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在人海中失联,请把我们设为“
星标 ★
”哦~

点击上方蓝字“24楼影院” →进入新页面,点击右上角“...” → 点击第一栏设为星标”。
不知不觉,“印度电影”四个字,也成了一种选片指标。

这两年引进的印度片,总能把沉重的社会议题讲得好笑又温馨。


比如大火的《摔跤吧!爸爸》,阿米尔·汗饰演的爸爸把原本只能在家等待嫁人的女儿们,培养成了世界冠军。《神秘巨星》讲印度少女突破阻挠与歧视,就是要唱歌。这两部
电影共同扯下了印度“直男癌”们的遮羞布。
还有《起跑线》,讲一对中产夫妇为了送孩子上名校,一会名牌傍身装大款,一会挤入贫民窟抢资源,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戳中无数家长的痛点。


而最近又有一部印度电影将上映,
102岁的老爸竟然要送75岁的儿子去养老院???
《老爸102岁》
猫眼上近4000观众给出了9.0的高分,豆瓣评分也有7.7分
故事的主角是一对年龄之和将近200岁的父子。
老爸达特利,102岁的身体,26岁的灵魂。
特点:随性而为。

马路上拦一辆摩托车,和开车的小哥胡侃几句,达特利就把目的地换成了小哥家乡。

看到有位中国老先生活到118岁,达特利心血一来又立誓要打破他的吉尼斯纪录,反正也就只差……16年,一晃眼就过去了,


儿子巴布,
75岁的身体,75岁的灵魂。

特点:
深度强迫症。

巴布就像植入了代码的机器人,严格控制自己的作息:洗澡只洗14分钟;每周一至周六上午9:45准时见医生。

也严格控制家中的布局:哪个盒子放药、哪个盒子收钱、哪个盒子找零钱……


这样的父子俩,同在一个屋檐下,意料之中的矛盾重重。

▲连冰箱都是一人一个。一边是巴布的瓜果蔬菜;一边是达特利的高热量美食。

引爆线是老爸达特利的
“长寿计划”
,他觉得与性格迥异的儿子生活在一起,实在有碍他专心打破吉尼斯纪录,于是决定送他去养老院。

哈哈哈,求巴布此刻的心理阴影面积……

更惨的是,巴布竟然无可奈何,毕竟家是去世的爷爷传给爸爸的,而爸爸还没有传给他。


但巴布是深度强迫症患者,连浴室移一块砖都会便秘6个月的人,要是生活环境大换血,这不是直接要了老命嘛。


为了留下来,巴布只能迎合老爸的旺盛精力,完成他布置的奇葩任务。


比如,
给死去的妻子写封情真意切的情书。
▲社会达特利,会玩会玩~
巴布自从爱妻死了以后,再也没有笑过,更不敢回想,行尸走肉般活着,麻木是他的自我保护。


如今要重新开启记忆的阀门,真的很痛苦。但痛过之后,是勇敢地正视过去,以及真的有很多话想说:“我脑中关于你的记忆是如此鲜活……(此处省略1万字爱的表达)


有件事要怪你,
作为可爱的儿媳,你有权力和我的妈妈争吵,但你从未与我那个粗鲁无礼的爸爸争吵过,应该给他点教训。
你知道吗?那个疯子,想要把我送进养老院……”

此刻,该求达特利的心理阴影面积了……

但好歹,第一个任务算是完成了。接下来,巴布还要按照达特利规划的路线,进行
孟买一日游。

达特利规划的路线,看似没什么特别,但对巴布来说,却是他内心深处
最柔软的回忆
:巴布小时候最爱的飞机;巴布儿子阿莫小时候最爱的教堂;巴布和妻子钱德里卡最爱的蛋糕和马车游……


而达特利始终跟在巴布身后,默默地看他的反应,看他故地重游,在回忆中一点点卸下心头沉重的负担。

原来,巴布并非天生古板刻薄、难以相处。是妻子的离世,儿子的无度索取,令巴布人生的色彩越来越暗淡。

为什么到了晚年还要与父亲同住?因为他早就把所有积蓄都给了远在美国的阿莫。


为什么巴布不敢像父亲一样随性生活?因为他要保命,要苟且活着,要等到阿莫回来。三十多年分别,见儿子一面日渐成为他的执念甚至心魔。

现在科技这么发达,阿莫不回来,不可以视频或者自己飞去看他吗?不可以,阿莫统统都拒绝,连电话都不愿意多打。
谁愿意相信,自己养出了一个人格低下的儿子呢?巴布不愿意,他活在自己的虚假幻想里。
但达特利清楚,阿莫早就抛弃了这个家庭,抛弃了他的父母和爷爷。要不是想着爷爷还有点财产,他连虚情假意的问候都不会有。

所以,能否对儿子阿莫彻底死心,是巴布的终极任务……


网友
@与碟私奔
说,
102岁的父亲还要为75岁的儿子未来的人生道理出谋划策,多么有喜感的画面,“不能让你儿子打败我儿子”,看似绕人的命题其实蕴含了人生的大哲理……

是的,电影刚开头,以为讲的是一个百岁老人的滑稽晚年;可看到后来却是
反套路猝不
及防被亲情的心酸感动攻陷。


无论活到是75岁、还是102岁,也无论是性格古板、还是率性而为,始终不变的,是内心永远把子女放在首位。


但是我们长期地、理所当然地生活在父母之爱的庇护之下,或许对这一份爱正在变得麻木,母亲提醒天冷加衣,嫌烦;父亲想你又不好意思开口,就装作不知道。


电话那头,听着“嘟嘟”声,怅然若失……


印度电影总有这个能力,上一秒还在插科打诨,让你笑出猪叫;下一秒便是人生命题重重砸来,戳中心坎。
“绝不能让你儿子打败我儿子”,达特利苦心给巴布设计的这几个任务,就像一记重拳,叫巴布,也叫观影的你我,重新审视子女之道,也重新审视父母之道。
父母对孩子的爱无条件,但不应该是无底线的。
不加节制地溺爱,很可能让孩子养成寄生虫一般的人格,只会索取,不愿付出。小时候争零食、要玩具、骗零花钱,一味纵容与满足;长大后哄骗父母、掏空家产也只是“水到渠成”。


倘若不幸,真的走到这一步,狠心断舍离,或许是唯一的办法。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里饰演老爸达特利的,是印度国宝级演员
阿米达普·巴强

76岁,从业56年,拍了180余部电影。


中国观众很喜欢的阿米尔·汗这样形容他:
“我这一生都是巴强先生的忠实粉丝,我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能否理解,对我们这一辈人来说和巴强先生合作意味着什么。”

大概就像港迷遇见了周润发,喜剧迷遇见了周星驰,演艺新人遇见了李雪健吧。
他们之所以成为后辈们的偶像,不仅仅是因为拍了多少电影、拿了多少奖杯,还因为几十年来,始终不灭的创作热情。
就像这部电影里的酷老爸,热爱生活与一切新鲜事物,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而与之完全相反的,是年轻了近30岁的儿子巴布,“不敢活着,也不敢死去”
,把生活过成计量单位。


其实,这也是当下很多年轻人的状态,三点一线,不敢花钱,不敢生病,不敢周游世界,连梦想都不敢有。


在现实的压力面前,我无法指责这样的行为,但或许达特利,能给你一点不一样的启示:
保持乐观的心态,足够的运动量和独立的人格,没准你也能活到102岁时,并且逗逗70岁的子女“明天,我打算送你去养老院哦!”
——最后奉上1分33秒预告——
电影会在11月30日上映,感兴趣请移步电影院
点个赞再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