希望他们快乐、自信、待人真诚、努力完成目标,我会支持他们人生中自己的抉择。”
B: 不少家长奉行“严师出高徒”原则
让我们来看看“别人家的孩子”的父亲是如何分享教育经验的:
D同学毕业于剑桥,目前在英国知名企业工作,有房有车,被视为“别人家的孩子”。父亲在与《华闻君》说到是否曾经打过D同学时,坚定地表示:“当然打过,每次都是很重的。我认为孩子有些时候实在没法说明白必须要武力解决,打一定要值得,要让孩子记住错在哪里。”
D同学的父亲对华闻君表示:
“让孩子听话要在小的时候养成习惯,越小越好管,很多人觉得孩子小说了他也不明白,等大了再教育,其实是错了,小的时候没管好,大了就没机会了。”
D先生认为打孩子不会对孩子对待事情的认知和态度有什么影响,是一个规范养成和递进的状态:“打孩子是因为你说他已经无效,没有其它的办法,而且要一再地警告,他自己一定是知道马上要挨打了,而下一次不用打只要是警告就可以了,再以后只要是一个暗示就可以了。打孩子的本质是要他守规矩,是教育孩子最后的一个极限手段。”
这位父亲和孩子的关系比较有特点,他自己描述是“政委指导”型,重点关心关心孩子的状态,思想,态度,而不是学习,他期望孩子学会关心别人,照顾别人:“他们这个年龄的孩子都是独生子,最欠缺的就是这方面。”
C: 中国妈妈:打在儿身痛在娘心
来自国内的妈妈的心声:
“孩子小的时候打过几次,都是因为我们叫她让着弟弟,她不服气;或者是针对她的问题为了让她加深印象。说实话,不论动过几次手,都是嘴上使劲喊、生气,但真的不会使劲打,即使这样,心里也是蛮心疼的,不过当时也是控制不了。让孩子听话最好的方法就是和她说话要算数,答应她什么一定要做到,作为家长首先要做到这点。
孩子的文化课是不用我们管的,自己学习就是了。大约在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在校外学习英语,那个时候带她坐公交,一个小时的学习时间路上就得耗费3个小时,主要就是做个安全陪护。也参加过一些校外补课,但现在想起来有很多时间是浪费的,如果当时能针对孩子的特点就好了。现在我身边的家长有一些孩子在读初中、高中,她们都是希望孩子能考入重点学校,我对孩子的期望,最重要的就是希望她健康、开心,能做她想做的事情。
孩子也说过我对她管得太多了,以至于压制了她自己的想法,好多时候都是我在替她做决定,导致她现在很不如意;还有无论她在外面受了什么委屈回来向我倾诉,我总是先批评她然后让她找自身原因,这种做法也导致孩子的自信心不是很强,为此我也深深自责。所以现在无论她做什么我都支持她。”
D: 华人父母:作为家长也要自我进步和改变
英国华人妈妈W和儿子在英读书的中国父亲C都分别表示,和孩子的相处模式经历过很大转变,原因都是来自于自省和发现到了给孩子带来的影响。
W女士在女儿小的时候经常因为练琴会打孩子,但近两年开始多聆听孩子的看法后改变了对待孩子的态度,试着融入孩子的爱好和学习:“我经常陪孩子练法语、拉丁语,尽管自己不太会。我会告诉她,不是像她最初以为的那样是要监管她,而是尽最大努力一起成长,想要一起探讨问题。”
C先生表示:“发现打孩子之后,孩子在抗拒时的性格有点像脾气暴躁时的自己,也是因为看到了之前同事家中,因为其妻子的更年期和孩子的青春期造成的家庭破碎,让我觉得和孩子、家人的互相理解和包容尤为重要。在孩子教育方面作为父母我也一直在自省,一直以来不接受孩子对自己的逆反和抗拒,也因为自己的脾气对孩子的行为造成了影响,所以开始思考和转变对待孩子的方式。”
“孩子需要约束,更需要引导”
大多数父母都因曾打过或体罚过孩子感到懊悔,才意识到这不是一种好的教育方式,原因在于发现体罚会对孩子本身和亲子沟通上造成影响,或根本不解决实质问题;而有些家长的理念是,在孩子儿时的行为养成中,轻度体罚会起到加深印象和规范作用,而孩子长大后的体罚毫无意义。
美国教育研究专栏作者Katherine Lee表示:“对于许多父母来说,对他们的孩子使用体罚是他们所认为的个人决定。他们认为这是教孩子如何表现的重要且有效的工具。许多人甚至认为体罚不该被认为是有害的方式。”
Lee总结了家长体罚孩子或家庭暴力的原因:
1. 曾在自己童年经历过体罚的父母并不觉得这是负面行为。
2. 体罚是让孩子听话的有效方式。
3. 体罚是原则、规则和拒绝溺爱的体现。
4. 父母对孩子别无他法。
美国国家儿童保护培训中心名誉执行主任Victor Vieth认为,“孩子确实需要规则的约束,但考虑到长远效果和正面实效性的因素,他们更需要的是指引。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当父母使用暴力时,他们的大脑活动会发生变化,这意味着儿童使用的暴力程度也会升高。而体罚也会导致亲子关系质量下降,且极度影响儿童期和成年期心理健康,使孩子攻击程度变高,增加反社会行为。
英国社会极力主张“体罚不应合法”
在英国,打孩子是法律所不允许的,但“因改正孩子危险和错误的想法和做法,体罚程度中等偏下且不造成肉体创伤”的体罚则是合法的。但“合理”的定义却是一个灰色区域。《儿童法》规定,“对于合理惩罚,体罚取决于每个案件的具体情况,并考虑到儿童的年龄和殴打的性质等因素。”
英国NHS调查显示,被家长体罚的孩子会增加患抑郁症和吸毒的风险,并且心理疾病会一直延续到成人之后。因此近两年,英国各界都在积极发声。他们表示各种形式的体罚儿童都不应合法。教育心理学家协会已向会议提出动议,要求将体罚作为非法行为。
目前,虽然学校禁止体罚,但只要被认为是“合理的”,父母就可以“殴打”或对儿童进行体罚。AEP全国执行委员会成员John Drewicz在曼彻斯特会议上说:“体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有害,它模仿攻击性行为,并潜意识告诉儿童使用暴力是可以的。”他补充说:“已经有60个国家已经完全禁止对儿童的体罚,包括瑞典、爱尔兰、西班牙、德国和葡萄牙,现在是时候在英国各地对包括家庭在内的儿童施暴做出禁止措施。
英国国家教育联盟正在支持这项议案。工会联合秘书长Mary Bousted博士表示,“父母和监护人有权为子女设定界限,帮助他们发展社交技巧和良好行为。但是,我们需要确保儿童在自己的家中得到法律保障。在当今社会,以愤怒的方式殴打儿童既不可接受也不可辩护。”
英国育儿专家Sue Atkins认为,“研究表明,对儿童使用暴力会导致焦虑和抑郁,损害其自尊心。”苏格兰社会学家Stuart Waiton博士表示应该做到换位平等性,“父母对孩子们做的很多事情如果放到成年人身上,就会被归为非法。”
苛责的、严厉的、温暖的、包容的,一切都是源于最深切的爱,愿一切以爱之名的伤害都止于最初的纯粹。
◇◆◇◆◇◆◇◆◇◆◇◆◇◆◇◆◇◆◇◆◇◆◇◆◇◆◇◆◇◆◇◆◇◆◇◆◇◆◇◆◇◆◇◆◇◆◇◆◇◆◇◆◇◆◇◆
此文为“英国养娃那些事儿”综合编辑
来自华闻派

欢迎转发分享

转载请联系公众号授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