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瘾源自你的生命中最大的黑洞
戒断之途,在于填满黑洞...
作者 陈岚
转载于女拳文化(ID:Nv_quan)
01
陈羽凡涉嫌吸毒,警方爆出:“最美凋零。”
而他的搭档,多年兄弟胡海泉连发十问:“为什么?!”
演唱会取消,开始退票。
他和胡海泉合作公司巨匠娱乐原本即将新三板登陆,这下估计损失惨重。
打开这些年来的涉毒艺人一览表,看到一个非常特别的现象:女性极少。
四十多个名单里,涉及吸毒的女性艺人,仅有5人。(港台地区2人)
还要算上21年吸毒,后来成功戒断的摇滚歌手罗琦。
每一次看到这些名字,都觉得哀伤。他们当中许多人惊才绝艳,如果没有被黑洞吞没,本可有绝不一样的未来,而这个世界,原本也可以得到绝不一样的作品。
但,他们都是知道后果,为何,还是一个个飞蛾扑火般地冲向那个黑洞?
回到这个数据上,会发现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现象,却恰好又与国家公布的涉毒犯罪率数据吻合,90%的涉毒罪犯,都是男人。
在演艺圈里,女艺人涉毒的丑闻,远远少于男艺人。
女艺人的是非,大多都纠结在恋爱、离婚、出轨或被出轨的情感纠葛里。
来找我倾诉失恋症状的女孩们,在我看来,跟吸毒戒断症状也差不多。吸毒把人的脑子变成狗脑子,而很多在关系里犯糊涂的女孩,脑子也快跟狗脑子差不多了。
“他出轨家暴,但对我还挺好的。”这句话,是著名的总结与讽刺。
我曾经在公众号里写过很多次的各种女性婚恋悲剧,如慈溪少女被杀案,四川某女副区长被男友打死案,女医生被丈夫长期家暴服毒自杀案……
在这些案子里,之前都是剑指男方的暴虐、控制。
我没有深入地展示另一面,另一面则是女方的弱点与命门所在,她们停留在这样的关系里,至少在早期,她们无一例外地对这段关系有着恋慕与需求。
它和毒品很象。
起初,带来特殊的满足,特殊的快感,继而开始露出狰狞的面目,那时候,继续吸毒的人,已经不是为了追求快感和满足,而是不吸就会极度痛苦。
渣男给女子们提供的关系就是这样,短暂的满足消失,当你想断绝这个有毒的关系时,他会施加给你痛苦、致命的威胁。
02
怎么切断有毒的关系?就跟戒毒一样。怎么戒毒?建立比毒品更强大、稳定、愉快的关系。
先说说失恋。
之前有女孩来诉说,她痛苦得死去活来:“我知道他渣,他劈腿,偷我的钱去嫖妓,我追问他就打我,现在他跑了,躲起来了,我满世界找他,我知道我很贱,可是我就是离不开他。”
这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我说:“你不是离不开他,而是这段关系,这可能是你与世界上某个活人联系最紧密的关系,在这段关系,你血肉最丰满,最鲜活。”
有的女孩甚至在被家暴,被打得血肉模糊,也还替渣男说话——不是渣男魅力有多大——当然,通常会被误读为渣男魅力大,控制手段厉害,真实的原因是,她离不开这样的关系,她被需要,她被重视,她被看到,即使是被打得流血,也好过虚无。即使是被虐待(何况她们以前总是被虐待,已经形成了被虐-爱的反射模式),也好过四顾无人。
通常这个时候,我会问那些在关系里纠缠的女孩:“如果吴彦祖在你楼下等你,你现在还会在洗手间哭着撞墙吗?”
emmm……
真的,你试着想象一下,如果现在吴彦祖、抖森、小雀斑排着队等着约会你,你还会为那个离开你的男人掉泪吗?
“岚姐,可那是不可能的。”她们说。
“不,你可以想象。”我坚持。
在想象里,她们破涕为笑,即使只是一秒。
那样的美好关系,即使在想象里,也充满了强大的力量,足以让此刻破碎的烂关系失去魔力。
如果有更好的关系,可以覆盖当下,她们都会振作起来。
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如果没有更好的关系能够覆盖/重建,对某些人来说,破碎、痛苦甚至被虐,都可能是一种需要,能够让她/他活下去。
举个例子吧。
基努李维斯的新片《克隆人》据说即将上映。
他一度是好莱坞超一线的男星,却已经在流浪和荒废中渡过多年。
他遭遇到了诅咒般的人生伤害。他相依为命的妹妹死于白血病。他的女友生下了女儿,却是死胎,两年后,女友塞姆在车祸中丧生。
在这之后,他一直在失丧中。
47岁生日那天,他被发现衣衫褴褛地坐在路边吃自己的生日蛋糕,蛋糕上还有一根蜡烛。
而他一度是片酬逾百万美金的红星。在黑客帝国这样的划时代影片全球大卖时,他却把片酬全部捐出,献给治疗白血病的医院。
无数的粉丝都希望他能回来——为什么要停留在这样的流浪中?
因为流浪、苦难本身,是他内心的渴求。
唯有在这样的状态里,他能感觉到自己和失丧的过去,还存有链接。
“有些人是需要快乐的活着的,但我不需要。”基努李维斯真诚地对来采访他的记者说。
“我不需要快乐的活着。”在苦痛中,他觉得自己还和死去的妹妹、孩子、女友很近。
在自我流放和折磨中,他觉得自己没有背叛她们。
而这个认知,源自他悲惨的童年。
基努李维斯两岁时,父亲就因为贩毒而入狱。
就如同某些在有毒的关系不肯离开的女性,很多人是离开了一个施暴的老公,又进入下一段被虐待的关系。这些滞留在有毒的关系里的女性,无一例外,都有一个有毒的原生家庭。
也如同那些明知吸毒会身败名裂的艺人,明知吸毒会家破人亡的人一样,他们如果不解决内心的关系渴求,就永远无法真正戒断。
很多艺人在演艺事业的上升期,光芒四射,魅力无穷,这个时候,他周围围绕着许多关系,这些关系,其实是人生的虚假繁荣。
有的因为钱,有的因为名气。
虚假繁荣里,他内心的黑洞是可以不断地被短暂的填满的。
人人都渴望被看到——一个明星在演唱会舞台上冉冉升起,追光围绕着他,粉丝海啸般的掌声,对于任何一个人,带来的满足都是毒品般的爆棚刺激感。
但——它不真实。
它就是不真实,而且虚幻。短暂。
当演艺事业开始走下坡路,名利的泡沫四散飘去,一切都象泡沫般抓不住,那种巨大的满足感,如果要替代,那得有强大的内心,有健康稳定的情感关系,帮助他们过渡——但通常,明星的人生哪有时间、心情和机会建立这样的关系啊。
而毒品,这时候是最廉价、最易入侵的替代品。
03
作家王安忆有本杰作:《我爱比尔》
我特别喜欢这本小说,它几乎都是白描,直抵一个破碎的女性的情爱生活本质。是一个非常解剖得非常好的旧女性样本。
一个叫阿三的女孩爱上了一个叫比尔的外国男孩。她完全没有自我地奉献自己,满足对方关于东方的一切狂想,但最终他回国了。关系终结。
阿三开始在外国人入住的涉外酒店出没,和一个个的陌生人发生性关系。
当对方厌烦了这个关系,她就离开。
当然,最后她被当作失足妇女抓获,并且送去劳教。在劳教所,她认真地和其他失足妇女解释:“我不收钱的。”
没人理解她的“不收钱”的关系——劳教所的女子们给她起了个名字叫“白做”。
这部小说没有任何道德评价或其他总结,却是一部“渴求关系、失丧自我”的女性面孔的极限之作。
阿三一次次地去寻求那些不确定的艳遇,只是为了重复她和比尔的关系,如吸毒一样,在部分相似中体验短暂短暂的满足。
阿三不能去正常的生活吗?
不能。
小说没有写到阿三的童年,仅仅写了她的恋爱。没有任何理性的、孤注一掷的“恋爱”往往背后是“一无所有。”
通常,她们生命里没有其他人,没有让她感受到重要的关系了,才会把全部燃烧在“恋爱”上。
她渴求自己爱着的那一方,接过自己,抓住自己,看到自己,并且永不放手。
“我实在是没有别人可以安放我的爱了,请你收下我的全部吧。”大概就是这样。
女人从有毒的关系里汲取满足。
而男人,则扮演有毒的关系——这是他们彼此的心理合谋。
严格意义上来说,它甚至是一个文化合谋——当女性角色设定就是牺牲、献祭时,必然要有一个角色扮演她的牧者、鞭子甚至是刽子手。
女性稍微懈怠,就会滑向这样的深渊。
而男性,比起渴求他的女性,虽然是掌控者,但某种意义上,处境更加虚无,是另一类的悲惨:女性从依恋男性中(哪怕是有毒的喂养关系中)满足,男人却是被诅咒的,他不能从爱和恋慕里获得支持。
他一直活得象个神——是天然的主角,第一性,怎么能从女人身上获得永久的安慰呢?
04
戒毒。
罗琦是已知的,戒断毒品的一个奇迹存在。
21年前,“具有金属嗓音”的摇滚女孩罗琦在南京因为毒瘾发作,上街找出租车司机买毒品。最终落网。
她的人生不必看,也知道童年是一片破碎。
还没成年,就独自闯荡演艺圈。
18岁,酒醉后在酒吧打架,被人刺伤,失去一只眼球。
之后她的人生演艺机会都没了,不断下滑,和那些逐渐陷入绝望的艺人一样,毒品的满足,廉价而迅速。
如今的年轻人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她。而当年,她的新闻刷屏时,多少人扼腕叹息。
老实说,窃以为,她的一生都完了。
对,她会戒毒。然后从戒毒所出来后,不久再复吸。
再戒毒,再复吸。
按照我以前知道的常识——一个人只要吸毒了,就是一个被僵尸咬过的人,最终只有一个出路,变成僵尸,而且很可能会去咬下一个人。把别人的人身也毁掉。
但,罗琦,戒毒了。
这非常神奇。
连很多与毒贩、吸毒者打了多年交道的警察都不能相信这件事。
“我跟你讲,从事戒毒几十年,我还没见过一个真正戒毒成功的瘾君子,他们永远在一个恶性循环里摇摆,直到最后死在街头。”一位警官跟我坦白地说。
但如果你看了罗琦的戒毒经历,就会发现,生理的瘾在戒毒所就完成了,而心理的戒断——是来自一段更强大更健康的能够稳定输出满足感的关系。
罗琦回忆:“那时候我需要每天服用美沙酮,来替代毒品。”
每天起来喝一杯含有美沙酮的水,是我晨起的第一件事。
她在德国去看医生。
走在路上,她就下意识地眼睛去寻找那些卖毒品的人。
可是,这个时候,始终有一只手牢牢地抓住她。
她丈夫。
罗琦到了德国,两个多月后,认识了现在的丈夫Jan,第三天他就向她求婚。
而罗琦自己也萌发了坚定的戒毒愿望,她没钱,也没有保险。
医生说:“我帮助你,免费。”
经历了一年多的戒毒,医生告诉她,她已经没有任何毒瘾。
罗琦说:“我每天早晨都需要喝美沙酮啊。”
她丈夫和医生告诉她,其实,Jan一直在往那杯水里兑更多的水,减少美沙酮的剂量,到她最近的一周,她每天早晨起来喝的,都只是一杯纯净水,里面没有任何美沙酮
从一个观察者来看,罗琦得到了极其专业而且罕见的强大支持。
两份稳定的关系,悄悄地,覆盖了她的黑洞。成为了她重要的心理支持。
一份是来自丈夫。
爱、身体关系、稳定的社会关系,如同荒漠里饥渴的旅人,天降甘霖,而这甘霖,又是持续、绵长、润然的输出。填补覆盖了她内心的黑洞。
一份是来自医生。
专业的支持、辅导,和信心的输出。协助她能够重建健康与人生。
我觉得她能够得救,还有两个原因,她有着女性强大的复原能力,对苦难的接受和净化能力。另一个是,女性角色里的设定,让她信仰爱情,并相信从爱情中得到的救赎与滋养。
2013年,罗琦参加了《我是歌手》,一直走到决赛。
2014年,罗琦在德国生下儿子。

应该说,这样的关系会给她的人生再增加一份保险。
有那么多温暖、健康、被需要的关系,毒品很难再诱惑她,虽然她终身都需要审读和远离这些诱惑。
05
毒品,有毒的关系,和各种成瘾的习惯。
核心仍然是在于人本身。
你渴求这些不健康的满足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不接触,是最佳的防御。有很多人可能终身都是个内心黑洞巨大的病人,可是他们/她们可以透过其他的积极的成瘾机制来解决渴求——比如,我一度就是网络游戏的沉迷者。我还是码字狂人,在写作中和阅读中,我获得巨大满足。
我幼年建立起来的满足反射就是读书——我妈妈说,只要给我本书,我马上就平静了,不哭不闹不提要求,静静地坐着看一天书。
现在也是如此。
在无数次的心灵危机中,我都可以逃遁到写作和阅读里去。
管他天崩地裂,安安静静读三天书,马上元气大涨,满血复活。
所以,最重要防御机制,仍然是,审读自己的内心,填满那些黑洞,建立一个健康的满足关系的机制。
如果你是病人,更加要远离有毒的人和毒品,因为,你最容易被吸引,被感染,被控制。
关系这种事,就跟金钱一样,谁都渴望获得关系的强大满足。
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们寻求满足,也必须得取之有道。
自救,就是在生命的黑洞里逆行,向上。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