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上午,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35岁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晴阿顺利生下一个女儿,重2.79千克。称重时,她仿佛在向世界招手。
35岁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阿晴又当妈了。12月2日9时33分,阿晴的二女儿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呱呱坠地。
医生为阿晴实施了“母婴阻断”技术,将宝宝感染风险控制到接近零。在广东,许多“艾滋妈妈”如阿晴般幸运。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我省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从2013年的6.8%下降至2017年的4.7%,处于历史最低水平。
△点击视频,聆听艾滋妈妈心路历程
△剖腹产前,医生穿戴防护服。
△剖腹产前,医生穿戴防护服并进行术前消毒。
△12月2日上午,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剖腹产进行中。
“孩子为何哭得这么严重,是不是有问题?”手术台上一直揪着心的产妇问,医生还在缝合着她的肚皮。“这说明他肺好,呼吸功能棒。”埋头缝合的樊医生笑答。
不过,孩子很快就被新生儿科医生抱去新生儿科进行监护。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病中心主任、艾滋病专家蔡卫平告诉记者,艾滋妈妈产下的新生儿,一出生就需立即服用抗病毒药物,来阻断艾滋病毒的感染。抗病毒药物根据孩子的体重来计算剂量,需连续服用6—8周。
产妇无需等待太久。医生说,等过三五天就能出院,孩子也可跟着母亲一起出院回家了。
△刚出生的小生命是否成功阻断了艾滋病毒的母婴传播,还需要18个月后才能最终确定。
△医生把孩子抱到妈妈跟前,母女第一次相见,手术仍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阿晴对新生命怀有无限期待。12年前,她生下了大儿子,家人一直希望再添一个贴心“小棉袄”。如今女儿出生,正好凑成一个“好”字。
正是在怀大儿子时,阿晴得知自己感染艾滋病病毒,顿时吓出一身冷汗。她此前毫不知情。身边人人谈“艾”色变,得此病好比被 “判死刑”,阿晴曾深感坠入绝望的深渊。
家人的包容给了她力量,腹中小生命使她强大,“母婴阻断”技术让她重振信心。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蔡卫平对她说:“只要坚持吃药,宝宝被感染的风险比中六合彩大奖的几率还低。”
但孩子1岁半时才能确定阻断是否成功。经历了十月怀胎的小心翼翼,再加上18个月等待“宣判”的战战兢兢,当医生告诉阿晴孩子健康时,她如释重负。
△12月2日上午,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35岁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阿晴顺利生下一个女儿。孩子啼哭声此起彼伏,回荡在手术室。
△剖腹产后,产妇被推出手术室。医生说,等过三五天就能出院,孩子也可跟着母亲一起出院回家了。
类似的心情,阿晴如今又要经历一次。不过,这一次她从容了许多。这些年在家人、医生关爱下,她坚持服药,定期就医,常常感到自己与健康人无异,早已习惯“与艾共舞”。
在许多人看来,艾滋病仍是绝症,因为病情虽能控制,但至今尚未研制出根治的特效药物。可阿晴觉得,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生命的长度,而在于幸福感的浓度。她觉得此生已有最好的礼物——家庭和美,儿女双全。
当然,阿晴也在意社会上的异样眼光。因此,知道她秘密的人少之又少。她期待社会消除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歧视,也希望更多病友能像她一样,阻断艾滋病传播,实现当妈妈的梦想。
数据显示,2009年至今,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接诊了400多例“艾滋妈妈”,无一例“母婴阻断”失败。


图片:张梓望   文字:曹斯  李秀婷  黄锦辉
校对:黄黎繁
编辑:曾强     张梓望     张迪

统筹:王溪勇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往期精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