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有两件事无法避免——死亡与缴税!
在美国旅游的中国人看到小票上的消费税一列,吃个饭都要多出个5-8%,开始都会有点心疼,有时候现金付款的话会拿出国人万事商量买东西必砍价的精神试探下“要不然我给现金您把税给我免了?” 小编了解的情况十有八九被婉拒。
相比较而言缴税在美国是一件比较严肃的事情,即便路边小店店主也不含糊,因为税务局不会跟他们含糊!
每年四月是美国的报税季,每到四月可以看到大街上到处是报税咨询的会计师广告,最后几天大家也是成群结队到邮局递交税表,只要有收入,就要报税。每年的报税表格和报税记录也是个人的重要信用记录,这是其一。
邮局会在报税截止日晚关门几天
美国的税务机关——IRS(Internal Revenue Service,直译国内收入服务局)是执法机关,是有对公民和单位的执法权的。也就是我们老辈人说的税警!如果觉得有必要,是可以荷枪实弹直接到家里拿人的。税务机关包围民宅与欠税大户对峙的新闻每过几年都能有那么一两起。美国的会计和律师提供税务服务,在报税之前帮助个人整理税表,收取一定服务费,可能帮助个人和企业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节约一定税务费用。不过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是一旦税务部门找上门来,一般是没有律师或者会计师接这样的官司的——不与税务机关打官司,起码是一般百姓和小企业的理智选择。这个原因就稍微有点复杂了。
曾经有同学三年前虚报了一千多美金的退税,被查出来,税务局几个电话打过来没有理会。税额下一年度直接从配偶的账户里面扣除了。所以看似漫不经心全凭自觉,实际上外柔内刚,滴水不漏。
虽然严肃,不过对于缴税这个事情,大家大都比较接受——当然中国人可能牢骚多一点逃税避税的花样也多。但大多数美国人总体而言对于整个税务体系接受度还是比较高的。
个人觉得原因有几个:
先缴再退
虽然人人都要报税,留学生每月一千或者大几百的助学金,或者打个零工每月一两千美金的现金收入,学校和雇主都会提前预扣税或者提供工资凭证和税表。每月一千五百元的助学金扣掉联邦税州税和一些大城市才有的城市税(譬如纽约)以及社会保险等到手可能只有一千二三。到报税季,税法里面提供很多退税的条款。根据一年的生活情况汇总上报后可以有减税额度。譬如大病,搬家,有慈善捐赠,部分房租等都可以从应缴税收入中扣除。譬如各州情况不同,根据经验一般年收入两万五千美金以下的单身人群或者三万以下的有孩子的家庭几乎预缴的税额都可以退回。穷学生或者孩子多病人多的家庭经常还有赚!也就是政府还会倒回来以退税的形式补贴一些。各州情况不同但大致路数差不多。先缴后补,感觉就像钱掉在口袋里每年四月又捡回来一样,抵触情绪少很多。
最常见的1040表,最终应税部分是调整后
发达国家中,美国的税额不算太高
纽约附近两人带一个孩子,年收入10万美金左右整体税率也就是30%上下,这还是在纽约。在发达国家里面算是比较仗义的了,考虑到整体的公共和医疗警察教育等服务水平,大部分人都还可以接受,没有被坑了的感觉。
一般企业整体税率只有15%,而且企业报税只报利润,扣除所有成本如果不盈利是可以不缴税的,一些州往年的亏损还可以计入当年的抵扣税额!当然这都是诚实报税的前提下。如果连年报亏还持续经营,被税务局盯上了罚款也是吓死人。
物有所值
最后,其实感觉也是最重要的,税缴上去之后整个社会服务也算是不错,算是对得起这个价钱。尤其是地方州税的大头地产税。另外,一些附加的好处就是如果有良好的报税记录在银行贷款等方面会方便很多。买房子办房贷银行主要看的就是夫妻双方的三年缴税记录。
都知道国外大都要收地产税,美国也是如此,大部分州地产税在1%-3%,一些州为了吸引产业和居民免除地产税,譬如新罕布什尔州。国内的概念觉得地产税缴了就缴了,好像几十年就要把房子再买回来一次。其实把美国的地产税考虑成物业挺贴切。
美国的地方行政机构都很简单,往往一个十万人的城市是政府就小小一栋房子没几个人,行政开销比较少。所了解的大部分地区的地产税中的70%-80%都用到地方教育和警察开支,剩下的就是道路维修之类的维护费用。往往房价高地产税率高的地方学校都很好,好到国内大城市的国际学校也就是个美国中等社区公立的水平。第一次参观长岛的一个还不错的社区小学,感叹在国内简直可以办个大学了。
另外地产税缴得多的地方警察的服务也比较周到,一个电话五分钟到岗,经常还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一位同学,老婆三番五次把车钥匙锁在车里,都是叫警察解决,他笑嘻嘻地解释找锁匠还得花钱,还没这么快。警察叔叔似乎也见怪不怪了。
这些看得见摸得找的好处,让地税高的地方往往房子都比较难买,新出来一栋房子有好几家人过来出价,往往都是地税高的好区。税低的地方反倒没人抢。
付出和获得成比例,这应该是所有经济交往中最朴素的道理了。税收在这些地方能够成为与死亡并列的铁板钉钉,除了强有力的执行,制度人性,支出合理,预决算透明,让大家缴得心服口服,应该是更有效的收税方法了。
来源:网络
版权声明:除原创类稿件,其他均由本小编整理,仅供参考,不作为税务法定依据,具体操作请咨询美国相关专业人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请第一时间在公众号留言,我们会在后续的文章中声明;如觉侵权,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谢谢关爱!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