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圣诞放假不足十天,当你还在想着去哪里度假的时候,很多同学已经开始准备春招了。
不甘落后的你决定将精心制作的简历投出去,可是心仪的公司那么多,总让人眼花缭乱,抱着“全面撒网、重点捕鱼”的心态,一口气投了二十几份简历,全都石沉大海,没有回音......
是你的经历不够丰富?学历不够高?其实很有可能,你的简历根本没有被人看过,而是被一个智能算法给PASS掉了!
两年前高盛从在读学生和毕业生那儿收到了25万份求职申请。这不仅使得求职者成功机会渺茫,也给公司带来了现实的麻烦。
假设高盛人力资源部的五名员工组成一个团队,全周无休地每天工作12个小时,在每份申请上花5分钟,也得花近一年才能筛选完这堆积如山的申请。
难怪大部分大公司在筛选低阶职位的求职者时都会用到一种计算机程序,也就是算法。这意味着求职者要是能确切知道算法在找什么,就能从中受益。那些神奇的算法究竟隐藏了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1
ATS根据关键字拒掉75%以上的申请者
维多利亚·麦克莱恩(Victoria McLean)曾是一名银行业猎头和招聘经理,她创办了一家名叫City CV的公司,帮助求职者制作申请。
她说,在由人处理简历前,应聘者追踪系统(ATS)会拒掉其中多达75%的申请。这些系统会搜寻符合雇主标准的关键字。
一个小建议是研究招聘广告中使用的语言,如果文中是用首字母“PM”指代项目管理,那么就要确保你的简历中有“PM”的字眼。
这意味着:一份没有针对性的简历可能连第一关都过不去。
2
AI能够直接通过视频面试淘汰申请者
ATS可能还不是求职者面临的唯一技术关卡。
包括沃达丰和英特尔在内的许多公司都采用了名为HireVue的视频面试服务。应聘者在回答视频提问时,AI程序会分析其面部表情(建议与摄像机保持眼神交流)和语言模式(听上去自信是要诀)。手臂乱挥或坐姿慵懒的人很可能会失败。
只有通过了这个测试,求职者才会和一些面试人员面谈。也许你以为AI程序能够避免传统招聘方法中存在的某些偏见,尤其是面试官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相似的求职者这一点。然而歧视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
安雅·兰布雷希特(Anja Lambrecht)和凯瑟琳·塔克(Catherine Tucker)这两位经济学家在Facebook上发布了宣传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工作机会的广告。她们发现这些广告被推送给男性的可能性比女性大。
这并不是Facebook算法有意识的偏见造成的。相反,年轻女性在Facebook上是一个更有价值的群体(因为她们控制着很大一部分家庭支出),因此针对她们的广告价格更高。这些算法自然而然就瞄准了投资回报最高的页面:男性,而非女性。
3
绝大多数招聘人员会用领英来查证求职者的资质
麦克莱恩有个客户曾是高级军官。从他的履历来看,他在培训和教育、采购或军备销售方面可能有工作机会。
她说,最佳策略是用三套不同的关键词,做三份不同的简历。求职者还要保证他们在领英上的个人资料能和自己的简历呼应——绝大多数招聘人员会用这个网站来查证求职者的资质。
这就意味着,你不仅要有一份精美的简历,更要在意你的领英主页。


4
不必过分担心AI会带来“偏见”
多伦多大学罗特曼管理学院(Rotman School of Management)的阿杰伊·阿格拉沃尔(Ajay Agrawal)、约书亚·甘斯(Joshua Gans)和阿维·戈德法布(Avi Goldfarb)在他们关于人工智能的合著中写道,公司不能把这类结果视作算法的“黑盒子”特性带来的令人遗憾的副作用,就简单打发了。如果它们发现一个AI系统的输出带有歧视性,就要找出原因,然后调整算法直到影响消失。
候选人渐渐学会调整简历以通过最初的AI测试,而算法也会相应改进,好筛掉更多的求职者,这可能会引发一场军备竞赛。这又为另一个潜在的偏见创造了空间:来自富裕家庭(以及特定群体)的求职者也许能更及时地更新简历。反过来,公司可能就需要再次调整算法,以避免歧视,因此不必过分担心。
5
我们的简历还远远不够
在面对这样的智能算法时,我们的简历不但要全面,还要精准。各个公司企业随着AI技术的发展运用都在不断更新智能算法,我们也得跟上脚步,才能让自己的简历被别人发现、欣赏。
担心你的简历写得不够完善、没有针对性
还没看就被毙了怎么办?
海胆专业职规师能够为你量身打造专属简历
了解各大公司需求、精准定位
让你的求职之路更加顺畅~
*来自网络整合发稿,如涉及版权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喜欢别忘了点赞和分享哦!
↓ 
 写下求职意向 有机会优先内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