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国读大学,选择综合大学还是文理学院?通常来讲,规模大、学科种类齐全的综合大学(俗为“大U”),是大多数赴美读书学生的选择。然而,在每年的申请中,总有一部分优秀的学长学姐在早申或者常规申请中对注重本科教育和个人素养的文理学院情有独钟。来自北京的陈学姐就是其中一位。在今年的大学申请中,她成功摘取到自己梦校的橄榄枝、申请到里德学院。
里德学院简介
美国知名文理学院,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的母校。该学院学术标准极高、极其注重课堂参与。因认为《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 World Report) 的排名方法不能反映课堂质量而拒绝参加其所给出的排名,也因此成为美国第一个拒绝参与U.S. News美国大学排名的学校。
陈学姐是北京新东方北美项目ACT一对一学员,是北京新东方张艳莉老师的学生。以下是张艳莉老师就申请和选校问题与陈学姐之间的一段访谈。
访谈内容
Q:先问一个我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很多同学在申请时往往选择综合大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大U”。你跟我讲过你在申请时并没有考虑综合类大学,是什么原因让你如此钟情于文理学院呢?
有句话叫,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彼之砒霜,吾之蜜糖)。选大U还是文理学院,取决于申请人看中什么。
文理学院有这样几个优点很对我口味:
1、小的师生比,这就意味着文理学院的学生有更多时间和教授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会得到更多教授给予你的个人关注,不用过多担心耽误老师时间或者老师态度的问题;
2、基本上只专注于本科教育,各种实验的机会就是给本科生的,不用面临和研究生抢资源的风险,选课也会更自由;
3、有认真学习的氛围,以后对于想继续留美深造的人来讲,研究生录取率会高;
4、师生数量不多、认识的全,这样就彼此之间就有亲切感,感觉更像一个大家庭,我很喜欢那种氛围。
Q:关于申请,除了优秀的标化成绩和学校成绩(ACT 31分,托福106,SATII 2360,3门AP,学校GPA前5%),你认为是哪些因素让你在早申中成功、获得梦校的青睐?
我在选校调研上做得比较全面,这让我选中了匹配自己的学校。
首先,我很清楚在申请的学校中哪些放到ED、哪些放到EA、哪些留到RD,还留了标化成绩不理想的备选方案。这一点让我对申请结果比较确信。有很多人被问到早申的梦校是什么的时候,往往想都没想就会回答哈普耶(注:哈佛、普林斯顿、耶鲁大学)。喜欢固然很好,但是一定要清楚自己的实力和水平,你申请的学校到底是冲刺类, 匹配类, 保底类,还是根本就够不到的,要做判断,理性选校。
第二我看到很多在美国非常棒的学校,不出名,也不愿意参加排名(因为某些排名榜不公开透明、水分非常大),千万别忽视这些学校。原因在于:一方面,知道它们的人不多竞争少;另一方面,这些学校学术实力强、有个性,看着看着就爱上了。我就是这样选中的早申梦校。
第三,争取一切和目标申请学校建立联系的机会。上学校官网加入他们的邮件列表,留意各方资讯招生官什么时候来,争取一切机会和招生官聊,做志愿者更好,如果对方能给你当场来个面试就更好了。在招生官来学校之前,如果你是本校学生建议发封欢迎邮件给对方,简单介绍自己,展现兴趣,表达一下希望当天能多聊一聊的想法。这些小建议对自己的想去的院校用就可以,不需要每个学校都这样,否则太耗时间。
Q:这样看来,做好选校调研在申请美国大学时确实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在和众多申请者的访谈中,我发现你在选校调研方面做得格外用心和到位,能否和同学们分享你做选校调研的一些细节?
在做选校前,我先确定了自己想上什么样的大学,是文理学院还是综合大学呢。结论是:希望学校在村里,学费不贵到天际,天气适宜,专业强,有超高质量的教授和良好的师生比,极具挑战性的课程,上了四年能学到很多等。这些是我选校的标尺,我会时时在脑海里拿它们来作衡量判断。
1、初选。
可以通过类似https://bigfuture.collegeboard.org/college-search的网站,按刚刚的标尺筛选想去的学校。注意,想看看“hidden gem”(隐藏的牛校)的话,在Selectivity一栏不要选的太高,否则很可能蹦出来的学校就都是哈普耶、其他一些值得关注的学校就会被系统直接跳过。在初选后得到属于自己的一个初步的选校名单。
2、咨询。
对我最后的选校名单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跟人的交流了。主要咨询了以下三类人:
(1)靠谱的指导老师。先跟指导老师过一遍自己初选的学校名单,跟指导老师讨论进行删减。我们学校的指导老师手里会有一些介绍学校的书,这些书会根据专业给一个院校名单,会发现不少鲜为人知的牛校。
(2)热心的学长学姐。跟已经去名单上的学校读书的或者申过名单上学校的学姐学长们交流,这点非常重要,倾听他们的想法和经历,帮助会特别大。学姐学长们是非常好的资源,通常只要不是很找人烦的问题,他们都会很耐心地回答问题。
(3)学校招生官。我会去浏览我初选名单中学校官网的各种项目,看他们是不是能够满足我的标尺。与学校招生官聊天,看与学校的契合度。
3、第三方资源。
首先想说,排名不一定可靠。有句话是,“前50 的美国学校都有值得去的地方”。我觉得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因为每个学校都有自己不一样的地方,很难排出个名次,大多只有阵营之分。我基本上不怎么看排名,符合我要的基本阵营即可,所以推荐榜单之类的并不能给很好的建议。但有一点,要看排名的话最好要看大学想学专业的排名;至于综合排名,个人觉得除了看看有什么厉害的学校以前没听说过之外,基本没用。另外,注意分辨榜单真假,比如要理性对待US News排名的实际价值。
4、其他方面。
College Confidential这个网站不错,有各种问答;Google是个很好的利器,搜索“What is it like to study XXX in XXX”,看看学生给的意见。还有就是刚刚说的学校指导老师那里的书籍。
Q:今天分享了很多特别有价值的信息,代表同学们表达感谢。最后一个问题,对申请美国大学的学弟学妹们,你有什么建议给他们吗?
1. 做好学校调研。
具体的方法和注意问题就是之前我讲过的。这个工作建议要早开始,可以请家长和老师帮助,但是自己也要参与进去。
2. 保底、匹配、冲刺三大类的名单要确定好。
申请学校时主申匹配自己的院校,保底学校不用太多。我们有一个同学ACT考的很高,被一堆自己划到匹配行列的学校拒了,因为事实上他很优秀,而那些学校并不真正和他的情况相匹配。而列到冲刺序列的学校又没够到。所以再次强调,好好审视自己的匹配类院校,谨慎申请。多了解、咨询,如果自己做不到,就咨询专业一些的人或者机构。
3.调整自己的心态、规律生活,做自己的小确幸。
我知道考试很多,压力非常大,我也这么走过来的。不过这不代表花掉3个小时玩游戏看视频减压、晚上再熬个通宵赶Essay就是允许的,这么做反而容易形成恶性循环。睡够8小时,起来效率飞起,干完所有事,一步步稳扎稳打,终会赢得胜利。
4.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带着自信去准备申请季,展现自己的个人魅力,让招生官能在脑海中形成那个生动鲜活的你。
重新审视自己做过的活动,即使很小、不怎么起眼的活动用心去寻找赋予意义就能变得非常有价值。
文理学院vs综合大学的区别究竟在哪?
不管三年后选择文理学院还是“大U”,申请到一个理想的国内高中对于申请美国大学越来越重要。想知道2018国内高中爬藤能力谁最强么?想知道哪所学校加工能力最强么?想知道学校的理念是否与自己预期契合么?想获取2018年申请美国大学最新趋势是什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了解2018年美国大学最新录取趋势,《2018北京国际学校录取结果及标化成绩全解读暨排行榜发布》将会在2018年5月27日举行!活动现场为您提供最“有料”的标化解读及清晰合理的留学规划方案。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活动时间】:2018年5月27日 13:30-17:00
【活动地点】:海淀黄庄海淀剧院一层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