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把这些台词再说一遍,甚至有时候像是促膝而谈。”
“伊恩·麦克莱恩完全掌控了舞台。”
“伊恩·麦克莱恩塑造的李尔王,根植于对年迈之人的细微观察,以及对从剥夺与失去中获得顿悟的深刻理解。”
年老昏聩的李尔王受到了虚伪而谄媚的大女儿和二女儿的哄骗,决定把自己的王土全部分给她们,而对于耿直的小女儿考狄利亚则一无所予。没想到分家之后,李尔王在大女儿和二女儿家先后遭到了冷遇与凌辱,甚至在暴风雨中流落于荒郊野外。李尔疯了,却比从前更加明白孰是孰非。成为法兰西皇后的考狄利亚赶来解救父亲,恶人遭到惩戒,但考狄利亚也被杀,李尔王在痛苦的失去中得到了领悟和解脱。
2007年在RSC版《李尔王》中的扮相
2007年,伊恩·麦克莱恩在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出演了《李尔王》;2017年,回到他职业开始的地方,奇切斯特节日剧院重演《李尔王》,这感觉更像是回家。节日剧院是一个以重视演员自我创造力而闻名的剧院,那个时候艺术总监问伊恩能否来这里演个戏,想演什么他自己决定,“结果当然没什么角色可挑了,他(伊恩)全都演过了;不过他说他想再演一次李尔王,尝试在更小更私密的空间里演出。”
在节目册里伊恩这样写到:“我想把这些台词再说一遍,甚至有时候像是促膝而谈。”节日剧院小剧场只有300座,他很满意:“它几乎是我理想中的剧院,你可以亲眼看清每个观众,他们也能看见你的眼睛,甚至听见演员的呼吸,最后李尔王说‘帮我把纽扣解开’的时候——在密涅瓦小剧场,观众能看见这颗纽扣。”——当伊恩形容“细节”的时候,他这样说。
从奇切斯特转到西区,伊恩和剧组同样找到了一家不算大的剧院——约克公爵剧院,即便如此,他们又大胆拆掉一半座椅,并在台下搭了条走道,将一部分表演区域延伸到观众席中,意在打破观演之间的隔阂。
大多数应该都看过不止一版《李尔王》的西区观众和剧评人,带着他们最刁钻的耳朵,宛如欣赏一曲古典乐演奏一样,听出每一场演出中指挥与乐手的状态。伊恩完美展现了他的状态。他用自己的理解把文本间的每一个缝隙填满,看似轻描淡写的口语表达,对韵律节奏的把玩,在忠实于原文基础上最大限度消除莎士比亚时期语言的陌生感,从而带给了人们一个相当清晰、易于理解的《李尔王》。
几场李尔王戏份最集中的戏处理的都非常值得细品。比如与大女儿闹翻,投奔二女儿的一场戏,李尔初见时想要倾诉委屈,在意识到两个女儿沆瀣一气时难以置信的失落,在指责中愈发激起的愤怒,“高贵的怒火”在暴雨和泪水就要来临之际戛然而止,李尔王的情绪在短暂的时间里有了多重变化,又一气呵成。
暴风雨一场戏是真正的震撼,倾盆大雨落在铺着红地毯的圆形舞台上,汇聚起来,顺着李尔王的打缕的头发流下来——很少有版本这样真实地处理这段暴风雨。李尔王台词中有大段的诅咒,充斥着荒野中动物的意象,回归原始的本质的需求。当他忏悔地自己从未真正关心过普通人的疾苦时,他脱去了自己的西服外套——从开场时候别满勋章的礼服,到后来身穿的整套西服,再到散乱的衬衫,破损的背心。显示出李尔王“脱冕”的过程,是饱受折磨的年迈之人心智和体力逐渐瓦解的过程,但同时也是他回归人性与自我的过程。
正如《卫报》剧评人迈克尔·毕灵顿(Michael Billington)所说,“伊恩·麦克莱恩塑造的李尔王,根植于对年迈之人的细微观察,以及对从剥夺与失去中获得顿悟的深刻理解。”这不仅仅是说抽泣,咳嗽,擤鼻涕等小动作活灵活现,更关乎一种心态,“李尔王八十岁了,几乎和我同岁,这也给了我另一种视角,算是个捷径,可以直接演出我对衰老的亲身体验。”(伊恩语)
这一版本中同样挖掘了一些当代的潜文本。舞台设计逐步走向简洁与抽象(从李尔王分封时的宫廷到象征多佛悬崖的水泥墙壁),两代人服饰(军装与西服制服)的差异和变化,都指向一种当今世界的瓦解和迷茫——这在剧中和也是和李尔王的心智蜕变相呼应的;另外李尔王身边忠诚的肯特用了女演员来扮演,在好女儿和坏女儿之外,增加了另一种女性的劝诫的声音。这样细节上的变动还有不少值得品味的地方。
当大家正在伤心伊恩说这可能是最后一次在舞台上饰演重要莎剧角色的时候,爷爷又公布了明年大半年的舞台巡演计划,以纪念80岁的新征程。其中也将会有不少涉及莎剧的段落,很期待他每次如新的演绎——“我们照本宣科演给你看,而你自己从中找到意义。”
这版《李尔王》的NT Live影像版正在国内上映,具体排期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新现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