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摆时光》
[英]扎迪·史密斯 著  赵舒静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10
眼下,HBO出品的电视剧《我的天才女友》第一季正在热播,豆瓣评分高达9.4,甚至比原著小说还高了一分,甚至连神秘的原著作者、意大利“匿名作家”埃莱娜·费兰特也赞美了这部剧。如果你此时恰好翻开英国作家扎迪·史密斯的《摇摆时光》,恐怕不禁要感慨一番,扎迪的野心十分可敬,仿佛要把费兰特以四部曲之力书写的两位女性纠缠、友爱、斗争一生的故事,写进这一本小说里去。
《摇摆时光》写的是1982年在伦敦西北区两个混血女孩的故事。她们都有着棕色皮肤,在社区舞蹈教室认识,二人最初的状态也与莉拉与莱农十分相似:“在认识初期,我们非敌非友,连熟人也算不上:我们很少说话。可我们总是相互在意,无形的纽带将我们维系。”她们都梦想成为舞蹈演员,但只有特蕾西有天分,而另一个女孩——也就是这本小说的叙述者“我”——只有满脑子奇奇怪怪的想法:关于韵律和时间,关于黑人和白人,关于自由和不自由。在进入青春期之后,她们的友情迅速降温,并分别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特蕾西成了歌舞剧里的配角,但却用其他方式毁掉了自己的生活;“我”离开了这个街区,阴差阳错成了二人童年偶像的助理,经过一系列波折和思考,最终又回到了这个熟悉的地方……
除了与“那不勒斯四部曲”相似的女性生命故事,扎迪·史密斯在《摇摆时光》中探讨的主题更加多元和丰富:种族、肤色、阶级、快乐。在她的笔下,一切都是流动的,一切体验都是相对的。她的母亲是牙买加人,作为一名混血作家,和书中的“我”一样,她从未停止对种族与移民问题的思考,从处女作《白牙》起便是如此。《摇摆时光》入围了2017年布克奖长名单,这位生于1975年的青年一代作家,迄今创作的三部长篇已分别三次入围布克奖。
《面具后的女人》
[法]柯莱特 著  陈波 译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8-11
柯莱特是龚古尔学院首位女主席,被誉为二十世纪法国最杰出的女作家之一,也是法国首位享有国葬之礼的女作家。她的代表作《吉吉》改编的电影《金粉世界》曾获奥斯卡金像奖九项大奖。她一度穷困潦倒,但仍坚持写作,几乎所有的作品都以女性主义为主旋律。柯莱特的一生最大的成就是引领女性解放的思潮,波伏娃称其为“了不起的女神”。传记电影《柯莱特》于今年上映,影片聚焦于她的年轻时代和曲折经历。
柯莱特从小受父亲熏陶热爱文学,与文学评论家威利的婚姻是她戏剧人生的转折点。婚后,威利把她写的小说《克莱蒂娜》以自己的名义发表,小说十分畅销,而柯莱特非但一无所获,还要迫于生计去演戏剧。在做话剧演员期间,她与女性友人在舞台上的半裸演出和亲吻行为在19世纪末的法国社会引发了极大的争议。之后她将同性恋爱情节加入到了自己的文学创作之中,不仅被当时的主流法国社会唾弃,也引起了她的同性伴侣的强烈不满,但柯莱特始终拒绝删掉。另一方面,她的自由和反抗精神也令人着迷,柯莱特曾在杂志上开设“给年轻女孩儿的信”、“一个女人的意见”等专栏,呼吁女性读者们“庆祝属于她们自己的女性时代”。
在短篇小说集《面具后的女人》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柯莱特对于两性关系的细致观察以及她对于女性主义的理解。比如在其中一篇故事中,丈夫和女人在互相欺骗的基础上同时参加了假面舞会,当丈夫发现妻子与不同男人拥抱接吻时,并没有觉得妻子背叛了他,“他确信她没有约任何人,她会像丢弃葡萄皮儿一样松开那年轻人的嘴唇,然后离开,到处晃悠,和遇到的其他人亲昵,再忘掉他们,直到疲惫后回到家,品味她源自决绝个性里的独立、自由和率真,品味作为陌生人的那种寂寥空虚而又毫无羞愧的、怪异的愉悦——就像这次百无聊赖之下单纯的外遇,一个小小的面具和奇怪的装扮让她品味到的那样。”在柯莱特看来,猎艳寻欢不是男性的特权。
《帝国:俄罗斯五十年》
[波]雷沙德·卡普钦斯基 著  乌兰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10
1939年的九月底,一个七岁的波兰男孩在“连接波兰品斯克小镇和南方边界的桥附近”与帝国初遇。在此后的半个世纪里,他在这个帝国的边界游走,从西伯利亚到高加索,从布列斯特到太平洋的马加丹,他“尽力到达时间、体力以及机会所能达到的任何地方”,最终形成了这本对于俄罗斯的田野观察和私人记录。卡普钦斯基在前言中写到:“本书既不是俄罗斯,也不是苏联的历史;既不是苏联共产党在这个国家产生和衰败的历史,当然也不是帝制知识的简要概括。”这是一本融通了历史、地理、社会、政治的复杂的纪实文学作品,其中既写到了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冲突、苏联历史上的大清洗与大饥荒、西伯利亚的流放地,也包含了权贵阶层的堕落与贫苦百姓的挣扎、权力核心的厮杀与田间农民的劳苦。
《帝国》的作者卡普钦斯基是一位在波兰新闻界和文学界都享有盛誉的人物。作为作家,他创作了二十余部文学作品。在四十多年的驻外记者生涯中,他曾深入拉美、非洲、中东等地,走访了六十多个国家,亲历二十七场革命和政变,四次被判死刑,四十余次被关押。卡普钦斯基用大量时间在田间地头、穷街陋巷与普通人交谈和生活,他在木伊那克考察时曾经做过这样的记录:“木伊那克是令人伤感的地方……这里既没有河流也没有海洋,这里的绿地已经消失了,狗都死了。那些坐在墙根的人,如果你对他们微笑,他们就变得更加沉闷,而妇女们的脸都被面纱遮着。当然,微笑在这里被认为是虚伪的,笑声听上去如同生锈的钉子刮在玻璃上的那种刺耳的声音。”
《欲望与尊严:
转型期中国的阶层、性别与亲密关系》
肖索未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10
婚外包养关系是一种存在于道德边缘的亲密关系,是一种不被主流道德、法律与文化认可的社会关系,却是一种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的现实关系。在这一层包养关系背后,实际上是中国社会的亲密关系内部的情感逻辑与伦理实践。肖索未最早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是2004年看了一篇调查记者涂俏在深圳“二奶村”卧底三个月写就的纪实文学。她的田野调查最初进行得很不顺利,学术伦理要求她不能完全隐藏自己的身份,社会经验的不足也使得“破冰”举步维艰。研究对象是熟人一个个介绍来的,她与这群平日完全不在一个圈子里的男性女性喝酒吃饭、唱歌蹦迪,试图拉近距离,慢慢放松脑袋里紧绷的“理性”之弦,尝试理解她们的生活与情感。
肖索未发现,情人、小三、二奶等称谓在媒体上几乎是混用的,但在现实的人群内部却有着严格区别和精细划分。在她的研究中,她将二奶或婚外包养关系定义为“一般由男方提供固定居所、提供家用或负责女方的基本支出,关系相对稳定”。随着田野调查不断深入、价值预设不断被突破,她渐渐发现,这一人群“的机会和选择并不是绝对的,结构性的位置固然重要,但对个体的意涵并不是给定的,而是嵌入于他们复杂的生活世界。理解他们与他们的生活世界的关系才是解释特定选择的关键所在”。而大多数人的想当然——比如,那些迫于生计、缺乏机会、在流动中流离失所、在阶层和城乡结构中缺乏向上流动机会的女性成为“二奶”是情有可原的,而为了消费、维系某种生活方式而被人包养是令人鄙夷的;有感情的婚外情叫人唏嘘,亲密关系的工具化使用则令人不屑——背后其实是一系列价值判断的混合:主流性道德、对浪漫爱情的迷思、“左派”社会学浸染下形成的“弱者”立场,以及对消费主义的批判。
肖索未是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涉及社会性别,婚姻、家庭与亲密关系以及人口流动。在《欲望与尊严》一书中,她以讲故事的方式,探讨了婚外包养与伦理、性别、阶层、城乡、欲望及尊严的关系。她提出,看似相似的亲密关系实则蕴含着复杂多样的社会意义,对于不同社会位置的当事人而言有着不同的情感逻辑,左右着双方的互动方式、亲密程度、交往策略乃至关系的延续或终结。
《过剩之地:
美式富足与贫困悖论》
[美]莫妮卡·普拉萨德 著  余晖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1
美国在19世纪晚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爆炸式经济增长,但时任路易斯安那州州长、连罗斯福都忌惮三分的“政治狂人”休伊·朗却质问道:“这是一片超级富足的过剩之地,可为何到处都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无家可归的人呢?”作为超级富足的世界强国,美国在发达国家中的贫困率一直居高不下,形成了美式富足与贫困悖论共存的尴尬局面。根本原因到底在哪?
印度裔学者、美国西北大学社会学教授莫妮卡·普拉萨德(Monica Prasad)在金融危机后便着手解决这一难题。在《过剩之地》一书开篇,她就直截了当地破除了人们对美国自由放任神话的迷思。从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的前30年,在反垄断、管制、税收和货币改革四个方面,美国的政府角色和强大干预力都甚于欧洲诸资本主义国家。既然美国本就有着强大的政府干预传统,为何贫困和不平等问题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对比同样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欧洲诸国,其在高速发展五十年的基础上较好地协调了贫困和不平等问题,那么美国到底特殊在哪?普拉萨德认为,过去对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各种主流解释都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利益集团——美国农民。
她以其深厚的财税学积累和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梳理能力,为我们重现了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美国的社会政治经济面貌:促进农业利益的税收管制和金融管制,在政治狂人的“共享财富”实验、两党斗争的激烈交锋、农业利益集团的积极游说,以及大资本家的妥协周旋和舆论宣传中,确立了美国经济的消费导向,最终走向了按揭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发展道路。这一道路刺激了美国的信贷消费,一方面带来了战后经济高速增长,一方面也埋下了危险的种子。从住房到教育,人们对信贷消费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因各种原因被排斥在信贷体系之外的美国人就成了美式富足下悲惨的贫困人口。
《过剩之地》一出版便收获美国社会学协会最佳图书奖等六大奖项。对于中国来说,这番对于美式贫困的深入分析无疑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在本书序言中,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顾昕写到:“《过剩之地》讲述的是美国有为政府的故事,而这个故事以及讲述故事的方法,特别值得中国学人仔细品味。”
《梦的化石:今敏全短篇》
[日]今敏 著 焦阳 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11
《梦的化石》是日本动画导演、漫画家今敏1984-1989年间创作的漫画合集。2010年,年仅46岁的今敏因病逝世,这本合集由讲谈社一年后收集出版。除了与大友克洋合著的《国际恐怖公寓》,其他所有的15个短篇漫画都收录其中。
今敏的漫画常常突破时空的限制,翻看他的漫画如同一趟趟穿梭于历史和未来的时光之旅,一次次梦境与现实的跳跃。1984年今敏发表首部漫画作品《虏》,直到1997年首部动画电影《未麻的部屋》才横空出世。《未麻的部屋》受邀参加柏林影展,并在亚洲奇幻电影节上获奖,他接着陆续完成了动画《千年女优》《东京教父》《妄想代理人》以及《红辣椒》。其中,《千年女优》曾入围奥斯卡动画长片奖,与《千与千寻》同获日本文化厅媒体艺术节动画奖,名列世界五十大动画。在《未麻的部屋》使他被更多人知晓之前的13年里,他埋头于漫画创作。作为动画导演,他享誉海内外,然而作为漫画家的道路却走得并不顺遂,仅有两部作品出版,其他作品不为人知,被时间埋藏,成为了今天这块“梦的化石”。
《心碎博物馆:
人类失恋心理学研究标本》
[克罗地亚]奥林卡·维斯蒂卡 等著  王绍祥 译

未读·文艺家·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10
2006年,克罗地亚的一对艺术家情侣在分手之后,选择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纪念这段恋情,他们发起了一个展览,展示那些恋旧之人不忍丢弃的东西。心碎博物馆由此诞生。馆内展示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失恋患者寄来的器物,还有这些器物背后的失恋故事。心碎博物馆已在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成功举办了50场展览,2011年还被授予“欧洲最有创意博物馆奖”。2018年,心碎博物馆推出了同名出版物《心碎博物馆》,书中展现了历届展览中200件最具代表性、最打动人心的珍贵展品及其背后的故事。每一个物件和故事都独一无二和真实,也许它们唯一的共同点在于,这些物品曾经的拥有者已不再拥有当时的爱情。
书中展示了许多看似怪诞的物件,却常常能引起未能亲临博物馆的读者的共鸣。一双来自美国的白色绅士鞋下写着:“我很开心,再也不用时不时穿上这双白色绅士鞋来取悦她了。”一部来自克罗地亚的手机下面写着:“他把手机给了我,这样我就没法给他打电话了。”博物馆中还有一些充满奇思妙想的东西,如一张恒星光谱图。这是捐赠者26岁生日时收到的礼物,她与前爱人同为天文学家,他曾对她说:“瞧,在你出生的时候,光已经离开了这颗星星,穿越了广阔无垠的星际空间、尘埃和星云,经过二十六年的旅程之后来到了这里,你也是一样,在二十六年后来到这里。在这里你遇见了你的星光,我遇见了你。”有一些物件似有深意,比如一张捐赠者的前任用AK-47打过的靶,每一发都打在致命区域。
《极简科学起源课》
[意大利]卡洛·罗韦利 著  张卫彤 译

博集天卷·湖南科技出版社 2018-11
许多中国读者对于意大利理论物理学家卡洛·罗韦利并不陌生,他的《七堂极简物理课》深刻而美丽,从相对论、量子力学,到宇宙的结构、空间的颗粒和时间的本质,向读者讲述了20世纪以来现代物理学的伟大理论发现。这本书至今已被翻译成40种语言,收获了颇多好评。去年,国内译介了他的另一部作品《现实不似你所见:量子引力之旅》,罗韦利以优雅易懂的方式带我们踏上了一场探索现实之旅,从德谟克利特到爱因斯坦,从法拉第到引力波,与读者一同探讨了现实的本质与奥妙。
《极简科学起源课》是罗韦利的第三部著作,相比于前两本来说,这本更偏重科学史,他回溯了科学冒险的源头——古希腊的阿那克西曼德,见证科学思想从萌芽到生长,一路讲述到哥白尼、伽利略、爱因斯坦,引领我们重走这趟长达26世纪的伟大旅程。科学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我们需要科学?他在书中写到,“科学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我们的无知,而且我们还有着堆积如山的错误偏见。科学就是从我们不知道的一切中诞生(比如“山的那边是什么?”),从我们对曾经相信却经不起事实推敲的一切的质疑中诞生,从合理的批评分析中诞生的。我们曾经认为地球是平的,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我们曾经认为细菌产生于无生命的物质,我们曾经认为牛顿定律是完全正确的……伴随着每一个新发现,世界在我们眼前被重新描绘一次,经历一次改变。我们从不一样的角度更深入地认识了这个世界。”
科学思想甚至比科学知识本身更加重要,罗韦利告诉读者们:“不要被我们确信的一切和我们的固有认识禁锢,要时刻准备通过观察、讨论、提出新观点和新批评去不断改变它们,这种能力才是掌握科学知识的钥匙。科学思想的本质就是批判、反抗,就是排斥一切先验主义、一切盲目崇拜、一切永恒的真理。”对于如今许许多多依靠社交媒体信息来认识世界甚至养生保健的人来说,不失为一剂醒脑良药。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作者:实习生 庞丹妮编辑:黄月、林子人,题图绘制:黄月,未经“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授权不得转载。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